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青梅茎中酸的含量测定,莫峥嵘王安伟莫燕琴陈光英韩长日,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适合青梅茎中酸的含量测定

  • 标签: 三萜酸 中三萜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考察黄药子二内酯成分体外实验中对肝细胞的毒性。方法:MTT法检测了黄药子二内酯成分对人正常肝细胞株细胞活性的影响。利用酶活法检测了肝酶在黄药子二内酯成分作用下细胞内释放水平,从而进一步确证其毒性。分别利用荧光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荧光法检测黄药子二内酯成分作用下细胞内谷胱甘肽和活性氧水平。结果:黄药子二内酯对肝细胞具有强烈的毒性作用,在黄药子二内酯成分作用下细胞内测谷胱甘肽下降同活性氧的上升呈相关性,而NAC能明显抑制二内酯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结论:黄药子二内酯体外对肝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该成分引起肝细胞氧化应激有关。

  • 标签: 黄药子 二萜内酯类 黄药子二萜内酯 肝细胞毒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制剂中内酯含量检测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ZOBAXSB-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色谱柱柱温为35℃,以甲醇0.1%甲酸(2080)为流动相进行洗脱。蒸发温度为120℃,雾化温度为90℃,载气流速为1.1ml/min,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银杏叶提取物制剂中内酯含量测定检验方法线性在0.9994~0.9999范围内,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在5%以内,加样回收率及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均较好。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制剂中内酯含量测定检验方法可用于银杏叶提取物制剂内酯含量测定。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 萜类内酯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丁苯肽联合银杏二内酯治疗老年急性脑硬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起始时间为2022年6月份,截止时间为2023年6月份,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数量均为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提供丁苯肽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银杏二内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其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均好于对照组P

  • 标签: 丁苯酞 银杏二萜内酯 老年急性脑梗塞 临床效果 分析
  • 简介:本研究以吸附率、解吸率为考察指标,采用静态吸附方法筛选出纯化效果最佳的LSA-21型树脂。考察各种因素对树脂吸附、解吸效果的影响,优化得到动态吸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柱液浓度3.12mg/mL,上样量203mL,吸附速率3BV/h,上柱液pH为6,解吸剂乙醇浓度70%,解吸剂用量180mL。在此工艺条件下,吸附率及解吸率平均值分别为91.83%和91.41%,瓦松干浸膏中成分纯度从9.36%提高到40.56%,因此该工艺可以有效地纯化瓦松成分。

  • 标签: 瓦松 总三萜成分 大孔吸附树脂 纯化
  • 简介:采用响应曲面法对银杏叶中内酯的纤维素酶辅助提取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4因素5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响应曲面实验及回归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浓度为20.00U.g-1GBL,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2.5h,pH4.5,预测内酯的提取率为0.40%。经验证,采用酶法辅助提取工艺时,内酯提取率为0.40%,相对单一乙醇提取法(0.24%)提高了约66.67%。表明由响应曲面法获得的二次模型方程能较好地预测实验结果及优化条件。

  • 标签: 银杏叶 萜内酯 纤维素酶 响应曲面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女贞子的制备方法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用甲醇浸提,石油醚、乙酸乙酯先后萃取,乙醇热溶冷沉法纯化制备,并采用2,2-二苯基-1-苦基肼(DPPH)法测定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制备女贞子纯度为93.33%,浓度在214.9μg/mL时,对DPPH的清除率为94.65%,与VC的清除率96.78%接近。结论乙醇热溶冷沉法制备女贞子纯度高,其抗氧化能力与VC接近。

