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2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检查非缺血性脑血管患者7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对照组的各项数据显示明显优于研究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经颅多普勒 颈动脉超声 联合检查
  • 简介:目的分析有明确高血压病史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点,探讨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高血压)与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31例有明确高血压病史患者,经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将患者分为H型高血压组和单纯高血压组。记录不同部位脑血管狭窄的数目,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H型高血压及各危险因素与脑动脉狭窄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1)131例高血压患者,H型高血压患者94例(71.76%),81例(81/94,86.17%)存在血管狭窄;单纯高血压病患者37例(28.24%),25例(25/37,67.57%)存在血管狭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的发生率略高于颅外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将缺血性脑血管的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年龄、吸烟、高血压、H型高血压、三酰甘油P值均小于0.05,OR值分别为1.043,1.312,1.159,3.413,1.850。结论(1)缺血性脑血管患者H型高血压的比例明显大于单纯高血压。(2)H型高血压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3)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发生率无明显区别。(4)年龄、吸烟、高血压、H型高血压、三酰甘油均为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脑缺血 高血压 半胱氨酸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体液免疫指标变化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实施治疗的7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临床治疗,所有患者均实施他汀类药物治疗,并对治疗前后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体液免疫指标变化。结果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外周血中记忆B细胞以及血清中IL-21水平有显著下降,同时血清中总IgG水平有显著升高,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对患者体液免疫指标有显著改善,促进患者临床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缺血性脑血管病 体液免疫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缺血性脑血管急性期患者实施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急性期患者96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50),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方案,对照组单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联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及硫酸氯吡格雷片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5d;治疗后第16d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等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在缺血性脑血管急性期患者临床中运用,患者的血脂得到有效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且不增加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血管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社区收治的42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1例,耳穴压豆+康复训练),对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有效率进行测定观察。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2%,显著高于对照组66.7%,P<0.05。结论:在对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进行干预时可以将耳穴压豆+康复训练作为干预方案,有利于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提高缺血性脑血管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耳穴压豆 康复训练 缺血性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进步动脉血管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02月-2018年02月收治的106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给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和颈部血管彩超诊断,对比其临床价值。结果颈部血管彩超诊断椎动脉病变、颈内动脉狭窄、颈外动脉狭窄以及颈总动脉狭窄的阳性诊断率分别为95.3%、55.7%、61.3%、73.6%,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阳性诊断率分别为85.8%、42.4%、49.1%、59.4%,差异明显(P<0.05),具有组间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颈部动脉血管变采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的效果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明确诊断患者的病灶部位,进而有效给患者进行治疗,改善其预后状况,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颈部血管彩超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颈部动脉血管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循证构建脑血管科患者身体约束替代管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组建研究团队并进行文献检索,根据相关主题词与关键词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医脉通官网等网站或数据库中关于外科患者身体约束替代措施的临床指南、专家共识、团体标准、临床决策、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等,根据临床情景制订脑血管科患者身体约束替代管理方案,该方案由人员要求、患者评估、约束替代、治疗管理、沟通管理、环境管理、照护者管理七部分构成。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某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脑血管科收治的495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247例和试验组248例,对照组为经病情评估后需进行身体约束的患者采用常规身体约束方法,试验组则采用身体约束替代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身体约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约束部位皮肤不良情况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及约束部位皮肤异常情况;试验组病人身体约束22.58%低于对照组身体约束率45.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试验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基于循证理论的身体约束替代管理方案应用于脑血管科患者中,有利于降低脑血管科患者身体约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 标签: 脑血管病科 神经外科 循证医学 身体约束 身体约束替代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血管及骨伤康复护理中传统方式与心理干预方式的效果。方法:脑血管及骨伤患者取样81例,皆为2020.01-2021.03入院就诊,抽签分为实验组(n=41.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和参照组(n=40,传统康复护理),比较SAS、SDS、 Barthel、QLQ分值 。结果:干预后,实验组SAS(48.44±4.93)、SDS(49.36±4.90)分,比参照组(54.69±5.70)、(53.28±4.76)低,Barthel指数(60.09±4.55),QLQ(70.57±10.36)分,比参照组(56.17±4.90)、(60.28±10.65)分高,P<0.05。结论:在脑血管及骨伤康复护理中心理干预可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减轻其焦虑抑郁度,值得应用。

