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胚胎停止发育与早孕期胚胎存活而妊娠囊小于孕周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35例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来我院行超声诊断并接受治疗的早孕期妊娠囊小于孕周的孕妇,对所有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详细记录妊娠结局。结果35例孕妇中,行超声检查,其妊娠囊直径范围为3~11mm,其中有10例无卵黄囊,有25例有卵黄囊,卵黄囊大小分为3个标准<3mm、3~8mm之间、>8mm,其分别对应的患者有9例、12例、4例。在初次诊断后1~2周需回院进行超声复查,其胚胎停止发育的有18例,其包含无卵黄囊、卵黄囊<3mm或者>8mm的孕妇。17例胚胎依然存活,其卵黄囊均为3~8之间的孕妇,均妊娠至足月生产。结论对于早孕期胚芽存活而妊娠囊小于实际孕周的孕妇,以及出现胎停情况,主要因孕妇不存在卵黄囊、卵黄囊<3mm或者>8mm引起。卵黄囊在3~8mm之间的孕妇,经超声诊断和相关治疗,均得到明显预后效果。超声诊断只能为临床医生提供胚胎发育和预后情况,在早期可判定是否出现胎停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收治的接受IVF-ET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自愿配合研究,以随机双盲法分为心理护理组与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则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获卵数、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进行观察与记录,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获卵数与移植胚胎数上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心理护理组在优质胚胎数与临床妊娠率上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在获卵数与移植胚胎数相当的情况下,相比常规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提高优质胚胎数与临床妊娠率,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隐性梅毒患者进行ART治疗时获卵情况以及胚胎发育情况,为其知情选择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到2017年10月在我中心进行ART治疗的女方隐性梅毒患者和非梅毒患者两组,比较其获卵情况、受精情况以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女方隐性梅毒组,获卵数为13.87±6.24,获卵率为92.35%,显著低于非梅毒组(14±9.09;96.11%)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然而两组的卵子成熟率、2PN率、卵裂率、2PN卵裂率和可利用胚胎数均没有显著差(90.17%vs.90.51%)P>0.05;(64.29%vs.70.07%)P>0.05;(89.85%vs.91.67%)P>0.05;(99.65%vs.99.24%)P>0.05;(5.73±3.85vs.5.9±3.24)P>0.05。结论隐性梅毒患者在进行ART治疗时,虽然获卵数和获卵率低,但是卵子成熟率、2PN率、卵裂率、2PN卵裂率和可利用胚胎数与非梅毒患者无显著差异,不影响ART治疗结局,在ART咨询告知时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卵泡输出率(FORT)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同一时间在本院行IVF-ET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04例,按FORT大小分低、中、高三组,比较各组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结局资料。由此评估FORT在IVF-ET中的临床价值。结果(1)FORT与血AMH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12,(2)FORT低、中、高3组的受精率、优胚率分别为61.3%、63.8%、68.2%和26%、31.6%、37.4%,3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率、临床妊娠率3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简介:摘要目的孕妇UU(解脉支原体)与CT(沙眼衣原体)、以及MH(人型支原体)的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本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期间实施诊疗的有早期妊娠特征且要求保胎的孕妇590例作为分析对象,对于该两组做孕前检查或者明确怀孕后、以及人工流产术之前,都实施了宫颈分泌物UU与CT、以及MH检测,观察和对比两组的感染、混合感染和总感染率。结果观察组中,UU和MH感染共为63例(37.06%),CT感染16例(9.41%),总感染率46.47%(79/170);明显低于对照组,该两组总感染率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χ2=10.293,P<0.05),存在着统计学意义。结论胚胎停育会致使不育或者流产,受到众多因素干扰,尤其和支原体以及衣原体感染密切相关。进行积极的医学检查,针对其干扰因素做深层次研究,则对避免胚胎停育有极高价值。
简介:目的探究影响形态学低评分胚胎体外囊胚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广济医院行常规体外受精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治疗周期中正常受精的D3低形态学评分胚胎并将其移入囊胚培养液中进行培养,直至囊胚形成同时给予分级,随后分析囊胚形成与年龄、卵裂球数量、碎片率、受精方式的相关性。结果卵裂球数≥6个组的囊胚形成、可移植囊胚形成、优质囊胚形成情况均显著优于卵裂球数〈6个组;碎片率〈25%组囊胚形成、可移植囊胚形成、优质囊胚形成情况均显著优于碎片率≥25%组。结论形态学低评分胚胎具有不同程度的发育潜能,胚胎碎片率以及卵裂球数会影响其囊胚形成、可移植囊胚、优质囊胚形成。
简介:目的探究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辅助生殖技术中实施周期责任制护理管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行IVF-ET治疗的380对配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0例,实验组采取周期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行IVF-ET周期治疗过程中的往返医院次数、妊娠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实验组IVF-ET治疗周期中往返医院次数为(4.3±1.5)次,少于对照组的(7.4±2.6)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10,P=0.014);实验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为41.1%高于对照组的29.5%(χ2=5.579,P=0.018);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χ2=21.749,P<0.001);实验组患者投诉率为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χ2=11.056,P=0.001)。结论周期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IVF-ET治疗效率,改善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减)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时的胚胎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10月于安徽省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第一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患者249人为研究对象,其中亚甲减67例,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182例,所有亚甲减患者在进周期时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优甲乐)治疗。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获卵数、体外成熟(MⅡ)卵数、受精率、卵裂率、补救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率、优胚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受精率、卵裂率和补救ICSI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获卵数、MⅡ卵数及优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甲减患者进周期时虽给予治疗,维持TSH水平2.5mIU/mL,但仍有可能会降低受精率、卵裂率及增加补救ICSI率,故认为给予患者药物治疗亚甲减,维持甲状腺功能的稳定是必要的。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过后的先兆流产的患者产生焦虑、忧郁情绪的影响和根本原因进行研究,对外国先进的心理干预的方法进行结合,利用心理和生理的特点,为此类患者的护理做出参考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