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撷取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90例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选用计算机表法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2组,每组人数均为45例。实验组施行舒适护理干预,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和参照组在肺功能指标方面实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施行舒适护理,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 标签: 舒适护理 慢阻肺 呼吸衰竭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导丝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104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并按照随机抽样法分组,对照组给予直接经鼻气管插管,观察组给予导丝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对比两组气管插管的实际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气管插管成功时间、血气分析达标时间、达到撤条件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大于对照组,气管插管并发症(导管堵塞、鼻粘膜损伤、肺部感染)发生率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导丝引导经鼻气管插管,一次插管率高,插管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直接经鼻气管插管 导丝引导经鼻气管插管 急性呼吸衰竭 一次插管成功率 气管插管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在动脉血气指标比较上,观察组治疗后的PH值、PaO₂值与PaCO₂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效果比较上,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 7月 -2019年 6月间我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 7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一组为舒适组,给予患者舒适护理措施,每组各 3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舒适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慢阻肺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康复护理方式对胸外科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9年-2020年间选取120例胸外科重症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60例,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个性化康复护理,对比分析患者护理后的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康复有效率、呼吸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个性化康复护理 胸外科 呼吸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应用机械通气辅助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出我院 2017年 6月到 2018年 8月的 4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急诊抢救中应用机械通气辅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只进行急诊抢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疗效与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肾功能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后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急诊抢救中应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理想,能有效提高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疗效,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 ]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 急诊抢救 机械通气 治疗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护理模式对于老年阶段的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5 月收治的 79 例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 39 例患者,对照组 40 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同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时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之后的血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老年慢阻肺护理衰竭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护理效果更好,患者的血气指标恢复情况更好,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老年慢阻肺 护理模式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对老年COPD患者呼吸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成因进行研究并对综合护理在其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方法用于实验研究的患者为在我院于2018年9月~2019年10月期间就诊的72例老年COPD患者患者,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人数为每组36人,对照组患者和实验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另外使用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造成老年COPD患者呼吸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主要有糖尿病史、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激素的长期使用以及机械通气治疗等;实验组患者中,非常满意患者人数19人,15例患者基本满意,只有2例患者不满意,患者满意度高达94.4%;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患者人数16人,12例患者基本满意,不满意患者高达8例,患者满意度为77.8%;由此可见,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明显具有较高的满意度(P

  • 标签: 老年COPD患者 呼吸衰竭合并肺部感染 应用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功能锻炼联合饮食护理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42,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呼吸功能锻炼联合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功能锻炼联合饮食护理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呼吸功能锻炼 饮食护理 慢阻肺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机械通气实施呼吸道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12月,进行气管切开手术并应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共计120例。其中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抽取60例患者不进行任何管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抽取的60例患者机械通气后呼吸道管理。记录应用管理前后不良事件率。结果:应用管理后总不良事件率低于应用管理前,两组对比形成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气管切开 机械通气 呼吸道管理
  • 简介:摘要:探讨人性化优质护理在呼吸衰竭中的作用。选择100例入院的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患者,观察组采用人性化的优质护理干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以及他们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抑郁和焦虑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0%(P<0.05)。人性化的高质量护理可以显着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患者对护理方法感到满意。

  • 标签: 人性化优质护理 呼吸衰竭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旨在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研究样本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分组方式为患儿接受治疗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取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则采取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对照组及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及92.0%;研究组的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及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0%及4.0%。结论: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治疗中采取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比较理想,采取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安全性更高,是一种值得推荐应用的治疗模式。

