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谵妄中应用优化镇静镇痛管理起到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2例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这6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管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应用优化镇静镇痛管理方式,通过对两组患者基本状况分析来了解不同管理方式起到的效果。结果:应用优化镇静镇痛管理方式的观察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Ramsay、CPOT、N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手术治疗后实施优化镇静镇痛管理方式能够从患者身体疼痛感以及不适感降低中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也能从护理质量保障中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
简介:镇静和镇痛是机械通气患者治疗的一部分,运用得当,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危重病人的死亡率。本文综述了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目的、方式的选择以及最新研究成果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 ICU机械通气患者通过镇静治疗的护理方法和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 8月到 2015年 8月 ICU机械通气接受镇静治疗患者资料 60例,将 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 3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对ICU机械通气接受镇静治疗患者,为其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非计划拔管出现 机 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急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接收的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人数共有78人,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有39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采用急诊护理干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4.62%,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 分析咪唑安定用于辅助区域麻醉的适宜镇静深度及用量,为临床上选择适宜的用药剂量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3 月收治的 区域麻醉患者 135 例, 随机将其 分成 1 组、 2 组、 3 组,每组各有患者 45 例。分别在麻醉后应用咪唑安定使 OAA/S 镇静深度达到Ⅳ、Ⅲ、Ⅱ级,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烦躁发生率、遗忘率以及药物平均用量。结果 与 3 组比较, 1 组患者 SpO 2 下降、完全遗忘、烦躁以及咪唑安定用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 组与 2 组比较, SpO 2 下降、完全遗忘以及烦躁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 组咪唑安定用量明显低于 2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组 MAP 下降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区域麻醉时辅助应用咪唑安定达到的适宜镇静深度应为 OAA/SⅢ级,用量建议为 (0. 055±0. 032)mg/kg。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PICU)中的患儿,探讨镇静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018年 7月至 2019年 7月在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的 56例患儿纳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实行镇静护理干预,参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镇静效果、负面情绪水平、机械通气时间与 PICU治疗时间。 结果:护理前两组Ramsay评分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实验组 Ramsay评分为( 4.45±0.34),明显高于参照组的( 3.92±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为( 4.68±1.32)天, PICU治疗时间为( 7.12±0.86)天,明显短于参照组的( 6.11±1.14)天和( 8.24±0.68)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前两组 SAS和 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 SAS和 SDS评分分别为( 51.29±2.86)和( 47.63±2.33),明显低于参照组的( 53.75±1.73)和( 51.2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实行镇静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儿的负面情绪,提高镇静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促进了患儿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2022年1月80例ICU镇静镇痛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标准化护理组实施标准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镇静评分、机械通气的时间、ICU住院时间、三天内浅镇静达标率、谵妄、意外拔管发生率。结果:标准化护理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三天内浅镇静达标率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的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谵妄、意外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镇静镇痛患者实施标准化护理效果确切,可提高镇静镇痛效果,减少谵妄和意外拔管,缩短治疗和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 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结肠镜检查, 探讨其可行性及最佳的给药剂量。方法 选择90名在本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ASAⅠ~Ⅱ级,年龄:19~ 60岁,随机分为L、M、H三组,每30例。所有患者检查前常规行肠道准备。患者入室后取左侧卧位,双腿屈膝,监测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等指标。三组患者均在开放上肢静脉后,1ug/kg的右美托咪定滴鼻,L组给予瑞芬太尼 0.4μg/kg,M组给予瑞芬太尼 0.6μg/kg,H组给予瑞芬太尼 0.8μg/kg,1min内缓慢静注,术中3-5min追加瑞芬太尼首剂量的三分之一,结肠镜至回盲瓣后不再追加药物。记录患者入室时(T0)、给瑞芬太尼后即刻(T 1)、检查开始时(T 2)、检查开始后5min(T3)、检查开始后10min(T 4)、检查结束时(T 5)的MAP、HR、SP02、RR。记录镇痛效果(分优、良、差三级),记录病人检查中及结束后有无心动过缓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检查中若病人HR<50次,则给与阿托品0.5mg;患者疼痛难忍时追加丙泊酚50mg。结果:三组患者镇痛效果H、M组优于L组;M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优于H组,术后并发症M、L组优于H组。结论:0.6ug/kg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结肠镜检查,可取得良好的镇痛和清醒镇静作用,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