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沿着有历史久远的鹅卵石道路颠簸而行,踩着脚踏板穿过到处都是绵羊的绿色堤防,再或者骑着自行车愉快地在林堡山间蜿蜒起伏——如果您希望享受一个更有活力的度假方式,并且想要尝试一种独特的流行风尚畅游荷兰,那么来尝试一个自行车骑行的假期。

  • 标签: 旅行 自行车运动 艺术品 人生
  • 简介:引起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大气压、风、大洋环流以及海水密度的变化,都会引起海平面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而海水温度的变化是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原因。该文利用法国Archiving,ValidationandInterpretationofSatelliteOceanographicdata(AVISO)的海表面高度异常数据,计算了1992年10月至2007年1月间,全球海平面的平均上升速度,同时详细解算海平面上升速度的全球空间分布,分析全球海平面的变化趋势并将海平面变化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署(NOAA)的OptimumInterpolationSeaSurfaceTemperature(OISST)海表面温度数据进行了比对和相关分析。

  • 标签: 海平面变化 海平面高度异常 海平面上升 海表面温度
  • 简介:当决策者规划香港、上海、广州和其他大型港口城市的未来发展时,他们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是,在今后数十年内,海平面将升高多少?

  • 标签: 海平面 经济风险 港口城市 决策者
  • 简介:由于气候的变化、海洋变暖、极冰融化致使海平面上升。印度尼西亚首都正像失落的古老神话城市亚特兰蒂斯一般,逐渐沉没于海洋之下。据科学家预测,海平面年均增长3.4毫米,而容纳约1000万人口的印度尼西亚首府低洼地区每年下沉速度高达140毫米。

  • 标签: 海平面上升 雅加达 印度尼西亚 亚特兰蒂斯 下沉速度 低洼地区
  • 简介:本文通过大量实际资料分析认为,现代全球变暖与海平面上升,源于200多年前小冰期冷峰出现后的气候返暖、海平面回升过程演变的结果。近30年的世界海平面上升的速率,有着上世纪80、90年代和本世纪前10年世界平均气温每10年以0.2F°(0.11℃)为梯度的连续抬升为背景。在此以CO。含量为气候指标,划分出了公元200年以来的八个暖段(暖期)。若按冷暖极值距200年或250年计算,则由目前正在发展的暖期,将在公元2050年或2100年前后结束,而后开始降温。作者依据最近30年同一时段国内外验潮资料计算获得的绝对海平面升降速率为+1.52±0.27mm/a及相对海平面升降速率为+1.39±0.26mm/a。按照2010年坎昆气候大会决议要求,在对前人有关研究成果进行考量时,对将来的2050和2100年世界海平面预测及我国地面沉降较明显的沿海城市如天津、上海、厦门、海口等相对海平面升降值,进行了测算与评估。

  • 标签: 全球变暖 海平面上升 速率 预测 评估
  • 简介:全球有数以千计的海平面观测站在每时每刻连续记录其变化,其中连续记录最长的时间已超过300年。最近收集到的数据表明.全球海平面正以每年3.9毫米的年平均速率上升,远高于近百年来海平面上升的平均速率。全球海平面变化除个别地点外,普遍呈上升趋势,上升率为每年3.8毫米:而我国最具权威的分析是来自国家海洋局近期分析的结果。经统计,全球102个站的3400多站年资料,上升率为每年1.5毫米。

  • 标签: 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变化 国家海洋局 上升趋势 全球 观测站
  • 简介:利用全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和各标准等压面的位势场、风场,以及我国160站的降水和温度资料,研究了亚洲-太平洋(20°N~70°N,40°E~120°W)地区(简称亚太地区)冬季(12~2月)海平面气压异常偶极型振荡(偶极模)的时间变化特征,以及该异常偶极模与我国冬季气候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近半个世纪以来,亚太地区冬季海平面气压场异常以经向型(ME)偶极模负异常和纬向型(z0)偶极模正异常为主,其中又以ZO正异常发生的频数较高。对应ME模,其各空间层的高度场异常形势和高度场与MEI(经向型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布形势十分类似;对应ZO模则主要表现为与阿留申地区高相关中心的一致性特征,说明阿留申低压的变化对其起着重要作用。ME模与我国冬季东部的降水异常和气温异常关系密切,ZO模仅对东北地区的降水异常有影响,因为ZO模的异常对我国上空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一结果同我们传统上在冬季比较关注纬向气压差的变化(即ZO模)有些相左,提示我们在冬季更要关注ME模的情况。大气环流形势的分析表明,MEI正异常时,即西伯利亚-蒙古冷高压的北半部气压异常偏高,副热带西北太平洋地区气压偏低时,利于东亚大槽的加深加强,东亚冬季风因而也会偏强;但是由于此时我国东部主要为下沉气流控制,暖湿气流难于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我国境内,从而造成此时冬季我国东部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少。反之,当MEI负位相时,大气环流异常利于造成我国东部大范围的冬季降水。

