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改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诊治的60例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并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患者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眩晕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DHI评分及VSI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DHI评分及VSI评分(P<0.05)。结论 予以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卵巢过度综合征(OS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常常导致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和依从性的降低。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对性护理对OSS患者心理状态以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接受针对性护理。针对性护理包括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生活指导等。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依从性的变化。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明显减少,同时患者的依从性也有显著提高。相比之下,对照组患者在心理状态和依从性方面的改善程度较小。结论:本研究表明,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OSS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因此,针对性护理可以作为OSS患者的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简介:目的研究抗Clq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dsDNA抗体及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等自身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性及肾损害。方法测定93例初诊SLE患者血清抗Clq、Anu—A、抗核抗体(ANA)、抗dsDNA、ANCA、抗Sm。结果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抗Clq抗体浓度及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肾炎表现的狼疮对照组。无论患者有无肾损害,狼疮疾病活动患者抗Clq抗体浓度及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稳定的狼疮对照组。而AnuA和抗dsDNA抗体只在伴有狼疮肾损害的疾病活动组即活动LN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活动LN对照组。进一步分析,在活动性LN组血清抗Clq抗体和AnuA双阳性的概率为63.6%,而无一例抗Clq抗体和AnuA同时阴性。相反,在非活动LN的SLE对照组患者无抗Clq抗体和AnuA双阳性。LN组抗Clq、AnuA、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非LN组。SLE疾病活动组抗Clq抗体、AnuA、抗dsDNA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稳定组。活动LN抗Clq抗体、AnuA、抗dsDNA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活动LN。活动IN组抗Clq抗体、AnuA、抗dsDNA抗体及ANCA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SLE组。结论抗Clq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dsDNA抗体都是狼疮疾病活动的指标,均与LN有关,可以相互补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LN及疾病活动检出率。
简介:目的评价磷霉素氨丁三醇(FMT)治疗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LUT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住院接受FMT或左氧氟沙星(LEV)单药治疗的急性单纯性LUTI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FMT组和LEV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尿培养细菌检出情况、检出菌株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FMT组纳入患者70例,男性31例,女性39例;年龄29-68岁,平均(51±10)岁;LEV组纳入患者56例,男性26例,女性30例;年龄31-66岁,平均(52±10)岁;疗程均为3-7d,治疗前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均正常。治疗后FMT组痊愈59例,显效5例,临床有效率为91.4%(64/70);LEV组痊愈28例,显效4例,临床有效率为57.1%(32/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6,P<0.001)。FMT组尿培养细菌阳性者46例,46株细菌中大肠埃希菌35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17株(48.6%);变形杆菌3株,其中产ESBLs菌株1株;粪肠球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LEV组尿培养细菌阳性者37例,37株细菌中大肠埃希菌29株,其中产ESBLs菌株14株(48.3%);变形杆菌3株,其中产ESBLs菌株1株;粪肠球菌2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FMT组和LEV组细菌学有效率分别为91.3%(42/46)和56.8%(21/3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8,P<0.001)。FMT组检出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FMT的敏感率为76.5%(13/17),LEV组检出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LEV的敏感率为35.7%(5/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FMT组和LEV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4%(8/70)比16.1%(9/56),χ^2=0.575,P=0.448]。结论FMT是一种治疗急性单纯性LUTI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简介:目的:评价围手术期老年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右美托咪定”、“α1受体激动剂”、“老年”、“高龄”、“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安全性”及相应英文词汇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WebofScience和CochraneLibrary,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1013年10月,收集围手术期老年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的随机对照临试验(RCT),采用RevMan5.1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比较围手术期右美托咪定组和生理盐水组老年患者术中、术后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芬太尼累积用量和不良反应(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以加权均数差(WMD)、相对危险度(RR)和95%置信区间(CI)表示。