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ls,iP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并观察Osterix对iPSCs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体外细胞培养和病毒转染的方法,结合定量RT-PCR以及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在成骨诱导的条件下,iPSCs中成骨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小鼠iPSCs经悬滴培养可以形成拟胚体,在成骨诱导条件下可以向成骨细胞分化。病毒转染并不影响iPSCs的多向分化潜能;与对照组相比,转染Osterix的iPSCs形成的矿化结节、碱性磷酸酶活性、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均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成骨诱导液培养条件下,小鼠iPSCs可以作为种子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并且过表达转录因子Osterix可以进一步促进iPSCs的成骨分化。
简介:目的了解深圳地区13~18岁无明显下颌偏斜青少年的颌面部软组织对称性情况,探讨形成颌面部不对称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0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13~18岁青少年,通过肉眼观察以及软件测量对其正面照进行评估,分析影响颌面部软组织对称性的相关因素.结果对称组及不对称组在性别构成比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角点Go'与口角点Ch到中线距离的比值在对称组(1.036±0.015和1.049±0.075)及非对称组(1.067±0.037和1.137±0.122)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角点Go'与口角点Ch的非对称率在对称组与非对称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结论深圳市青少年的颌面部软组织的不对称发生率未见性别差异.Go'、Ch非对称率均值分别达到了6.1%和11.1%之后,面部的不对称能为肉眼所识别.软组织下颌角点Go'为面部不对称的主要影响因素,正畸临床医师应谨慎评价生长发育期青少年正畸患者的颜面部对称性情况.
简介:目的研究人牙本质与复合树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蠕变行为的匹配性。方法收集离体人磨牙切削制作圆柱体形态的牙本质试件20个,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D300与D50两组,每组10个试件。制作圆柱形复合树脂试件20个,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R300与R50组两组,每组10个。分别对D300与R300组的试件施加300N载荷、D50与R50组施加50N载荷至7200s,每5秒记录1次应变,绘制应变-时间曲线并提取最大蠕变应变,使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结果牙本质与复合树脂在实验条件下均表现出一定的蠕变行为,且蠕变曲线形态有差异。300N载荷下牙本质最大蠕变应变为(2.953±1.099)%,复合树脂最大蠕变应变为(1.370±0.069)%,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4,P〈0.001);50N载荷下牙本质最大蠕变应变为(1.490±0.348)%,复合树脂最大蠕变应变为(0.483±0.105)%,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76,P〈0.001)。结论相同实验条件下,相同载荷时牙本质蠕变较复合树脂蠕变明显。
简介:目的:本实验对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印模后不同石膏模型的尺寸变化作一研究。方法:在牙列缺损的标准模型上制取藻酸盐印模,消毒处理后灌注石膏模型,石膏模型硬固脱模后,用高精度电子数显卡尺对石膏模型和标准模型的特定位置进行尺寸测量。整个实验分为印模消毒处理组(流水冲洗组[对照组,冲洗lOsec],1:100含氯消毒液组[浸泡10min]);石膏模型组(普通石膏组和超硬石膏组)。每个实验重复6次,数据记录为均数±标准差,采用SPSS17.0软件行成对样本t检验分析(α=0.05,Chicago,IL,美国)。结果:流水冲洗普通石膏组尺寸变化最小(-O.207mm),超硬石膏组的变化量大于普通石膏组的变化量。统计分析显示流水冲洗处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含氯消毒液处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普通石膏模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硬石膏模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含氯消毒液消毒印模会导致灌注的石膏模型尺寸收缩。
简介:目的评价正畸拔除第二前磨牙对第三磨牙萌出角度和萌出间隙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在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行直丝弓正畸治疗的41例安氏I类错牙争青少年患者,所有患者第二前磨牙及第二磨牙完全萌出,第三磨牙牙冠已形成但均未萌出。按治疗方法分为拔牙组(21例,均拔除4个第二前磨牙)和非拔牙组(20例)。在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测量第三磨牙的倾斜角度和萌出间隙。结果治疗前后上、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的增加值拔牙组大于非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上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的增加值拔牙组大于非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下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的增加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拔除第二前磨牙可以增加上、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间隙,并使上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更加直立。
简介: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比较加工方法及组成不同的双磷酸钙(biphasiccalciumphosphates,BCP)的骨引导的能力和骨愈合的模式。材料和方法:1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每只兔子颅顶有4个8mm环形缺损.每个缺损代表一个组别:对照组.实验组:BCP1.70%HA(羟基磷灰石).30%β-TCP(β-三磷酸钙):BCP2,30%HA,70%p-TCP;BCP3,20%HA.80%D-TCP。兔子在第2周(n=5)或第8周(n=5)在处死后进行组织学及组织计量学分析。结果:在双磷酸钙(BCP)组的骨增量远大于对照组(P〈005)。第2周或第8周新骨形成量无明显差异。在第2周,BCP3组的双磷酸钙的吸收作用远大于BCP1和BCP2组.然而在第8周.BCP2和BCP3的这种差别变得不明显。BCP组问新骨形成的模式和材料的吸收有明显差异。在BCP1组中.新骨在剩余颗粒中呈线性排列,在BCP2组中,可观察到丝状伪足状新骨形成;在BCP3组中.可见分散在剩余颗粒中的胶原蛋白片段及颗粒表面的裂隙状不规则新骨形成。结论:在本研究中.特定的HA、β-TCP比例对新骨形成和空间的保持无明显影响。而组间观察到的骨愈合模式的差别可归因于加工方法不同所导致的双磷酸钙(BCPs)的物理化学属性的差异。
简介:目的:研究氯化锂(LiCl)内源性激活小鼠触须垫区毛囊神经嵴细胞(neurecrestcells,NCCs)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NCCs增殖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的LiCl作用不同时间后对NCCs细胞周期的影响;筛选出LiCl刺激NCCs的最佳浓度和时间,利用细胞免疫荧光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β-catenin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l、CylinEl的表达情况。结果:20mmol/L的LiCl作用24h,NCCs表现出最强的细胞增殖活性。LiCl刺激NCCs后,β—catenin在细胞内含量升高同时在核内积聚,CyclinDl和CylinEl表达量升高。结论:LiCl能够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NCCs增殖。
简介: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结构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胶原复合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对其进行表征,并探索其对成骨样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PLGA及I型胶原制备一种双层结构的引导骨组织再生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接触角仪对其表面基团、形貌及亲水性进行测试。将MC3T3-E1成骨细胞系接种到复合膜上,通过流式细胞术、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其细胞增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红外光谱显示胶原被成功结合到PLGA表面,并且在扫描电镜下呈现出特有的纤维网状特征性微结构,同时其表面亲水性大大改善。MTT及细胞周期检测也表明胶原改性后的复合膜上生长的细胞活力及增殖指数明显高于纯PLGA组。结论:本方法制备的PLGA/胶原复合膜很好地组合成了一个功能整体,结合了高分子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的优势。
简介:目的:探讨作为骨修复材料的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止血机制。方法:体外测试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吸水率和膨胀度;将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置人血液浸泡后.通过血流变实验和血小板聚集实验,检测血液粘度的变化和血小板的聚集情况,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材料对血小板的黏附情况及血小板形态的影响。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10m2/g,孔隙率90%,吸水率34%,膨胀度5.6%;置入血液后,在中、高切变率下导致血液粘度增高(P〈O.05),并对血小板有一定的聚集和黏附作用。结论: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止血特性,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骨修复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