  • 标签: 亚太地区 冬季气压偶极模(偶极型振荡) 中国冬季气候
  • 简介:国家海洋局目前发布的《2009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去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处于近30年最高位,比常年高出68毫米,也比2008年高出8毫米。同时,2009年各种海洋灾害给我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23亿元,死亡及失踪95人。

  • 标签: 海平面 中国 2009年 直接经济损失 国家海洋局 2008年
  • 简介:《2014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14年海洋灾害总体发生频率较低,但过程强度屡破历史记录。影响我国的海洋灾害以风暴潮、海浪、海冰和赤潮为主,绿潮、海岸侵蚀、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成潮入侵等其他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6.14亿元,死亡(含失踪)24人。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含失踪)人数均低于近10年海洋灾害状况平均值。

  • 标签: 海洋灾害 海平面 直接经济损失 海水入侵 土壤盐渍化 发生频率
  • 简介:利用全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以及海表温度资料,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Morlet小波分析、相关分析及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亚洲一太平洋地区(20°N~70°N,40°E~120°W)冬季海平面气压异常的空间结构与时间演变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地区冬季海平面气压异常与全球海温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亚太地区冬季海平面气压场异常既存在近乎纬向的偶极型(反位相)分布,也存在明显的经向的偶极型(反位相)分布。冬季海平面气压变化最显著的区域主要有4个,分别位于亚洲东北部地区(60°N~70°N,110°E~150°E)、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25°N~35°N,150°E~170°w)、我国西北部地区(35°N~45°N,85°E~110°E)及阿留申群岛~带(50°N~60°N,170°E~165°W)。亚洲东北部地区与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之间,以及我国西北部地区与阿留申群岛地区之间分别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即冬季海平面气压异常存在一个经向的偶极子振荡和一个纬向的偶极子振荡。两个偶极子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变化特征都具有显著的3~4年周期;而纬向偶极子指数还有16年左右周期的年代际变化。偶极子指数与海温异常(SSTA)的相关系数分析,以及对应强正(负)偶极子指数所作的合成SSTA分析一致表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SSTA对亚太地区冬季海平面气压的异常有重要影响,不同的海温异常型将导致不同型的海平面气压场偶极子振荡模的出现。冬季北太平洋的SSTA从赤道东太平洋到堪察加半岛南有“-、+、-、+”式(“+、-、+、-”式)波列状分布特征,以及在西北太平洋近岸海区均为负(正)海温异常,将有利于亚太地区冬季海平面气压场出现经向型振荡的正(负)位相模。冬季北太平洋40°N附近(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的明显SSTA负(正)异�

  • 标签: 海平面气压 偶极子 REOF展开 小波分析 海温异常
  • 简介:2016年3月22日。国家海洋局公布2015年《中国海平面公报》与《中国海洋灾害公报》。《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2015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9厘米,为1980年以来的第4高位。近30年,中国沿海的10年际海平面呈明显上升趋势。

  • 标签: 海平面 国家海洋局 海洋灾害 中国 公报 沿海
  • 简介:本文利用PSMSL(平均海平面服务局)提供的太平洋和中国沿海的海平面资料,分析了太平洋各纬度带以及中国沿海的海平面变化规律。主要结果有:在太平洋的中纬度区(20°S-40°S,20°N-40°N),北太平洋的平面上升速率比南太平洋的快,其中,东北太平洋(20°N-40°N,180°E-80°W)自1960年以来的海平面上升速率已达2.3mm/yr;在赤道区(10°S-10°N),西太平洋的上升速率接近2mm/yr,高于东太平洋的上升速率;在高纬度区(40°S-70°S,40°N-70°N),西北和西南太平洋的平面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速率分别为1.5mm/yr和2.5mm/yr,这证实了南极洲冰盖的消融对平面变化的影响要比格陵兰岛的强烈;对中国沿海十二个验潮站海现磁资料的分析表明,自1960年以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正以约2.0mm/yr的速率上升,上海附近的东海海域上升速率近达3.0mm/yr。

