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在儿科学教学过程中采取课堂讲授、多媒体应用及课堂互动等综合教学方法,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课堂互动将被动接受和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课堂学习气氛活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有限的理论学习过程中基本掌握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儿科学教学 课堂互动 实践探讨
  • 简介:湿疮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相当于西医的湿疹,其特点是对称分布、多形性损害、剧烈瘙痒、倾向湿润、反复发作、易成慢性。笔者在临床中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亚急性湿疮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亚急性湿疮 中草药疗法 案例报道
  • 简介:1病历资料患儿李某,男,10岁,主因“发热、流涕2d,酱油色尿1d”急诊入院。入院前2d患儿发热、流涕,精神不振,食欲欠佳,无高热、寒战及腹痛,尿色清亮。家长予口服感冒通2次,早晚各服2片,次日发现患儿全身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尿为酱油色,伴头昏、全身酸困,四肢疲乏无力,急来兰大一院就诊。否认服用其他药物。

  • 标签: 感冒通 小儿 急性溶血性贫血
  • 简介:患儿李某,男,10岁,于2007年6月出现发热、头痛、昏迷,并有抽搐,诊断为“乙脑”。经予抗感染、护脑等治疗后,患儿病情平稳,但反应迟钝,四肢活动障碍。为进一步行促醒及康复治疗,于2007年7月入住我科。入院时患儿为持续性植物状态(PVS),PVS评分为7分(左侧肢体无目的随意运动为2分,偶有眼球追踪为1分,能进食液体为1分,可哼哼为1分,能哭笑为2分,对指令无反应为0分)。四肢肌张力(MAS)高,左侧MAS约1级,肌力Ⅲ级;右侧肢体MAS1^+级,肌力Ⅱ级。四肢肌容积差,膝腱反射、跟腱反射、

  • 标签: 中医 综合治疗 持续性植物状态
  • 简介:目的:观察小儿止泻膏对小鼠的止泻作用。方法:以番泻叶所致小鼠腹泻程度为观察指标评价小儿止泻膏的止泻作用,以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和新斯的明所致小鼠小肠运动亢进的影响为指标评价其对小肠运动的影响。结果:小儿止泻膏可降低药物致泻小鼠的腹泻程度,同时,对正常小鼠的小肠推进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明显拮抗新斯的明所致小鼠小肠推进功能亢进。结论:小儿止泻膏可能是通过抗胆碱作用和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而发挥止泻作用

  • 标签: 小儿止泻膏 止泻作用 实验研究
  • 简介:通过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证候表现和病因的分析,认为湿邪在整个疾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临床的治疗中应当重视健脾化湿,顾护脾胃。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小儿 湿邪 病因
  • 简介:目的探讨维生素K1肺俞注射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K1双侧肺俞穴注射。结果治疗组短时间内控制肺部哆音的效果、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K1肺俞穴注射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可缩短肺炎病程,并取得满意的疗效,且安全、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喘息性支气管炎 肺俞 维生素K1
  • 简介:目的:观察羚羊角粉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退热的治疗效果。方法:378例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98例,对照组18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汤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羚羊角粉。治疗3d后比较2组患儿体温降至正常所用的时间。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为(20.65±12.91)h,对照组退热时间为(36.45±18.19)h,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羚羊角粉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随的发热具有较好的退热效果,其作用和缓平稳。

  • 标签: 羚羊角粉 上呼吸道感染 发热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复发率及副作用情况。方法90例PN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用强的松短程疗法。减至5mg时维持10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2.5mg继续维持8月,且治疗组在整个疗程中配合口服知柏地黄丸、维生素E、丹参滴丸,并隔月注射1次丙种球蛋白。观察2组病例治疗后在相同时间内的复发率以及副作用情况。结果治疗组复发1例(占1.7%),对照组复发27例(占90.0%)。2组比较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组副作用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降低儿童PNS的复发、减少副作用。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 儿童 复发率 副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督脉配穴对染铅幼年大鼠海马不同亚区一氧化氮合酶(NOS)变化的拮抗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染铅组、督脉配穴组。采用反映学习记忆功能的Y迷宫法测试大鼠神经行为的改变,用NADPH-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法研究大鼠海马不同亚区NOS的活性神经元变化。结果染铅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比督脉配穴组和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但督脉配穴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组织化学实验结果显示,染铅组大鼠海马CA1区和齿状回的NOS阳性神经元明显少于督脉配穴组和对照组(P〈0.05),在CA3区无差别,督脉配穴组与对照组各亚区之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铅可损伤幼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染铅后海马各区NOS活性的不同变化有关,督脉配穴针灸治疗对铅引起的学习记忆损伤和NOS活性的变化有拮抗作用

  • 标签: 一氧化氮合酶 督脉配穴 海马
  • 简介:教学改革中应用病案讨论式教学法、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模式、比较归纳法及思维导图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 标签: 教学方法 中医儿科学 教学改革
  • 简介:对中医儿科学的教学做了详与略的尝试。具体做法是:儿科典籍宜强化、优势病种宜深讲、实践技能宜多练、考核重点宜侧重、重复内容宜简略。经过教学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中医儿科学 教学方法 详略
  • 简介:从《中医儿科学》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着手,探讨《中医儿科学》的教学改革,构建《中医儿科学》立体化教材体系,为培养适应现代中医临床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服务。

  • 标签: 《中医儿科学》 教材建设 教学改革
  • 简介:在"两段式"实践教学过程中实施临床路径(CP)教学法,将临床路径理念引入"两段式"实践教学工作中,以临床路径表单为依据对见习生组织教学。结果提示,CP教学法有益于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教学流程;有益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综合能力的形成;有益于规范临床医师的带教行为,提高见习生对带教效果的满意度。

  • 标签: “两段式”实践教学 临床路径教学 见习带教
  • 简介:通过对《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从教学方式的改进、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质量标准的制定方面进行改革,并对该课程的考试制度进行重新安排,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基础技能,提高了独立动手和研究的能力。

  • 标签: 《中药鉴定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考试制度
  • 简介: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文字、图形、图像及多媒体资料的深加工,形成有利于推广并普及的融医疗、教学及科研于一体的新型教材、课件及多媒体软件。

  • 标签: 教学 中医儿科学 体例 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