  • 标签: DPPH法 抗氧化 总三萜 女贞子
  • 简介:目的:研究鸡矢藤环烯醚苷(Iridoidglycosidesofpaederiascandens,IGPS)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小鼠福尔马林实验、扭体实验研究IGPS镇痛活性,通过小鼠竖尾实验和小鼠跳跃实验研究其成瘾性,通过纳洛酮拮抗实验和预先给予一氧化氮供体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N-nitro-L-argininemethy1ester,L-NAME)初步探讨IGPS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和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系统的关系。结果:IGPS(360、180mg/kgigqd×7d)可显著抑制福尔马林实验Ⅰ相和Ⅱ相反应;IGPS(360、180、90mg/kgigqd×7d)可明显抑制冰醋酸导致的小鼠扭体反应;IGPS(360mg/kgscq12h×8d)连续给药动物均未出现S行竖尾反应及跳跃现象;纳洛酮(5mg/kg)不能拮抗IGPS镇痛活性,L-Arg(400mg/kg)可部分地抑制其镇痛作用,L-NAME(37.5mg/kg)可增强其镇痛作用。结论:IGPS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连续用...

  • 标签: 鸡矢藤环烯醚萜总苷 镇痛 成瘾性 纳洛酮 一氧化氮
  • 简介:研究灵芝中在大鼠体内的吸收情况。大鼠灌胃给予灵芝后,利用HPLC-DAD和LC-MS方法鉴定大鼠血浆中的灵芝酸类成分。在大鼠血浆中检测到5种灵芝酸类成分,即灵芝酸C2、灵芝酸C6、灵芝酸G、灵芝酸B和灵芝酸A。大鼠口服灵芝后灵芝中的灵芝酸类成分能被大鼠吸收。

  • 标签: 灵芝 三萜 灵芝酸 LC-MS HPLC-DAD
  • 简介:目的观察山茱萸对KKay糖尿病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KKay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以低、中、高剂量(0.05、0.10、0.20g/kg)的山茱萸ig给药5周.每天给药前观察动物一般状况;给药前及给药期间每周测定1次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给药第5周,进行ip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采血测定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血清蛋白(GSP)、胆固醇(T℃)、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山茱萸可以剂量相关性地减轻KKay小鼠体质量,高剂量组第1、2和5周差异显著(P<0.05);各剂量组自给药第1周起即可显著降低空腹血糖水平(P<0.05、0.01);高剂量组显著降低IPGTT中小鼠血糖-时间曲线下面积(P<0.05);山茱萸可以剂量相关性地降低Ins、HbAlc、GSP、TC、TG、LDL水平、降低IR.结论山茱萸对于KKay小鼠糖尿病相关症状和指标具有剂量相关性的改善作用,可改善脂质代谢紊乱,提示其在治疗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脂质代谢紊乱的轻、中度2型糖尿病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山茱萸总萜 糖尿病 KKAY小鼠 降糖作用 葡萄糖耐量试验
  • 简介:适用于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含量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B、C加样回收的平均回收率结果见表2,  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测定常用的检测器有紫外检测器和示差折光检测器

  • 标签: 中萜类 产银杏叶 内酯含量
  • 简介:目的系统性评价银杏内酯类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EMBASE、Pubmed和TheCochraneLibrary,检索截止日期为2017年12月。纳入银杏内酯类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采用RevMan5.2软件对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临床研究13项,涉及患者133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RR=1.14,95%CI(1.03,1.25),Z=2.59,P=0.009];银杏内酯B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当[RR=1.13,95%CI(0.95,1.33),Z=1.36,P=0.17];银杏二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RR=1.17,95%CI(1.08,1.27),Z=3.69,P=0.0002];银杏内酯注射液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当[MD=-0.43,95%CI(-4.32,3.46),Z=0.22,P=0.83];银杏内酯B注射液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当[[MD=-0.87,95%CI(-2.64,0.91),Z=0.96,P=0.34];银杏二内酯葡胺注射液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MD=-1.62,95%CI(-2.63,-0.60),Z=3.13,P=0.002];纳入研究均未报道银杏内酯类注射液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银杏内酯类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神经功能缺损,但缺乏临床意义证据。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银杏萜内酯类注射液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栀子环烯醚苷对脑出血大鼠内皮屏障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栀子环烯醚苷(30、15和5mg/kg)组,采用自体血注入诱发大鼠脑出血模型,术后24、48、72和120h时间点各组各取10只大鼠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出血周围血肿组织中内皮屏障抗原(endothelialbarrierantigen,EBA)和血管内皮整合素αV[33(etVβ3-Integrin)表达,ELISA法测定促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血栓调解蛋白(Thrombomodulin,TM)含量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术后24-120h模型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中EBA免疫消失区面积增多,整合素etVl33平均光密度值增加,Ang-和TM浓度升高。与模型组比较,30mg/ks栀子环烯醚苷组在术后24-120h各时间点EBA免疫消失区面积和整合素etVβ3表达降低,Ang-1和TM浓度降低。15mg/kg栀子环烯醚苷组仅在术后24-72h有效。结论:栀子环烯醚苷可保护或修复内皮屏障,减少EBA消失区面积和整合素etVβ3表达,降低Ang-1和TM水平。