  • 标签: 天文地球动力学 海平面变化 太平洋 上升速率 验潮站
  • 简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评估报告指出:自20世纪中期以来,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目前从观测得到的全球平均气温和海温升高、大范围的雪和冰融化以及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证据支持了这一观点。全球海平面1961~2003年每年平均上升1.8mm(1.3~2.3mm)(IPCC,2007),而广东沿海海平面近百年的上升速率为1.7mm/年(2003年中国海平面公报)。

  • 标签: 海平面变化 广东沿海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全球平均气温 海平面上升 环境
  • 简介:又一次坐在电脑前,看着那个老人笨拙地下潜,沿着记忆之河溯游,回到了最初的最初。彼时是无忧无虑的少年,在大树下追逐玩耍便能度过一天的时光。

  • 标签: 海平面 荐评 积木 回忆 玩耍
  • 简介:应用ROMS数值模式配置基本实验模拟了2004年到2006年中国东部海域海平面的季节变化。模拟结果与TOPEX/Poseidon(T/P)卫星高度计观测结果基本一致,海平面年较差从中国沿岸到黑潮路径逐渐变小。将数值模式的风应力项去掉,配置对比实验。与基本实验结果对比发现,对比实验海平面仍然具有季节变化,但是闽浙沿岸和苏北沿岸海平面春夏季异常偏低、秋冬季异常偏高现象消失,中国沿岸向太平洋的海平面变化减弱。春季和秋季,渤、黄海和黑潮附近海平面异于东海的现象减弱。对比实验海平面的年较差的数值明显减小,从近岸向黑潮海平面年较差渐变的过程消失。整个渤黄海的海平面年较差近似。对比实验海平面年较差占基本实验海平面年较差比率从近岸向黑潮路径逐渐增大。

  • 标签: 海平面 季节变化 数值模拟 海上风
  • 简介:海平面变化是由于太阳、月球等几大行星的天体作用、地球本身作用、生物作用、大气作用和海洋作用及人为因素等叠加作用的结果。所以,海平面变化是许多变数中一个敏感的积分变量,或是各大领域系统耦合效应的一个组合函数。为此,可将上述各个方面的叠加作用和耦合影响称为“天地生耦合效应系统”。并据此建立了相应的日动型、气动型、水动型和地动型等概念模型,旨在研究几大作用之间的多重耦合效应和反馈机制。通过集合变量,采用了时段划分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各变量之间的联系性、有效性和相关性,初步获得地球自转速度是控制海平面变化的动力机制;世界海平面速率为+1.32±0.22mm/a,中国海平面速率为+1.39±0.26mm/a。以C02含量为气候指标,划分出了公元200年以来的八个冷段(冷期)。第Ⅷ冷段极大值大约出现在公元1850年前后,若按冷暖极值距200年计算,则由目前正在发展的暖期,将在公元2050年前后结束,而后开始降温;若按冷暖极值距250年间隔计算,将在公元2100年前后开始降温,彼时,世界海平面将上升+7~11±3.5cm左右(在气候暖期的过程中),且其后海平面将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气候将进入下一个新的冷期(亦即第Ⅸ冷段)。

  • 标签: 天地生耦合效应系统 海平面变化机制 海面升降速率 气候冷期 未来预测
  • 简介:“新艺术”运动起源于法国,它就像是一阵飓风,几乎席卷了欧洲大陆的各个国家,并渗透到了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同时,随着它的快速蔓延,漂洋过海来到了拥有“东方巴黎”美誉的城市——上海。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和资料整合的方法,就近代上海平面设计领域深入探究“新艺术”运动所产生的具体影响。

  • 标签: “新艺术”运动 上海 平面设计
  • 简介:众所众知,运河之城威尼斯一直以来正不断沉向海平面以下,在1993~2002年间,该市共发生洪水50次,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66年12月,积水深达1.94m。为拯救这个城市,一个花费昂贵的钢闸门安装项目正在刚刚启动,但此时官员们还正在考虑另一个方案——给建筑装上“高跷”。

  • 标签: 海平面 建筑物 威尼斯 下沉 抬升 安装项目
  • 简介:GPS技术可以确定验潮站水准点的地壳垂直形变,结合验潮数据获得的海平面相对变化,可以确定海平面的绝对变化.采用我国3个沿海验潮站两期GPS观测数据,计算了这些点位的地壳垂直运动速率.提出要监测验潮站的地壳垂直运动,最好采用多年连续GPS观测数据.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GPS 验潮站 海平面 地壳垂直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