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p53和MDM2之间形成一自我反馈环,p53可以通过诱导其负性调节因子MDM2的表达而调控其表达水平和活性。目前认为HPVE6蛋白作用下的p53蛋白功能失活是HPV相关子宫颈发生的关键步骤。然而有些学者认为MDM2作为一种致癌基因在非HPV感染的宫颈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在HPV阴性的宫颈癌细胞中p53的降解失活主要由MDM2引起的。

  • 标签: MDM2 宫颈癌细胞 癌发生 HPV感染 表达 负性调节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切除术后少见并发症的原因及诊治体会。方法对山东省成武县人民医院胸外科1995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食管切除术后少见并发症1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9例,胸腔胃穿孔2例,远期膈疝2例,吻合口主动脉瘘1例。结论食管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行胃肠减压、药物调理、营养支持等治疗,效果是确切的。胸腔胃穿孔的发生与手术操作技术有关,术后早期发生,应与吻合口瘘鉴别,宜及时二次开胸修补。术后并发膈疝较少见,与膈肌缝合不严密、术后胸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一经确诊,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吻合口主动脉瘘多继发于吻合口瘘的基础上发生,病情凶险,出血量大,短时间内可致患者死亡。

  • 标签: 食管癌 手术少见并发症 诊断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三切口食管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5例食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均行食管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术后共发生吻合口瘘3例,均治愈。结论彻底的颈部引流,充分的胃肠减压,足够的营养支持,适宜的抗感染治疗是治疗吻合口瘘的关键。

  • 标签: 食管癌 吻合口瘘
  • 简介:小细胞是一种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的恶性肿瘤,常见于肺,原发于子宫颈的小细胞神经内分泌(SCNEC)罕见。SCNEC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远处转移,临床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由于SCNEC发病率低,前瞻性研究少。作者在复习文献基础上,围绕SCNEC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与预后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子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临床特点 病理学特点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后程加速超分割照射剂量并观察长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480例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80例,采用6MVX线外照射,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组(A组),1次,d,2.0Gy/次,5次/wk,总剂量68—70Gy:超分割放射治疗组(B、C、D、E、F组)在前2/3疗程常规放疗40Gy,后1,3疗程改用后程加速超分割照射,2次/d,每次分别为1.2Cy、1.3Gy、1.4Gy、1.5Gy、1.6Gy,间隔≥6h,5d/wk,总剂量68—70Gy。结果A、B、C、D、E、F组5a生存率分别为11.3%、16.3%、25.6%、30.0%、27.5%和26.3%(x^2=0.84、5.10、8.59、6.76、5.91);局部控制率分别为30.0%、41.3%、45.0%、47.5%、53.8%和50.0%(x^2=2.21、3.84、5.16、9.27、6.67)。其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及气管炎的发生超分割组明显于常规组。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提高了病人的长期生存率,单次剂量为1.3Gy-1.5Cy,总剂量为68—70Gy时急性反应病人能耐受,并未增加晚期并发症。

  • 标签: 食管肿瘤 超分割放射治疗 放射剂量分次
  • 简介:目的:研究益气清热养阴中药对晚期肺癌恶病质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受体(TNFR1、TNFR2)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Lewis肺癌胸腔移植恶病质模型,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C)、模型对照组(MC)、中药组(TCM)、消炎痛组(IND)、顺铂组(DDP)、甲羟孕酮组(MPA)。ELISA法检测恶病质小鼠血清中TNF-α水平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肿瘤组织中TNF-α、TNFR1、TNFR2的表达情况。结果:除正常对照组外,中药组中TNF-α的血清浓度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肿瘤组织IHC:中药组TNF-α和TNFR1表达较其他组有不同程度减少(P〈0.05);而TNFR2表达较其他组增加(P〈0.05)。结论:益气清热养阴中药可能通过调节TNF-α、TNFR1和TNFR2的表达发挥抗癌性恶病质的作用。

