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降低老年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在我科住院期间评为高危压疮且出院前采用Breden评分仍=或<12分的老年高危压疮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后实施常规随访干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生命质量评分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明显的比对照组低,且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危压疮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压疮的发生率,使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arden压疮评估量表在神经内科患者压疮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8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应用Barden压疮评估量表评价压疮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通过Barden压疮评估量表评估,其中23例高危(28.75%),38例中危(47.50%),19例高危(23.75%),其中2例院外带入难免性压疮,其余通过Barden压疮评估量表评估,采取护理后均未发生压疮。结论应用Barden压疮评估量表,能有效预防压疮,减轻患者疼痛。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VSD负压引流并辅以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长期卧床深度压疮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本院皮肤科收治的长期卧床深度压疮患者中抽取100例纳入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及时开展VAD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加强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临床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更低、创面愈合时间更短、换药次数更少,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卧床深度压疮患者接受VSD负压引流进行治疗并辅以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突出,能够优化患者的临床指标,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压疮风险预警护理在预防重症脑梗死住院患者压疮发生中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这一阶段收治的重症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选择常规压疮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压疮风险预警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压疮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压疮发生率10.0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研究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76.33%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疮风险预警护理在预防重症脑梗死住院患者中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还能减少护患纠纷,提升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家庭参与型远程护理模式应用在压疮(PU)患者出院后PU管理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9月—2023年9月的57例PU患者,遵循随机数表法分组,即:对照组(纳入29例,给予常规出院后管理)、观察组(纳入28例,采用家庭参与型远程护理模式),评价组间压疮愈合评估表(PUSH)、PU家庭管理能力。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PUSH、PU家庭管理能力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PU患者出院后PU管理中采用家庭参与型远程护理模式,可以增强PU家庭管理能力,促进PU愈合,有临床借鉴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压疮风险预警护理模式在预防重症脑卒中住院患者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医院60例重症脑卒中住院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例,压疮风险预警护理模式)与对照组(n=30例,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神经功能(NIHSS)、运动功能(FMA)、压疮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压疮风险预警护理模式可预防重症脑卒中住院患者压疮发生,改善其神经功能、运动功能。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脱矿方法酸蚀牙根后,根面形貌的变化及胶原纤维暴露面积,探索牙根再植的最佳存活条件.方法收集离体狗牙,制备5mm×5mm大小的根片,随机分为7组:A组未经酸蚀处理,即空白对照组;B组采用30%柠檬酸浸泡处理1h;其余5组使用浸有30%柠檬酸溶液的小棉球擦拭牙面,时间分别为3min、5min、10min、20min和30min,设为C-3、C-5、C-10、C-20、C-30组.处理后样本扫描电镜观察根面微观形貌.热重分析仪SDT检测酸蚀处理对牙根无机物损耗的影响.在根面接种骨髓间充质细胞,观察细胞早期附着及增殖情况.结果未处理的根面可见明显玷污层,经柠檬酸浸泡1h后根表面光滑,未见有暴露的胶原纤维.而使用擦拭方法处理的根面不仅能去除玷污层,而且能暴露胶原纤维,且随擦拭时间的变化暴露的胶原量也有明显差异.C-5组根面暴露的胶原面积高于C-3组,而处理时间超过10min的根面可以发现牙骨质的大面积脱矿,牙本质小管暴露,且胶原纤维也随着牙骨质的剥脱而破坏.此外,接种在酸蚀根面的细胞附着形态较好,增殖活性强于未处理根面.结论柠檬酸根面擦拭处理5min为理想的再植牙根表面处理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70例实施矫正治疗前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的收取时间(2013年5月10日-2016年10月11日),对两组患者牙釉质脱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口腔正畸治疗患者的牙釉质脱矿率42.86%显著高于对照组14.29%(P<0.05)。结论在实施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发生率较高,当人体牙釉质一旦发生脱矿病损情况,难以进行自身再矿化修复,因此,在对患者实施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患者口腔卫生教育,告知患者正确刷牙方式,做好各项预防措施,能显著降低牙釉质脱矿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发生情况。方法选取56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分析患者口腔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情况及脱矿程度。结果治疗前牙釉质脱矿人数比例为16.14%,78颗牙齿发生1级脱矿。治疗后脱矿人数比例为46.4%,211颗牙齿发生不同程度脱矿,牙釉质脱矿人数比例差异和脱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牙齿脱矿137颗,下颌牙齿脱矿74颗,上颌牙齿脱矿率与下颌牙齿脱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可加重牙釉质脱矿问题,完善正畸治疗方法、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采取预防措施可预防牙釉质脱矿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对64例使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治疗后发生釉质脱矿的情况进行研究。方法64例患者全部采用标准型网底直丝弓托槽进行矫治,托槽全部采用京津釉质粘结剂进行粘结。结果共有23例患者,124颗牙齿发生牙釉质脱矿,发病率为35.9%,发生率为10.1%,其中上颌切牙发病率最高18.32%。结论牙釉质脱矿的发生与医生的临床操作习惯,矫治器的选择,患者口腔卫生环境,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