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随着沥青温拌技术在我国大面积使用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其优异的路用性能得到普遍认可。温拌混合料较热 拌沥青混合料的优势之一是拥有更宽泛的拌合、摊铺、碾压温 度范围,但对掺加温拌剂的沥青感温性评价报道很少。研究温拌剂掺量对沥青感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拌剂掺量的增加,针入度指数( PI)变化没有规律性不能评价温 拌剂掺量对沥青感温性的影响;针入度黏度指数( PVN)的绝对值随温拌剂掺量增加而增大,但温拌剂掺量在 2%以上时其值超过评价范围,不能作为评价指标;沥青黏温指数( VTS)可以区分不同温度区间范围内沥青的感温性,在不合理的温度区间内得到的沥青粘流活化能无实际意义。
简介:以基于自主体模拟和投入产出模型为建模手段,在宏观层面构建了中国17个部门的投入产出模型,在微观层面构建了部门细分的企业创新模型。模型通过微观企业自主体的创新驱动宏观层面部门间投入产出关系、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趋势的演化。研究发现,由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使得能源消费峰值和碳排放峰值出现的年份存在不确定性。能源消费峰值年份在2025年至2036年期间呈现正态分布;而碳排放峰值年份在2024年至2033年间呈现正态分布;其中,能源消费峰值出现的概率最大年为2031年,概率为23.57%;碳排放峰值出现的概率最大年为2029年,概率为33.51%。以多次模拟的平均值分析,中国未来能源消费量的高峰约出现在2031年,高峰值为5146Mtce;中国碳排放高峰出现在2029年,峰值为2.7GtC。
简介:摘要目前,节能环保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零排放也逐渐被社会所公认。我国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需求量大,所消耗的资源也就多。传统工业化生产模式需要大量的煤作为主要能源,煤化工产业存在极大的弊端。新世纪开始以来,我国越来越看重低碳绿色环保化发展生产力,于是对煤化工的零排放问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传统煤化工产业需水量、耗水量巨大,废水排放量也大,另外,生产过程中不断气化,产生一些有害的干馏附产物和不能分解的气化污染物,合成煤化工废水,煤化工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浓度远远高于排放环境,导致环境承载力难以承受,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不足、环境污染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