结果共纳入6项RCT研究,涉及403例老年患者,其中右美托咪定组100例,生理盐水组103例。根据改良Jadad评分,4篇为高质量文献,1篇为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心率和MAP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心率:WMD=-11.70,95%CI为-13.76~-9.65,P﹤0.01;MAP:WMD=-8.74,95%CI为-10.81~-6.68,P﹤0.01),芬太尼累积用量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RR=-7.11,95%CI为-11.30~-3.14,P﹤0.01)。右美托咪定组和生理盐水组患者围手术期呕吐发生率(RR=-0.11,95%CI为-0.16~-0.03,P=0.13)、心动过缓发生率(RR=5.16,95%CI为0.63~41.14,P=0.13)和低血压发生率(RR=1.01,95%CI为0.18~3.69,P=0.9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可稳定心率和平均动脉压,镇静效果明确,安全性较好。
简介:目的:比较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院内2008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44例老年性反流性食道炎患者(包括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而观察组治疗药物为雷贝拉唑;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反流症状、食道刺激症状)以及内镜改善情况分别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反流症状的有效率和食道刺激症状的缓解率分别为81.9%和87.5%,均高于对照组(59.7%,59.7%);而对照组的胃镜检查情况比观察组略差。结论: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疗效相对较差,而雷贝拉唑的治疗效果优于前者,且能有效缓解老年人的疾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建议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雌、孕激素水平与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相关性,探索辅助治疗疾病的新方法。方法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均在黄体期,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雌二醇和孕酮水平,阴道上皮细胞涂片采用巴氏染色法测嗜伊红细胞指数和邹褶指数。结果患者血清孕酮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上皮细胞嗜伊红细胞指数和邹褶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之一可能与孕酮水平下降有关。
简介:目的探讨KCNQ1基因rs231362位点的多态性对宁夏地区回汉民族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对宁夏地区回族、汉族的KCNQ1基因rs231362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正常糖耐量人群和2型糖尿病人群中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1)两个民族中,KCNQ1基因rs231362多态性在同民族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糖耐量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KCNQ1基因T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两个民族大致相同,回族T等位基因频率为0.05,低于本组汉族人群;(3)两个民族正常糖耐量人中,CC组与TC+TT组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糖尿病组,回族与汉族T等位基因携带者(CT+TT)腰围水平BMI和腰臀比显著高于CC组(P〈0.05),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CC组(P〈0.05)。结论KCNQ1基因变异与宁夏地区两个民族2型糖尿病不相关。KCNQ1基因rs231362多态性CT+TT基因型可能与回汉族2型糖尿病的腹型肥胖有关,且携带T等位基因者可能对回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具有调节作用。
简介:目的探析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24例患者,按照抛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2人,实验组患者治疗以盐酸左氧氟沙星为主,对照组患者治疗以氯霉素滴耳液为主。持续用药14天,之后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4天观察统计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16%,对照组有效率为74.19%,两组患者的数据资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8%,两者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能在给患者造成更少的不良反应的情况下治愈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开展中医延续护理措施,并结合微信平台的应用更好的推送信息,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1 月~ 2019 年
简介:目的检测皮肌炎(DM)、多肌炎(PM)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其与间质性肺疾病(ILD)的相关性,探索炎性肌病(IM)伴发ILD新的治疗靶点。方法收集DM患者35例,其中DM-ILD组17例,DM-非ILD组18例,DM-ILD患者中急性/亚急性间质性肺炎(A/SIP)患者11例,慢性间质性肺炎(CIP)患者6例;PM组15例,其中PM-ILD组6例,PM-非ILD组9例;健康对照组10例,详细记录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采用流式CBA法检测血清中IL-6、IL-8和TNF-α的水平。分析三种血清因子与ILD的相关性。结果(1)DM组IL-6、IL-8、TNF-α水平显著高于HC组(P〈0.05);(2)PM组IL-6、IL-8、TNF-α水平显著高于HC组(P〈0.05);(3)DM-ILD组IL-6、IL-8、TNF-α水平显著高于DM-非ILD组(P〈0.001,〈0.001,0.011);PM-ILD组与PM-非IL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IL-6在DM-ILD组表达显著高于PM-ILD组(P=0.013),IL-8和TNF-α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DM-ILD组中,IL-6、IL-8、TNF-α在A/SIP组较CIP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DM-ILD中IL-6、TNF-α、IL-8水平均显著高于DM-非ILD患者;IL-6在DM-ILD患者中显著高于PM-ILD患者;IL-6可能在DM-ILD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