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实施 T鼓膜通气的护理干预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 2017年 2月 -2019年 2月,在我院进行分泌性中耳炎诊治的患者 8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每组各 44例,观察其效果。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采取 T鼓膜通气进行相关治疗性,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最终目的。

  • 标签: T型鼓膜通气管 分泌性中耳炎 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T鼓膜通气治疗中辅以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医院在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就诊的6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分别提供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将两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感染、硬化、意外脱管、鼓室塌陷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耳积液和血清PCT、Hs-CRP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T鼓膜通气治疗中辅以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T型鼓膜通气管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鼓膜通气用于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5月9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用T鼓膜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患者对T鼓膜通气的了解、依从性、满意度;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分泌性中耳炎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T鼓膜通气的了解、依从性、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T鼓膜通气用于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确切,辅以人性化护理,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提升知识认知,值得推广。

  • 标签: T型鼓膜通气管 分泌性中耳炎 效果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斜口型鼓膜通气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OME)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08年9月间因分泌性中耳炎于我科使用斜口型鼓膜通气鼓膜置管术患儿156人(男72人,女84人,共299耳),术后于门诊随访6月-5年,观察鼓膜通气留置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耳漏发生率5.7%,肉芽形成发生率1.0%。通气排出后的并发症包括鼓膜硬化(35.1%)、鼓膜穿孔(4.6%)、鼓膜萎缩(22.1%)、鼓膜内陷(19.1%)、通气异位(0.7%)。鼓膜通气平均留置时间为11.5月。结论鼓膜置管术术后并发症比较常见,其中鼓室硬化、鼓膜萎缩和耳溢液最常见,但总的来说它们大多数是不需要处理的。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斜口型通气管 儿童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喉罩联合L通气全麻对无痛气管镜检查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6-2023.6于本院接受无痛气管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表面麻醉,研究组(30例)行喉罩联合L通气全麻,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并发症情况和气管镜操作成功率、舒适度、满意度和接受再次检查率。结果:研究组在T1、T2、T3时的血氧饱和度情况比对照组好,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且气管镜操作成功率、舒适度、满意度和接受再次检查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罩联合L通气全麻的应用,可以有效稳定无痛气管镜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喉罩 L型通气管 全麻 无痛气管镜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口咽通气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338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168)和对照组(n=170),观察组应用口咽通气同定气管导管,对照组采用牙垫固定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气管插管移位程度、非计划性拔管数、患者舒适度、口腔黏膜损伤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移位程度低.非计划性拔管、口腔黏膜损伤例数均较对照组短,患者舒适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气管插管应用口咽通气可有效避免气管插管导管移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减轻口腔黏膜损伤,增加病人舒适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口咽通气管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口腔黏膜损伤
  • 简介:摘要重者卧床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常出现痰液较多或粘稠容易阻塞呼吸道,引起患者缺氧或窒息。为了保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需要进行机械性吸痰。但是清醒患者在吸痰过程中不予配合造成吸痰效果较差。经研究在吸痰时配合口咽通气的使用可大大提高吸痰效果。

  • 标签: 卧床患者 吸痰 护理 血氧饱和度 口咽通气管
  • 简介:目的探讨口咽通气在躁动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固定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ICU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82例经口气管插管躁动患者,一病区42例设为对照组,二病区40例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牙垫,实验组患者采用口咽通气,观察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移位、口腔黏膜损伤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导管移位、口腔黏膜损伤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口咽通气用于躁动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可有效固定导管、减少口腔黏膜损伤等,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气管插管 口咽通气管 躁动
  • 简介:摘要口咽通气为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道,自其问世以来,已成为一种显而易见的安全装置。置口咽通气为基本气道开放技术1,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属无创性,易于掌握,而且能迅速有效地改善通气。神经内科危重病人多,病人常有严重缺氧和呼吸性酸中毒,多伴有舌后坠,严重影响呼吸。放置口咽通气在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病人供氧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有68例危重患者使用口咽通气,现将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口咽通气管 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中隔褥式缝合并留置通气(简称通气组)与单纯鼻中隔褥式缝合(简称单纯缝合组)两种不同手术操作患者术后舒适程度,以期找到鼻中隔偏区矫正术后患者更为舒适的方法。方法将80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随机分为通气组(40例)和单纯缝合组(40例),通气组患者常规行鼻中隔偏曲矫正,下鼻甲骨折外移并等离子打孔消融,鼻中隔褥式缝合后双侧鼻腔留置自制通气;单纯缝合组患者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行鼻中隔褥式缝合,下鼻甲骨折外移并等离子打孔消融,术后双侧鼻腔不予填塞。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鼻腔渗出血、鼻腔通气、头痛、流泪、睡眠质量、口干、吞咽困难及术后换药抽取鼻腔留置通气时的疼痛和出血的VAS评分。术后门诊复诊时,记录患者有无再次出现鼻出血、鼻中隔穿孔、鼻中隔血肿、鼻腔粘连等情况。结果通气组患者术后鼻腔通气、口干、睡眠困难的VAS评分均值小于单纯缝合组(P均<0.05),出血、头痛、流泪、吞咽困难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通气组抽取填塞物时和单纯缝合组患者清理鼻腔换药时的疼痛感和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鼻中隔褥式缝合术后不填塞患者痛苦小,但鼻腔黏膜及下鼻甲术后反应性水肿导致鼻腔通气差;术后留置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鼻塞、口干及睡眠困难,提高患者舒适度,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鼻中隔 缝合技术 对比研究 治疗结果 鼻中隔偏曲 褥式缝合 通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口咽通气经口置胃管与经鼻置胃管不同途径置胃管方法洗胃的效果观察。方法根据发病时间及年龄将80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鼻饲管经鼻置管洗胃;观察组40例,采用经口咽通气置胃管洗胃。观察两组完成洗胃所需时间、插管一次成功率、胃管堵塞率和插管所导致黏膜损伤及置管后SpO2下降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口咽通气置胃管组完成洗胃所需时间、插管一次成功率、胃管堵塞率和插管所导致黏膜及置管后SpO2下降程度均优于经鼻置胃管洗胃组(P<0.01)。结论婴幼儿经口咽通气置胃管洗胃可提高首次插管成功率,节省洗胃时间,减轻或避免了经鼻置胃管的诸多并发症,操作安全、快捷,清洁度高,更适用于临床护理工作。

  • 标签: 口咽通气管 婴幼儿 洗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国内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创伤的发生率有明显日益增高的趋势。院前急救的任务决定了其不完全等同于医院急诊科的急救。其特点是紧急,一有呼救必须立即出动,一到现场立即抢救,抢救后根据病情立即运送或就地监护治疗。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的紧急性。院前急救主要针对患者的气道、呼吸、循环支持,在院前急救中将口咽通气放入患者口中,以对抗舌体阻塞,保持了有效呼吸,改善病人供氧,防止舌咬伤发生。

  • 标签: 口咽通气管 院前急救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