  • 标签: 栀子总环烯醚萜苷 脑出血 内皮屏障抗原 内皮整合素αVβ3 促血管生成素-1 血栓调解蛋白
  • 简介:测定中药柿蒂中酸的含量,以药材中指标性成分熊果酸为对照品,采用5%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后,分光光度法测定柿蒂提取液中酸的含量.结果显示:三酸含量在2.32-16.24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0.0567C+0.000286,r=0.9985.柿蒂中酸含量为5.93%,加样回收率平均为103.09%.该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可靠,可用于柿蒂药材中三酸成分的质量控制。

  • 标签: 柿蒂 三萜酸 含量测定 分光光度法
  • 简介:目的探讨银杏二内酯葡胺注射液(DGMI)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治疗时间窗及相关机制。方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tMCAO)模型,缺血1h后ip不同剂量的DGMI(1.25、2.50、5.00、10.00mg/kg),缺血1.5h后血流复灌,再灌注24和72h评价大鼠神经运动功能,72h时测定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以及氧化应激和IL-1β水平;选取DGMI有效剂量5.0mg/kg,分别于再灌注前0.5h、再灌后1、2、3和6h时给药,3d后取材研究药物治疗时间窗。结果2.5、5.0mg/kg剂量的DGMI改善大鼠再灌注24h后的神经运动功能、减小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增强缺血脑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减弱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活力,降低丙二醛(MDA)、IL-1β水平。DGMI5.0mg/kg在tMCAO大鼠再灌注3h内给药均改善神经运动功能障碍、减小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结论DGMI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治疗时间窗少于缺血再灌注后6h,其机制与抗氧化应激、抑制炎症相关。

  • 标签: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保护 治疗时间窗 氧化应激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银杏二内酯葡胺注射液与血栓通用于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成银杏二内酯组(n=25)与血栓通组(n=25),银杏二内酯组采用银杏二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血栓通组运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改善,且银杏二内酯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血栓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杏二内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血栓通组80%(P<0.05)。结论银杏二内酯葡胺注射液用于脑梗死患者疗效更佳,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血栓通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杏二内酯葡胺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的影响。方法利用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卒中中心数据库,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发病48 h内接受双抗治疗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联合使用银杏二内酯葡胺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双抗治疗组。END定义为发病7 d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2分或运动项目评分增加≥1分。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N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55例患者,联合治疗组84例,双抗治疗组71例。发病7 d内共有21例(13.5%)患者发生END,其中联合治疗组6例,双抗治疗组15例。两组治疗期间均无出血病例。单变量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卒中分布、是否联合使用银杏二内酯葡胺等因素可能与END有关(P均<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卒中分布等混杂因素后,联合使用银杏二内酯葡胺与END呈显著独立负相关(优势比0.233,95%可信区间0.078~0.796;P=0.009)。结论银杏二内酯葡胺联合双抗治疗可降低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END发生率,且不会增高出血风险。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疾病恶化 银杏 内酯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