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嘉兴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31例,分为血脂正常组(NC)和血脂异常组{高甘油三酯组(HTG组)、高胆固醇组(HTC)、高混合血脂组(MIX组)},研究年龄、病程、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血尿酸、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白蛋白、性别等因素与血脂异常的关系。结果BMI、体重、血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肌酐、β2微球白蛋白在HTG组、HTC组、MIX组均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比较,HTG组、MIX组、NC组均低于HT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C组、MIX组、HTG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在HTG组、MIX组、HTC组均高于NC组,HTG组、MIX组、HTC组两两比较时,HTG组、MIX组均低于HT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年龄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为BMI、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年龄。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疾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具体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17例血液疾病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简要回顾与分析,了解本组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分析院内感染的可变危险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的617例患者中14.6%(90/617)发生院内感染;呼吸道感染、口腔感染、皮肤感染所占比重分别为51.2%、17.8%、13.3%。结论导致血液疾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密切监测与护理是及时发现潜在感染病例的重要举措,提高对院内感染多重危险因素的重视,力争将感染诱因控制在萌芽状态,降低院内感染率。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常住西宁40岁以上城镇居民脑卒中危险因素情况,并进行风险评估,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风险评估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糖和血脂化验,调查西宁电力小区常住西宁40岁以上的城镇居民脑卒中危险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估为低、中、高危人群。结果调查符合条件城镇居民1500例,男性709例,女性791例,男女=11.12。脑卒中低、中、高危人群分别为970例(64.67%)、252例(16.80%)和278例(18.53%),前5位脑卒中危险因素为运动缺乏41.4%、高血脂38.0%、高血压病27.5%、吸烟25.2%、明显超重及肥胖19.9%,其中女性血脂异常较男性高(P<0.05),男性高血压患病率及吸烟比率较女性高(P<0.05)。结论西宁城镇居民脑卒中中、高危人群略低于国内其它城市报道,前5位脑卒中危险因素为运动缺乏、高血脂、高血压、吸烟、明显超重及肥胖。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以及数据分析对骨科围手术期老年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估以及产生因素的讨论。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486例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204例,女性患者282例,年龄范围60~91(平均年龄70.1±1.2)岁。其中各类骨折手术103例,关节置换手术208例,脊柱手术113例,其他手术62例,观察期为住院前到住院结束。对这些老年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收集,其中包括术前指标、术中指标、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并评估引起围手术期并发症相关危险的因素。结果围手术期有并发症者为102例,占总例数的20.1%。通过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手术前有以下疾病的为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危险因素与手术前没有这类疾病的老年患者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P<0.05),其中包括,高血压病、全身麻醉、低血红蛋白、冠心病、呼吸疾病、手术时间>3.5小时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比较大。结论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之所以偏高的主要因素有术前患有高血压病、全身麻醉、低血红蛋白、冠心病、呼吸疾病、手术时间>3.5小时的患者。因此对老年患者进行手术前的全面体检以及做好手术中的应对措施是非常关键并尽可能的缩短老年患者的手术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起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行手术治疗并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100例同期来我院行手术治疗但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对观察组100例患者进行分析,来明确导致患者发生手术室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手术是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患者年龄较大、合并有基础慢性疾病、手术持续时间较长、术中进行了输血治疗、术中应用呼吸机以及手术室空气质量、医护人员手卫生等。结论针对引发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实施加强制度管理、加强手术室环境管理、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加强医护人员的管理等预防措施,对于规避手术是医院感染高危因素,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危险因素并探讨护理方法。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7月~2016年2月期间患静脉血栓栓塞症的5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未发生VTE的患者归为对照组,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总结VTE预防及护理要点。结果年龄>65岁、手术时间>120min、中心静脉通路、卧床超过1周、血清白蛋白<35g/l、D-二聚体>150ug/L、肌钙蛋白≥0.014ng/ml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对住院患者应了解其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是否具备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之后做好针对性护理以减少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并缓解病情。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营口地区居民脑卒中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对应的干预措施。方法以营口地区的4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为筛查对象,对其高血压病、口味偏咸、缺乏体育锻炼、吸烟、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脑卒中家族史、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超重、糖尿病、冠心病、大量饮酒,房颤或心脏瓣膜疾病等因素进行筛查结果本研究共筛查出高危人员3369例,其中高血压病、口味偏咸、缺乏体育锻炼、吸烟、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脑卒中家族史、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超重、糖尿病、冠心病、大量饮酒,房颤或心脏瓣膜疾病在高危人群中所占比例分别为70.79%,56.22%,49.9%,46.87%,34.31%,33.66%,32.68%,30.31%,30.28%,26.68%,26.0%,12.03%,0.42%。结论本研究暴露出营口地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其加以积极干预和控制,尤其重视对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对于降低我地区脑卒中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梗塞3个月预后影响因素、危险因素及管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1年9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04例,对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生命体征、治疗状况及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记录分析,针对性纠正患者不良习惯,进行不良影响因素指导教育。所有患者出院后进行3个月的随访调查,详细记录并分析患者各影响因素的控制效果。结果高血压、糖尿病得以控制的患者预后良好率与未控制良好率基本持平(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烟习惯得以控制的患者预后良好率75%,未得到控制患者预后良好率62.5%;饮酒习惯得以控制的患者预后良好率63.64%,未控制患者预后良好率50%。对不良习惯等影响因素的控制有利于急性脑梗塞预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干预与控制未见明显预后改善,对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的管理利于提高急性脑梗塞预后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蒙古地区儿童性早熟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内蒙古地区幼儿园和小学3~12岁儿童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女童月经初潮、阴毛和乳房发育情况,调查男童阴茎、睾丸、阴毛和乳房发育情况平。结果儿童性早熟检出率为0.72%,其中男16例(0.33%),女55例(1.10%),女童性早熟发生率显著高于男童(X2=20.58,P<0.01);3~7岁组性早熟检出率(2.51%,46/1836),8~12岁组性早熟检出率(0.29%,9/315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52.47,P<0.01)。结论内蒙古地区儿童性早熟发病率为0.72%,其中女童发病率较高;儿童性早熟与体质量、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运动、遗传、家庭环境等多因素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35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依据是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分为出血组(94例)和未出血组(263例);先进行单因素筛选相关影响因素,然后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进行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筛选。结果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26.3%(94/35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375)、1周内饮酒量(OR=2.875)、活动期溃疡(OR=5.436)、溃疡直径(OR=4.162)、生活无规律(OR=3.158)、服用非甾体抗炎药(OR=3.931)、使用ASA抑制剂(OR=2.959)等因素均为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具有较高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应针对以上高危因素,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为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继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76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患者继发肺部感染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感染组8例,非感染组6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药物治疗方法,调查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治疗后感染组有效率为92.11%,非感染组有效率为94.74%,两组患者均达到较好治疗效果;患者住院天数、年龄及曾经使用药物等因素与肺部感染密切相关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病症比较常见,患者在具体的住院天数、年龄状况及曾经使用药物影响等因素是造成肺部感染的关键危险因素;根据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的具体状况,采取有效防治对策从而达到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