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病机,研究其对甲型H1N1流感病情趋势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多中心结合的方法,收集2009—2012年(时间段为每年11月至次年2月)4家医院的甲型H1N1流感246例患者资料,填写临床观察记录表,按照"证候辨证素量表"录入数据库,应用统计软件SPSS17.0,采用证素辨证法得出甲型H1N1流感的四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就诊时246例患者有表、外风、热、湿、寒、阴虚、痰、肺、气虚、阳亢、脾、阳虚、肝、血虚14种证素,病位证素肝,其风热犯表证比风寒束表证表现明显(P〈0.05),而病位证素脾,其风寒束表证比风热犯表证表现明显(P〈0.05)。风寒束表证和风热犯表证在证素阴虚、阳亢中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甲型H1N1流感以风邪为主导,寒热并存,可兼湿邪。可伤及肺脏,可造成气虚,风热毒邪易伤肝,可致阴虚阳亢,而风寒毒邪易伤脾。
简介:目的探讨养阴解毒含漱液治疗恶性肿瘤所致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口腔局部“阴虚毒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治疗组使用养阴解毒含漱液含漱14d,对照组使用康复新液含漱14d,观察2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治疗组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阴虚毒热”证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口腔状况评估(OAG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解毒含漱液可有效治疗恶性肿瘤所致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口腔局部“阴虚毒热”证,改善口腔疼痛症状、口腔基本情况并缓解口腔局部“阴虚毒热”证症状。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前疾病不同中医证型中IL-1、IL-8、IL-10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方法:招募8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或胃息肉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抽取外周血作为检测样本,采用等位基因专一性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IL-1B-31C/T及IL-1B-511T/C、IL-8-251T/A、IL-10-592C/A及IL-10-1082A/G基因位点SNP并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基因分型在不同中医证型及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并评价各基因型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IL-1B-31TT基因型和IL-10-1082AG基因型在脾胃湿热组中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IL-8-251AA基因型在肝胃不和证和脾胃虚弱证中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而IL-1B-511T/C、IL-10-592C/A各基因型在各组及证型中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胃癌前疾病中医证型IL-1、IL-8、IL-10基因型分布不尽相同,提示不同中医证型与基因多态性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携带有IL-1B-31TT和(或)IL-10-1082AG型基因的脾胃湿热证,或携带有IL-8-25AA型基因的肝胃不和及脾胃虚弱证胃癌前疾病患者可能患胃癌的风险增大。
简介:目的观察口服清热凉血解毒中药及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白疙,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白疙(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口服银屑灵(膏剂)和NB-UVB照射治疗,治疗组3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凉血解毒中药药浴治疗。观察皮疹症状(红斑、鳞屑、浸润程度)和皮疹面积的变化,以银屑病皮损程度评分(PASI评分法)进行评估,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第6,10周后,PASI评分组内比较,均有显著降低,2组闾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第6周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85%和60.00%,第10周分别为91.43%和71.4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清热凉血解毒中药及药浴联合NB-UVB照射治疗白疙(血热证)疗效可靠。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中医辨证分型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ockettⅠ交通静脉(CockettⅠPVs)瓣膜功能不全、管径、反流峰值流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15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脉络湿邪阻滞证组、脉络湿邪瘀阻证组、脉络湿毒瘀热证组3组,每组各5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进行检查,比较3组CockettⅠPVs瓣膜功能不全例数、CockettⅠPVs管径及反流峰值流速。结果3组中每2组CockettⅠPVs瓣膜功能不全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ckettⅠPVs瓣膜功能不全比例由高到低顺序为脉络湿毒瘀热证组、脉络湿邪瘀阻证组、脉络湿邪阻滞证组。3组CockettⅠPVs管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中每2组管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ckettⅠPVs管径从粗到细的顺序为:脉络湿毒瘀热证组、脉络湿邪瘀阻证组、脉络湿邪阻滞证组。3组CockettⅠPVs反流峰值流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中每2组反流峰值流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ckettⅠPVs反流峰值流速从快到慢的顺序为:脉络湿毒瘀热证组、脉络湿邪瘀阻证组、脉络湿邪阻滞证组。结论CockettⅠPVs超声反流指标与下肢静脉曲张的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简介:目的:探讨六君子汤加减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Ⅰ~Ⅱ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0例Ⅰ~Ⅱ级AE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六君子汤加减口服,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0d。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1秒率(FEV1/FVC)]和血气分析指标[包括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采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评估患者的呼吸困难分级。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为93.3%,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O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CO2水平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PO2、P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RC分级情况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mMRC分级情况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君子汤加减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Ⅰ~Ⅱ级AE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能较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肺功能,缓解其呼吸困难,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在脑梗死急性期后风痰上扰证眩晕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治疗时间为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的脑梗死急性期后风痰上扰证眩晕患者 70例,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中医护理干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脑梗死急性期后风痰上扰证眩晕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中医护理方案,不仅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确切的临床应用效果。
简介:目的:观察养冲调经膏方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内膜下螺旋动脉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本研究诊断标准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门诊病人6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养冲调经膏方组)30例,对照组(归肾丸加减颗粒剂组)30例。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服药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观测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月经失血图积分、综合疗效、子宫内膜厚度、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可增加月经量,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螺旋动脉血流状态且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养冲调经膏方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进步效果明显优于归肾丸颗粒剂,且服用方便,易被患者接受,在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