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实践教学和营造良好氛围等措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为他们未来成为具备高度人文关怀素养的护理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儿科护士在儿童急救中应用专业技能的效果,以提高急救成功率和患儿生存质量。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接受急救的80例儿童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在急救过程中由具备专业技能的儿科护士主导,对照组则由常规急救团队进行处理。研究期间,对两组患儿的急救流程、急救时间、急救成功率以及患儿出院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详细记录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急救时间上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急救成功率更高(P<0.01)。此外,观察组患儿出院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护士在儿童急救中应用专业技能能够显著提高急救效率和成功率,同时改善患儿的长期生存质量。因此,加强儿科护士的专业技能培训对于提升儿童急救护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护理实习生实施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择取 60名护理实习生,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 30名护生实施常规带教,研究组 30名护生实施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照分析两组实习效果。结果: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以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P<0.05;从综合能力评分来看,研究组临床观察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护理操作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护理实习生实施循证护理带教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理论考核成绩,而且还可以提高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使护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实习效果确切。
简介:[目的]探讨护生操作训练中应用自评式过程性评价对学生操作技能、自我评价的正确性及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两个中职班护生,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教学中增加自评式过程性评价。[结果]期末外科护理操作考核成绩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参加课余训练≥2次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生实际得分与自评得分有较高的相关性(r=0.615,P〈0.01)。对照组护生实际得分与自评得分无相关性(r=0.209,P〉0.05)。[结论]通过自评式过程性评价在操作训练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生的操作技能、自我评价的正确性以及学习积极性。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 循序轮岗、工学交替”模式在急诊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 2018年 1—12月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 42名护生作为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将 2019年 1—12月实习的 45名护生作为观察组 , 采用“ 循序轮岗、工学交替” 模式。比较观察两组护生出科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 ,护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和带教老师对护生的综合评价。 结果 通过“ 循序轮岗、工学交替” 模式 ,护生的出科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且实习教学方法满意度明显提高( P <0.05) ,同时带教老师对护生实习综合评价也明显提高( P <0.05)。 结论 在急诊护生带教中开展“ 循序轮岗、工学交替” 模式 ,能够明显提高其理论水平和临床技能 ,提升护理教学方法满意度与带教老师满意度。
简介:目的改革护理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为更有效地培养出切实符合临床需求的护理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南昌大学护理学院2007级护理本科生70名,随机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5名。研究组根据第1~3学年护生教学内容,制定社会实践计划;第4学年,先在社区康复中心进行1周的社会实践,然后进入医院,根据实习情况制定实践计划并实施。对照组采用传统培养模式,第4学年直接进入医院,实习前进行常规岗前教育。入学前及实习结束前对全部护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评定,包括自评和他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生在沟通、协调、管理、人文关怀、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师对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收集和给予信息、获得并理解患者观点等方面的评价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生在各个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护理实践,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并逐步发展护生的各种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使护生能更好地适应从学校进入医院、从医院走入社会的角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