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云南省凤庆县以北的鲁古镇,早已是一个商人云集的茶马古道重镇。据《鲁镇志》记载,古镇有七百多年历史,明朝开通的集商道与官道为一身的顺下线,必须经过鲁,方圆百十里地,很少有能喝到水,而鲁古镇的大水井,是人马饮水的地方。至今还能在大水井以西的山坡上,寻找当年大马帮站的踪迹,只是马帮渐行渐远,那个“大马店”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拆除掉,变成了现在的鲁完小。

  • 标签: 茶园 茶马古道 古镇 凤庆县 云南省 鲁史镇
  • 简介:本文阐述了自唐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白叶茶,考证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茶品的历史轨迹,并就白叶茶相关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白叶茶 历史 考证
  • 简介:目的:探明茶窗蛾的生活及其习性,为防控此虫提供依据.方法:于茶园剪回有茶窗蛾幼虫的筒形叶苞枝梢,插在细口瓶中水培,置于有机玻璃器中饲养观察.结果:茶窗蛾在江西婺源一年发生6代,以蛹在表土落叶中越冬.翌年3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卵第一代散产在茶芽或初展嫩叶尖端,2~6代产在叶正面(含叶边缘).1~6代幼虫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5月中旬至6月上旬、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下旬至8月中旬、9月上旬至9月中旬、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发生.幼虫卷筒形叶苞潜藏为害,每虫一生一般害嫩叶4~6片.各虫态历期为:卵5.0~13.7d、幼虫9.1~27.9d、预蛹1.6~3.7d、蛹8.3~13.9d、越冬蛹135.0~155.0d.成虫寿命3.3~10.3d.结论:茶窗蛾以幼虫卷叶苞为害,一年发生6代.

  • 标签: 茶窗蛾 生活史 生活习性 卷叶
  • 简介:“茶圣”陆羽撰写了《茶经》一书,中国乃至世界各地茶业、茶业工作者、学者无不皆受其惠。他把人类的饮茶从一种生理需要、生理现象,提高到了一种文化需要、文化现象,从而使茶文化成为光辉灿烂的大唐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后,茶著作者代有人出。如今徽州茶人胡武林先生撰写的《徽州茶经》一书,带给我们的又是什么呢?我以为一是令人惊叹徽州茶文化渊源悠久;二是使人赞叹徽州茶类之多、品质之好;

  • 标签: 《茶经》 茶文化 “茶圣”陆羽 茶类 茶人 饮茶
  • 简介:临安是产茶大县,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提高制茶工效、改善制茶品质和节约能源为目标的群众性创制茶叶机械与改革炉灶活动一直在进行,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笔者本着存的要求,对临安市茶叶机械发展历史作了调查、归纳和总结。本篇讲述的是茶叶杀青机械发展

  • 标签: 杀青 制茶 茶叶机械 炉灶 临安市 创制
  • 简介:到了70年代,茶农发展茶叶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高涨,茶叶产量进一步提高,茶叶生产发展与山林资源砍伐矛盾又一次摆在人们的面前。为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横溪乡党委又率先提出了以煤代柴的设想,并得到了临安县农业局的支持。农业局派姜定祥等业务人员到横溪乡钱皇铺村开展以煤代柴试验。由于当时工业用煤相当紧缺,农业用煤只能用自己县里开采的地产石煤。石煤块大,杂质多,热值低,难燃烧,火焰短,因此改炉是关键。

  • 标签: 杀青机械 发展史 临安市 保护森林资源 茶叶生产 茶叶产量
  • 简介:96CGS-60型滚筒式吹风出叶杀青机.在1990年之前,临安生产的名优茶均为全手工炒制,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且工效低,名茶质量不稳定。当时临安还没有自己生产的名优茶机。1990年,临安县农业局派姜定祥去与临安天目茶机厂厂长石小才合作研制名茶滚筒吹风出叶杀青机。经过半年多的努力,试制出了首台样机,并在横溪乡钱皇铺村搞适应性试验,初试便基本达到了要求。

  • 标签: 临安市 茶叶 杀青机 手工炒制
  • 简介:宋代陶瓷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而汝窑则是宋代陶瓷的代表,达到了传统陶瓷美学的极致。汝窑是宋代为满足宫廷特殊需要而设立的窑场,又称为汝官窑,号称北宋五大名窑之首,有汝窑为魁的美誉。观其釉色,如雨后蓝天,温润古朴;

  • 标签: 汝窑 陶瓷发展史 品鉴 历史 感受 传统陶瓷
  • 简介:鹤山市位于珠江三角西北,西江下游,毗邻港澳,靠近江门、广州.境内山多田少,俗称'七山一水二分田'.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土壤深厚肥沃,由于地处西江岸边,云雾笼罩'不是高山胜似高山'.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农业相当发达,粮食和经济作物全面发展,过去鹤山人自傲有三宝,茶叶、烟叶和席草.农民生活比较富裕,笔者以鹤山茶业为主线,作些描述和研究.

  • 标签: 茶业发展 亚热带季风气候 历史 北回归线 自然环境 全面发展
  • 简介:平远锅叾茶以其独有的香、甘、滑、醇特点被列入梅州八大地方历史名茶,品质韵昧迎合了客家人的品饮口味,成为平远县的主要茶叶倡导产品,更是提高平远茶叶整体经济的主攻方向。

  • 标签: 平远 锅叾茶
  • 简介:欧阳修有《集古录》一千卷,它的内容很广泛,而且都是石本(即拓本),因此非常珍贵。在这一千卷的《集古录》中,欧阳修对其中的部分篇章写了跋尾,跋尾计400余篇,分成十卷,《中文大辞典》称其跋尾“多考证之语。”欧阳修把《陆文学自传》的两种文本收进了他的《集古录》,均写了跋尾,可见欧阳修对陆羽著作的重视。

  • 标签: 欧阳修 《集古录》 《陆文学传跋尾》 陆羽 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