  • 标签: 癌性恶病质 中药 动物模型 肿瘤坏死因子-α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化疗时,有效率及毒副反应的差异。方法:观察我院49例接受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化疗方案的NSCLC患者,根据年龄分为≥70岁组和〈70岁组,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49例患者均可进行临床评价,≥70岁组和〈70岁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2.9%和40.0%;毒副反应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乏力发生率分别为21.4%、14.3%、14.3%和11.4%、5.7%、0。结论:一般情况较好的高龄(≥70)NSCLC患者可以接受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化疗方案。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吉西他滨 顺铂 化疗
  • 简介:长期以来,肝脏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多在影像学界和介入放射学界开展,肿瘤临床学专业的医师参与较少,使与肿瘤介入治疗相关的肿瘤学某些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讨论,其结果可能导致治疗用药与肿瘤细胞代谢特点及药代动力学相悖.我们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采用经植入性动脉导管药盒输注系统(PCS),持续长程CF+5Fu灌注化疗为主治疗各种晚期肝癌27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植入性药盒系统 CF 5-FU 长程灌注化疗 治疗 中晚期肝脏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持续静脉输注联合FOLFOX/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初治或复治晚期结直肠癌患者13例,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15mg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第1天至第7天,总量为105mg,共持续168小时,第6天开始联合FOLFOX/FOLFIRI方案治疗,3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13例患者共完成54周期治疗,全部病例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ORR)23.1%,疾病控制率(DCR)为69.2%,中位PFS为4.7个月。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延迟性腹泻和外周感觉神经麻木等,无化疗毒性相关死亡病例。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持续静脉输注联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肯定,毒副反应能够耐受。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FOLFOX/FOLFIRI方案 晚期结直肠癌 联合化疗 毒副反应
  • 简介:目的评价FOLFOX6方案联合腹部内生场热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照组39例采用FOLFOX6方案:奥沙利铂100mg/m2静滴2小时,第1天;亚叶酸钙(CF)200mg/m2静滴2小时,第1天;氟尿嘧啶(5-FU)400mg/m2静推,第1天,然后总量2400mg/m2持续静滴46小时;每2周重复1次。试验组39例采用FOLFOX6方案化疗的同时(剂量和方法同对照组),每周期第1天(5-FU静滴后1小时)、第8天分别进行腹部内生场热疗1小时。4周期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试验组有效率(CR+PR)为56.41%,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9.5个月;对照组有效率为41.03%,中位TTP为8.6个月,试验组略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74和0.812)。试验组神经系统毒性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尤其是肢端感觉异常及面部感觉异常,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3和0.039)。结论FOLFOX6方案联合腹部内生场热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好,毒副作用少。

  • 标签: 大肠肿瘤 奥沙利铂 化学治疗 内生场热疗系统 热疗
  • 简介:目的:评价紫杉醇每周方案联合卡铂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3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了紫杉醇每周方案联合卡铂化疗,用紫杉醇60mg/m^2,静滴,每周一次,连用3wk,休息1wk,共使用6wk,卡铂按AUC(曲线下面积)=5计算剂量,静滴,在wkl及wk4应用。结果:CR2例,PR15例,NC12例,PD5例,有效率为53.1%(17/32),中位生存期11.2mo;与紫杉醇标准三周联合卡铂给药方式相比,有效率高,毒副作用少,尤其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低,其中Ⅲ—Ⅳ度白细胞减少罕见,病人耐受性较好。结论:对于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而言,紫杉醇每周方案联合卡铂化疗具有较高的疗效及毒副作用低,是一个较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紫杉醇 卡铂 联合治疗 老年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疗法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奈达铂(NDP)联合多西他赛(TXT)及多西他赛单药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安全性及生存期。方法人组病例为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联合组:奈达铂80mg/m^2加入等渗盐水500mL中静滴2h,第2天;多西他赛75mg/m^2静滴,第1天,每21天为1周期。单药组:多西他赛75mg/m^2静滴,第1天,每21天为1周期。每例至少接受2个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患者最多接受6个周期化疗。结果联合组28例中CR0例,PR7例,总有效率25.0%,疾病控制率71.4%;单药组23例中CR0例,PR4例,总有效率13.0%,疾病控制率60.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联合组5.2个月,单药组4.4个月,无显著差异。联合组白细胞下降24例,占85.7%,其中Ⅲ/Ⅳ度占28.5%,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分别占21.4%和42.8%,有2例Ⅲ度血小板下降。单药组白细胞下降11例,占47.8%,其中Ⅲ/Ⅳ度占4.35%,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分别占17.4%和13.0%,均为Ⅰ度下降。两组比较血液学毒性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NSCLC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防可控,可供临床安全使用。

  • 标签: 奈达铂 多西他赛 二线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mueinoustu-bularandspindlecellcarcinomaofkidney,MTSCC-K)为低度恶性肾脏上皮肿瘤,是肾细胞的一种亚型,临床较为罕见,诊断困难.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MTSCC-K1例,现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 标签: 肾癌 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食管腔内近距离放疗(ILBT)是将放射源放在食管腔内进行放射治疗的一种方法,它可以作为表浅性食管或复发性食管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更多的是将其作为局限性中晚期食管外照射后追加剂量照射的方法,这样可以提高肿瘤控制率和患者的生存率,对病变长度小于5cm或肿瘤局限于肌层的患者疗效更为明显.只要降低单次剂量、控制总剂量,腔内近距离放疗的早期反应可以耐受,后期并发症也可得到控制.外照射结合ILBT可以提高肿瘤控制率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率,早期反应中等,患者可以耐受,但增加了后期重度并发症.应避免化疗和ILBT同时进行.过高的照射剂量不一定能提高局限期中晚期食管的疗效,反而明显地增加了放射损伤,最好的办法是术前进行一定剂量和疗程的放疗和化疗,如果外照射40~50Gy后食管病灶消退或基本消退的患者可考虑继续外照射或ILBT,而食管病灶消退不明显的患者,则应尽量争取手术治疗,然而,此方案是否是最佳方法有待临床试验的验证.总之,大多数情况下,ILBT不能成为食管治疗的主要方法,但可以为有效的补充手段.

