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中医医院 725000
摘要:目的:探讨出血性中风1、2号方对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如脑水肿、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因素影响及治疗出血性中风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将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1例,对照组8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即按脑出血治疗指南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发病7天内给予口服出血性中风1号方,发病8-21天口服出血性中风2号方。出血性中风1号方组成:水牛角15g,钩藤15g,牛膝10g,生大黄6g,栀子10g,中药免煎颗粒剂(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日一剂,水冲400ml,分2-3次温服;出血性中风2号方组成:天麻15g,赤芍12g,三七6g,益母草15g,竹茹10g,中药免煎颗粒剂(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日一剂,水冲400ml,分2-3次温服。分别在入组时、发病第7天、第21天进行患者血肿体积测定、水肿带面积测定、炎症因子及氧自由基测定、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并检测药物安全性指标。结果:观察组发病第21天G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病第21天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同时间段血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病第7天、第21天水肿带面积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病第21天炎性因子TN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病第7天,第21天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出血性中风12号方联合西医治疗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周围水肿带吸收及降低急性脑出血患者炎症反应疗效确切,能够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临床使用安全性高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出血性中风;脑出血;出血性中风1,2号方,中西医结合疗法;炎症因子
依据脑髓神机受损程度的不同,有中经络及中脏腑之分[1-2]。现代中医认为出血性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其中“风、火、瘀”三者是为出血中风急性期发病的主要病机,故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治疗总以熄风、降火、消瘀三法入手[1-3]。王晓玲[4]等根据该疾病临床阶段性特点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自拟出血性中风1号方、2号方分别于发病一周内、发病2-3周内使用,已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在临床观察中也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该科研为中管局立项项目。用于脑出血的中医药其作用机制较为复杂,产生的药理学效应也涉及到脑出血后病理、生理过程中的多个环节。故口服出血性中风1,2号方临床效果显著但其起效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我们通过观察出血性中风1、2号方对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如脑水肿、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影响的研究,发现出血性中风1,2号方对于脑出血后周围水肿带的吸收及降低脑出血后炎性反应有一定效果,现汇报如下:
1.研究对象
1.1病例选择: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安康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安康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汉阴县中医院脑病科、安康市汉滨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并西医诊断为脑出血患者和中医诊断为中风病-风火上扰证患者。
1.4病例分组:
将符合所有纳入标准及不符合所有排除标准的病例随机(各中心均建立自己的随机数字表),按入院顺序,轮流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最终纳入观察组81例,对照组80例,共161例。
2.研究方法
2.1两组治疗方式:
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按脑出血治疗指南给予基础治疗,包括卧床、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并发症等治疗)。
观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