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相对于传统监测方法,运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及其差分技术(D—InSAR)进行地面微位移监测的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并得到日益重视的新方法。为此,论述了D—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结合三轨法阐述了利用该技术提取矿区地表沉陷数据的过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展望了D—InSAR的下一个版本多时相差分监测技术,此技术弥补了D—InSAR技术的不足且在遥感监测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简介:在桐柏─西大别山区,衍生于扬子克拉通北缘裂谷建造、被动陆缘沉积物和前中元古代结晶基底的高压—超高压变质杂岩可下分为四个峰期变质级互不相同的构造变质单元。各单元岩石均经历了四期变形,且具有形状相似的P—T轨迹,然而,它们的早期变形变质对比关系互不一致,并以北侧单元变质作用相对超前发展为特征。该变质杂岩在中生代的形成演化过程包括:1)下迭式俯冲推覆与岩片堆叠;2)克拉通之间右型转换与堆迭岩片间走滑式错位剪切;3)克拉通碰撞与岩片堆叠体收缩变形;4)平面上南北对扭运动与转换压缩—拉伸变形四个构造阶段,其中,高P/T变质岩石主体形成于俯冲推覆阶段,并在南、北克拉通碰撞之前通过仰冲、走滑运动呈岩片状迅速折返至地壳浅部。在我们的构造模式中,“古老的洞柏(大别)杂岩”被解释为定型于中生代的造山杂岩。
简介:煤矿开采中释放的大量采空区煤层气是大气中甲烷的主要来源。在许多情况下,由于采空区煤层气中混入通风气流中的氧气和氮气,而不能做为管道天然气使用。BOC气体分离公司研究开发了一种变压吸附工艺(PSA),可以从矿井煤层气中脱除空气。实验室试验表明:产品气中烃含量至少达95%,符合管道天然气的要求;废气中烃含量<3%,可以安全排放。在弗吉尼亚固本公司坎南煤矿进行的示范性试验,研究了PSA甲烷浓缩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第一阶段实验,利用安装在该矿的小试装置进行了工艺特性试验,包括运行以及安全起动和关闭。氮气含量为24%的采空区煤层气经提纯后,氮气含量<4%,而且分离过程中没有可燃气体产品。第二阶段试验,安装了一套带有矿物加工控制的商业化规模PSA装置来生产高纯度甲烷,入料为2830~5660m^3/d的采空区煤层气。解决了起动问题之后,利用此装置可由含甲烷70%的采空区煤层气生产高纯度(N2含量<5%)甲烷气。该装置运行了4天,运行指标正常,达到了预期目的。
简介:巷道矿压监测是保障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传统监测方式存在缺乏系统性、精度低、可靠性差、难以组网等弊端.以光栅传感器为监测手段,系统性设计并开发了包含顶板离层、锚杆轴力、围岩应力及锚杆载荷监测为一体的巷道矿压光栅监测系统,以解决当前监测手段的不足.首先,以内蒙古某矿81303回风巷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明晰了其两帮煤柱的应力分布规律,从而确定了该巷道的最佳测点布设方案.其次,搭建了巷道矿压光栅监测系统的整体架构,并开展了系统硬件配置和监测软件的设计研究,实现了对巷道矿压的实时在线监测与数据处理.此外,工业性应用测试表明该系统获得的矿压规律与传统手段基本一致,监测参量的相对误差最高为1.16%,验证了巷道矿压光栅监测系统的有效性与适应性.
简介:在恒压条件下,因LI温-压-吸附方程的温度偏导(δV/δT)P数值小于零,高阶煤的吸附能力随着温度增加而降低。在恒温条件下,因LI温-压-吸附方程的压力偏导(δV/δP)T数值大于零,高阶煤的吸附能力随着吸附压力增加而增加。LI温-压-吸附方程的全微分可以计算变温变压条件下,来至吸附温度对高阶煤的吸附能力的负面影响和来至吸附压力对煤的吸附能力的正面影响如何参与竞争。
简介:众所周知,数控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以下简称PC)、工业机器人是当前工业加工自动化的三大支柱,机制专业教学已由固定的机床、刀具、工艺逐渐转向以机为主,机电结合上来。微电子技术、现代设计方法等内容大量引进教学计划,PC技术近年来也正式作为必修课引入教学计划中来,有的专业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中以一大章出现(20学时以上),有的专业单独设课,学时在50以上。如何开好这门新课,如何把这门难点多的新课深入浅出地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