  • 标签: 食管癌 放射疗法 腔内近距离治疗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膀胱移行细胞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形成定量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2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组织中bFGF进行检测,并对浸润性膀胱组织中微血管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膀胱中bFGF阳性表达率为46.8%,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复发及预后有关(P〈0.05),与浸润性组织中微血管定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bFGF表达对膀胱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影响,bFGF是膀胱血管形成过程中一个主要血管生成因子,bFGF表达和血管形成的定量有可能成为预测膀胱复发、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膀胱癌 碱性成纤维细胞 生长因子 血管形成
  • 简介:肝癌是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肿瘤之一,黄疸、肝区疼痛、纳差、腹胀、乏力、消瘦等症状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性发热一般为中度发热37℃-38℃,少见高热,多为伴随症状。本病例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高达39℃,行介入栓塞治疗后,高热消退。性周围神经病的发病率较低,多见于肺癌,肝癌更为少见,故加以报告,并对性神经病的诊断治疗进展加以文献回顾。

  • 标签: 肝癌 癌性神经病 高热
  • 简介:背景与目的:众所周知,放射性脑损伤是鼻咽放疗后的严重后遗症,由于鼻咽部接近颅底部位,颞叶不可避免地包括在照射靶体积中并接受了大剂量照射。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价鼻咽后程三维适形补量照射技术(3Dconformalradiationtherapy,3DCRT)对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响。方法:从2001年10月到2006年10月,共计87例初诊M0鼻咽患者,按鼻咽’92福州分期,Ⅰ期9例,Ⅱ期36例,Ⅲ期31例,IVa期11例,接受了二维放疗(2Dradiationtherapy,2DRT)40Gy+3DCRT补量照射,鼻咽部原发病灶区域总剂量平均为70.5Gy(70~74Gy)。78例(90%)患者接受了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平均随访期38个月(12~60个月)。随访时行头颈部CT/MRI检查并按美国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RTOG)有关放射治疗神经毒副作用评分标准记录与评价。结果:本组87例患者中85例获得随访,随访率97.7%。放射性脑损伤发病率为4.7%(4/85),其中0级1例、I级2例、II级1例。4例放射性脑损伤发生时间分别为15、21、26和35个月。结论:鼻咽2DRT+3DCRT因剂量分布得到优化可使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更低,发病时间推迟。

  • 标签: 放射性脑损伤 三维适形放疗 鼻咽癌
  • 简介:目的探讨经胸与经腹方式行贲门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92例贲门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经胸组(49例)和经腹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情况。结果经腹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经胸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腹腔淋巴结清扫数目均多于经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长度、胸腔淋巴结清扫数目、切缘肿瘤残留率、手术根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和住院费用均少于经胸组,住院时间短于经胸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经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胸腔积液、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入路相对经胸入路行贲门根治术具有淋巴结清扫更为彻底,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肺部感染发生率低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贲门癌 经胸入路 经腹入路 根治术
  • 简介:目的分析鼻咽放射治疗IMRT与RapidArc凋强放疗计划方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10例鼻咽CT增强扫描模拟定位后勾画CTV,按统一标准外扩PTV;实施均分9野IMRT计划和单弧、双弧、3弧Arc调强计划;以门V处方剂量70Gy,分析各治疗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受限剂量,进行剂量学对比研究并比较治疗时间的长短。结果IMRT调强计划适彤指数及不均匀指数明显优于单弧,与双弧和3弧没有明显区别;各计划之间危及器官受量均低于参考受限剂量;照射体积(irradiationvolume,IV)未见明显区别;机器跳数(monitorunit,MU),Arc调强计划明显低丁IMRT调强计划;治疗时问上Arc凋强计划更短。结论目前虽IMRT计划更符合鼻咽的治疗剂量要求,但Arc计划在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时的机器跳数上有明显优势。

  • 标签: 鼻咽肿瘤 放射治疗 IMRT/Arc调强计划
  • 简介:目的:探讨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p3(Forkheadboxprotein3,Foxp3)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卵巢组织芯片中45例组织及7例正常卵巢组织的Foxp3表达。应用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病理类型卵巢Foxp3表达的差异;卡方检验分析Foxp3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Foxp3表达与卵巢预后关系;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价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Foxp3阳性着色主要定位于细胞核。Foxp3表达与FIGO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长径、淋巴结转移等均无关(P>0.05)。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Foxp3低表达者(H-score≤90)中位生存时间(OS)为61.83个月,显著高于高表达者(H-score>90)的25.03个月(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术后未化疗(HR=6.603,95%CI:1.147~32.057)、FIGO分期较高(HR=3.861,95%CI:1.427~10.417)为预测卵巢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卵巢组织中Foxp3表达与FIGO分期相关,并可以作为卵巢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 标签: 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p3 卵巢癌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