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带状疱疹(AHZ)才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对于后遗神经痛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AHZ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对比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皮疹愈合时间(11.53±1.25)d、VAS评分(1.97±1.02)分、镇痛药物用量(961.41±221.14)mg、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2.63%均低于对照组(15.82±1.31)d、(1.97±1.02)分、(1216.52±224.20)mg、28.95%(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活检病理诊断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同术后病理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疑似GI-NEN的18例患者,进行术前活检病理及术后病理诊断,评价诊断符合率。结果:诊断GI-NEN的患者15例,术前活检病理分级诊断符合率为86.67%,总病理学分级改变率为6.67%(Kappa=0.77,P=0.000,G=0.98,P=0.01)。结论:GI-NEN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符合率及诊断价值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教学中采用自理能力评估实体操作线上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级与2020级在北京某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的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级38名实习生纳入对照组,对该组实习生采取自理能力评估传统教学模式;将2020级50名实习生纳入观察组,对该组实习生采取自理能力评估实体操作线上培训,重点比较教学效果评分。结果:观察组教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在理论考核成绩、安全行为、自我效能评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满意度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教学中采取自理能力评估实体操作线上培训可适应疫情下远程教学模式,提高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和自理能力评估效果,提升总体教学效果,建议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股骨颈骨折病患行手术治疗时应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的临床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20年1月起,直到2021年10月截止,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78例患有股骨颈骨折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病患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78例病患依照计算机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病患人数为39例,其中对照组病患在行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时使用全身麻醉,研究组病患在行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时使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病患经临床麻醉后临床不良反应症状、及病患血流动力学指标数值对比。结果:经临床研究得出,研究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5.13%),其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几率(25.64%);两组病患麻醉前平均动脉压、心率数值差异性不显著,麻醉中及治疗后研究组病患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患,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探讨两种喉返神经显露方法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6年1月-2022年11月75例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两种不同方式显露喉返神经分组,采用经环甲间隙精细解剖法显露喉返神经(观察组)38例和常规甲状腺下动脉解剖法显露喉返神经(对照组)3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对照组甲状旁腺激素(PTH)及Ca2+水平较观察组低(P<0.05);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8.1%)、甲状旁腺暂时性损伤发生率(10.8%)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采用经环甲间隙精细解剖法显露喉返神经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可减少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及甲状旁腺暂时性损伤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探讨两种喉返神经显露方法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6年1月-2022年11月75例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两种不同方式显露喉返神经分组,采用经环甲间隙精细解剖法显露喉返神经(观察组)38例和常规甲状腺下动脉解剖法显露喉返神经(对照组)3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对照组甲状旁腺激素(PTH)及Ca2+水平较观察组低(P<0.05);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8.1%)、甲状旁腺暂时性损伤发生率(10.8%)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采用经环甲间隙精细解剖法显露喉返神经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可减少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及甲状旁腺暂时性损伤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教学中采用自理能力评估实体操作线上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级与2020级在北京某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的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级38名实习生纳入对照组,对该组实习生采取自理能力评估传统教学模式;将2020级50名实习生纳入观察组,对该组实习生采取自理能力评估实体操作线上培训,重点比较教学效果评分。结果:观察组教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在理论考核成绩、安全行为、自我效能评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满意度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教学中采取自理能力评估实体操作线上培训可适应疫情下远程教学模式,提高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和自理能力评估效果,提升总体教学效果,建议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活检病理诊断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同术后病理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疑似GI-NEN的18例患者,进行术前活检病理及术后病理诊断,评价诊断符合率。结果:诊断GI-NEN的患者15例,术前活检病理分级诊断符合率为86.67%,总病理学分级改变率为6.67%(Kappa=0.77,P=0.000,G=0.98,P=0.01)。结论:GI-NEN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符合率及诊断价值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股骨颈骨折病患行手术治疗时应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的临床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20年1月起,直到2021年10月截止,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78例患有股骨颈骨折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病患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78例病患依照计算机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病患人数为39例,其中对照组病患在行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时使用全身麻醉,研究组病患在行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时使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病患经临床麻醉后临床不良反应症状、及病患血流动力学指标数值对比。结果:经临床研究得出,研究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5.13%),其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几率(25.64%);两组病患麻醉前平均动脉压、心率数值差异性不显著,麻醉中及治疗后研究组病患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患,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脑血管介入术治疗患者穿刺部位加强防治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方法: 于本院接受脑血管介入术治疗患者中随机选取 68 例,分成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内容干预,观察组加强穿刺部位防范并发症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果。 结果: 经本文研究,对照组脑血管痉挛 3 例( 8.8% ),皮下血肿 2 例( 5.9% ),腰背酸痛 5 例( 14.7% )。观察组脑血管痉挛 0 例( 0% ),皮下血肿 0 例( 0% ),腰背酸痛 2 例( 5.9% )。对照组不满意 26 例( 76.5% )。观察组不满意 33 例( 97.1% ),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患者接受脑血管介入术治疗后,对穿刺部位加强护理,注意防治并发症,可有效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让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可强化临床疗效,加快患者康复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痛胃肠镜检查并发症发生原因以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100例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情况,统计患者并发症,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并对其护理措施进行分析。 结果:100例患者中有 33例( 33.0 %)患者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表现,有 18例( 18.0 %)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表现,有 5例( 5.0 %)患者出现一过性低血压表现,有 16例( 16.0 %)患者出现恶心 /呕吐症状,有 11例( 11.0 %)患者出现呛咳、躁动症状。 结论:导致无痛胃肠镜检查并发症发生的因素较多,临床中要做好检查前准备,并要做好并发症抢救准备,保证患者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 临床中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需对其采用相关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患者的护理中产生的临床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目标全部为我院 2018 年 1 月到 2019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将 90 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两组中的患者人数相同。对比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方式护理后,对比其生活质量评分可以发现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对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发现,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产生的差异十分明显( P < 0.05 )。 结论 临床中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时,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ICU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我院 ICU收治的 6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例,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强化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0.00%,明显比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的 76.67%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4年 1月 -2017年 7月我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 100例,于术前一周进行减影血管造影、 CT血管成像、彩超检查,对三种检测方法对于颅内肿瘤检出率比较。结果 减影血管造影、 CT血管成像、彩超检出率分别为 96.00%、 91.00%、 86.00%。减影血管造影和 CT血管成像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P>0.05),彩超检出率明显低于减影血管造影和 CT血管成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T 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检查中具有可靠的准确性、安全性 ,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