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研究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患儿大脑内排便反射的控制区域是否存在功能性的活动异常。方法自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且同意参加本研究的10例HSCR患儿作为HSCR组,其中男8例,女2例,平均年龄为3.30岁;同期无排便功能障碍的同年龄段的12例体表血管瘤患儿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其中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4.08岁。两组患儿均先进行直肠肛门测压检查,并记录直肠静息压力水平,引起患儿出现直肠内初始感觉和急迫便意的直肠内气囊充气量及相应的直肠内压力升高值。随后使用fMRI技术来观察HSCR组和对照组患儿在能够引起直肠内初始感觉和急迫便意的刺激下,其大脑内激活区域的分布情况并进行对比。使用FSL(FMRIB Software Library,version 6.0.0)软件对所得的fMRI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直肠静息压、引起直肠内初始感觉和急迫便意的气囊注气容量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体重、引起直肠内初始感觉和急迫便意时的直肠内压力升高值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直肠内初始感觉刺激下,两组患儿大脑内均未出现与直肠扩张刺激相关的活动区域。在急迫便意刺激下,正常组患儿大脑内主要有额上回、脑岛、小脑、扣带回和丘脑区域出现了激活;而在HSCR组患儿大脑内上述区域均未出现激活,仅枕叶、舌回及颞叶区域出现了少量激活。将正常组及HSCR组的结果进行对比,在急迫便意的感觉刺激下,正常组大脑内的脑岛、额下回、丘脑、小脑以及扣带回(前部)区域的活动强度要高于HSCR组,而HSCR组大脑内的枕叶、颞下回、胼胝体、海马回以及海马旁回区域的活动强度要高于正常组。结论HSCR组患儿的额下回、脑岛、小脑、丘脑以及前扣带回等区域可能在排便反射的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功能异常。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探索正常儿童及成人大脑内便意感受相关区域的功能活动情况。方法自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无排便功能障碍的12例体表血管瘤患儿作为正常儿童组(儿童组),将招募的12例排便功能正常的青年志愿者作为正常成人组(成人组)。儿童组中,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4.08岁,年龄范围为2~6岁;平均体重为17.1 kg,体重范围为12.8~25.0 kg。成人组的受试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25.5岁,年龄范围为23~28岁;平均体重为64.25 kg,体重范围为58~76 kg。所有受试者均需先进行直肠肛门测压检查,记录引起受试者出现直肠内初始感觉以及急迫便意时的直肠内气囊充气量。随后使用fMRI技术观察所有受试者在直肠内初始感觉和急迫便意刺激下,其大脑内激活区域的分布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在直肠内初始感觉的刺激下,所有受试者的大脑内均未出现与直肠扩张刺激相关的活动区域。在急迫便意刺激下,正常成人大脑内的额叶(包括额极区、额下回及额上回)、脑岛、小脑、扣带回及丘脑区域出现了激活,正常儿童大脑内的额上回、脑岛、小脑、扣带回(前部及后部)及丘脑区域也出现了激活。与儿童组的结果对比,在急迫便意刺激下,成人组大脑内的额极区、扣带回和小脑区域的活动强度要高于儿童组,而儿童组大脑内没有活动强度明显高于成人组的区域。结论正常人群大脑中的额叶(包括额极区、额上回及额下回)、脑岛、小脑、扣带回及丘脑区域可能是参与便意感受的重要区域;在类似的便意感受下,正常儿童大脑内的额极区、扣带回及小脑区域的活动强度要稍弱于正常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