  • 标签: []呼吸疾病 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呼吸科是重要的临床科室,是医学生临床轮转必经科室之一。呼吸系统疾病的复杂性使其临床教学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临床带教老师均在探索适合呼吸科的临床教学方法,例如PBL教学法、CBL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或者将2种以上的教学方法进行联合,以求达到更好的临床带教效果。本文综合文献报道,总结比较呼吸科教学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为呼吸科教学过程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进行合适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 标签: 呼吸内科 临床教学方法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以案例为基础(CBL)联合MDT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临床内科规培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规培生144人为研究对象,所有规培生按综合测试成绩进行蛇形升序排列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2人。完成教学后,通过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病例临床思维及问卷调查、教学满意度调查、远期效果评估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基础理论知识、病例临床思维及科研创新能力考试成绩明显增高(P<0.01),执业医师通过率和规培证通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BL联合MDT教学模式明显提升了呼吸内科规培生的教学效果和医学职业能力及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了规培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远期教学能力。

  • 标签: CBL教学法 MDT教学法 呼吸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无痛胃镜检查中护理相关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期间在我院行无痛胃镜检查并发生了护理不良事件的患者总共 3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治资料,总结分析无痛胃镜检查中护理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本组 34例患者中,因护理人员操作不熟练而引起护理不良事件者共有 7例,占比 20.59%;因护理人员粗心大意而引起护理不良事件者共有 12例,占比 35.29%;因患者自身不够配合而引起护理不良事件者共有 15例,占比 44.12%。结论:护理人员操作不熟练、护理人员粗心大意以及患者自身不够配合是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若想有效避免相关危险因素、保证检查成功及患者安全,临床应当要加强防范、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

  • 标签: 无痛胃镜检查 护理相关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孕妇分娩过程中孕期营养指导对孕妇分娩所起到的影响作用。 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5年 1月 -2017年 10月进行围生期检查的孕妇 96例,对于不同孕妇分娩效果进行数据收集与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孕妇与对照组孕妇在维生素 A、蛋白质、叶酸铁钙等微量元素的摄入上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孕期增重、分娩出血量上,两组数据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把孕期营养指导运用于孕妇分娩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孕妇微量元素水平,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孕期营养指导 孕妇分娩 结局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病,它具备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极高的危害特点。由于神经受损后自我修复能力低和临床治疗不能达到治愈,中风后遗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多存在障碍。手部在大脑皮层投射区较大,活动最为精细、最是复杂,其功能恢复也较其他肢体部位更为困难。手功能障碍给患带来生活不便和巨大心理压力,给社会、家庭也造成了经历负担。

  • 标签: 针灸治疗 中风 手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精神科住院患者住院过程中的系列相关护理工作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制定相关的护理策略,并分析其在临床工作中起到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需要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取针对所分析的护理风险因素而制定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取精神科科内常规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得到了显著的控制,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整个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针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护理策略,可以起到很好的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 标签: 精神科患者 护理风险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腔隙性脑梗死是发生于脑深穿通动脉或其他微小动脉的缺血性微梗死,经慢性愈合后所形成的不规则腔隙,在50—70岁的老人中较为常见,但近年来,该病已经呈年轻化趋势。该病的形成也于长期的高血压和高血脂导致的动脉内膜损伤和血栓形成有关,过去很多人不重视腔隙性脑梗死,认为该病并没有对日常生活构成威胁。但近年有研究发现,腔隙性脑梗死能够引发认知障碍,才引大家的关注。本文对引发腔隙性脑梗死认知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概括。

  • 标签: 腔隙性脑梗死 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甲状腺相关眼病所致限制性斜视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4月-2020年2月,将我院84例甲状腺相关眼病所致限制性斜视患者选作调查对象,针对所有入选患者均实施外科手术治疗,测算对比本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斜视度指标、眼压指标、左眼视力指标、右眼视力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结果:治疗后,本组患者的斜视度指标,以及眼压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本组患者的左眼视力指标,以及右眼视力指标与治疗前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本组患者的精神健康评分指标、情感智能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生命活力评分指标、总体健康评分指标、躯体疼痛评分指标、生理智能评分指标,以及生理功能评分指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为甲状腺相关眼病所致限制性斜视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干预,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相关眼病所致限制性斜视 外科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统计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