  • 标签: 护理效果 心理干预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观察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23年1-12月间收集和就诊了脑血管患者80例设为研究组,将同期进入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0例正常人设为参照组,为两组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对于研究组与参照组之中的患者,研究组中的内膜毛躁与回声增强和管壁增厚的情况都要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IMT高于参照组,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低于参照组,阻力指数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管颈动脉粥样硬化有着明显的关系,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模式,能够便于对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进行评估,并能够提升诊断的准确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准确的诊断方法。本文对比了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成像两种影像学技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优势。CT血管造影能够提供立体的血管图像,适用于急性血管变的诊断;磁共振血管成像无辐射,对软组织有较好的分辨能力,适用于慢性血管变的评估。通过比较,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技术,并结合其他临床信息进行综合判断,从而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 标签: CT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成像 心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病患介入治疗当中的相关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从2017.4月到2018.3年我院所收治的脑血管病患当中按照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60例进行研究,根据平均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对照组中的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而对于常规组中的研究对象则采用介入护理的干预模式。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之间手术成功的概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概率。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对照组研究对象手术成功的概率要低于观察组研究对象手术成功的概率;对照组研究对象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要高于观察组研究对象并发症发生的概率(P小于0.05)。结论使用介入护理对脑血管病患的介入治疗中进行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介入护理 脑血管病病患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 2014 年以来所收治的动脉瘤的患者 60 例 , 采用随机原则均分成两组 , 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 就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而言 , 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 此结果经统计方法处理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动脉瘤实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患者 , 为其实施围术期护理措施 , 不仅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此法在临床值得应用。

  • 标签: 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围术期护理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康复干预手段治疗脑血管后继发癫痫的效果。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46例脑血管后继发癫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综合康复干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3例:未开展综合康复干预而行常规西药治疗)与实验组(23例:行综合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个月,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综合康复干预 脑血管病 继发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 此次对老年心脑血管患者进行研究,对其使用脉络宁治疗,观察用药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对其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对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全部应用脉络宁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 患者在使用脉络宁治疗前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不如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可看出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是有明显改善的。患者对脉络宁的治疗效果是非常认可的,治疗后的满意度可以达到93.75%。P

  • 标签: 老年 心脑血管病 血流动力学 脉络宁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开展神经内科脑血管人护理风险评估及预防策略课题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录的78例神经内科脑血管人作为研究样本,回顾性研究患者的资料数据,总结神经内科脑血管人存在的护理风险,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结果  神经内科脑血管人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0/78(12.82%),主要包括的风险问题有压力性损伤、吞咽障碍、感染、肢体功能障碍等。结论  神经内科脑血管人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出现护理风险问题,所以临床应该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从而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

  • 标签: 神经内科 脑血管病 护理风险 预防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血中风 1、 2号方对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如脑水肿、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因素影响及治疗出血中风的可能机制 。方法:将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81例,对照组 8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即按脑出血治疗指南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发病 7天 内给予口服出血中风1号方,发病 8-21天口服出血中风 2号方。出血中风 1号方组成:水牛角 15g,钩藤 15g,牛膝 10g,生大黄 6g,栀子 10g,中药免煎颗粒剂(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日一剂,水冲 400ml,分 2-3次温服;出血中风 2号方组成:天麻 15g,赤芍 12g,三七 6g,益母草 15g,竹茹 10g,中药免煎颗粒剂(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日一剂,水冲 400ml,分 2-3次温服。分别在入组时、发病第 7天、第 21天进行患者血肿体积测定、水肿带面积测定、炎症因子及氧自由基测定、格拉斯哥昏迷 (GCS) 评分及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并检测药物安全性指标。结果:观察组发病第 21天 G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发病第 21天的 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同时间段血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发病第 7天、第 21天水肿带面积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发病第 21天炎性因子 TN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发病第 7天,第 21天 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口服出血中风 12号方联合西医治疗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周围水肿带吸收及降低急性脑出血患者炎症反应疗效确切,能够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临床使用安全性高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出血性中风 脑出血 出血性中风 1 2号方,中西医结合疗法 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