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09年新医改启动以来,我国医院出现阳光平台和集团采购组织药品供应链管理模式。SPD模式从控制成本、节约药师资源和提高效率方面进行全程监管,促进SPD模式在医疗系统中的应用,紧跟新医改政策需求,优化医疗物资管理流程,从而减少医院管理成本。关键词医院;SPD;供应链深化医药改革过程中要求降低医保基金、管控医疗耗材、降低医院运营成本管理模式。因此原有医疗耗材管理模已不能满足医疗管理现状,管理模式革新势在必行。SPD模式是以信息化为支撑,从医用耗材采购、验收、发放、库存管理等各个阶段进行全程监督管理,能有效促进医疗物资供应链,在医疗物资管理系统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1当前药品供应链现状当前药品供应体系管理模式分为药品集团采购组织和“药品阳光采购平台”。药品集团采购组织模式源于美国,国内最早出现于闵行区管理模式。政府部门集中采用物联网技术统一采购中标药品,打造医疗信息药品管理系统,药品供应链体系包括医院内部管理,将医院药品数据库向供应商开放,供应商依据医院库存量自动补货,采用传统的结算、支付方式。2SPD模式供应链发展现状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方式由来已久,职能部门较为分散,内部物流依然采用原始的流转方式。近几年来自于管理、成本和效率各方面压力,医院方面对于供应链改革已经刻不容缓。2.1物资材料管理物资计划制订、物资采购、物资使用和物资储备等几个重要环节相当繁琐,采购部分大多凭借以往采购经验制定采购计划,预料准确度偏低;在供应商异常巨大的数据量下极易出现信息准确性、药品质量管控和清廉管理等方面错漏。2.2管理成本提升运行效率慢绝大部分专业药师被库房和物流运输占用,然而协助医生进行药物治疗才是一位专业药师的本职工作,因此加大了医院的人力成本。由于预测不准确导致医院药品库存积压的药品过期,从而造成医药成本浪费。供应链灵活性低,很难及时高效的满足各个供应商及科室需求变化。3SPD供应链实施情况为提高供应链效率、解决医院管理问题,引入SPD药品供应链模式。SPD源于美国,后来日本引入其理念应用于医疗器材买卖、外包及采购等业务,其物资信息及买卖流程都可通过系统管理,实现信息可追溯,提高医疗信息安全;“物资物流管理服务”是通过降低物资成本,物资原价等管理方式提高效率,改善医院经营现状。通过研究实践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探索出一条“用后结算”“零库存”的SPD药品供链管理模式,医疗物资的采购(供应)、库存和物流等环节交给第三方分销公司集中管理。3.1SPD物流方式在SPD模式中,首先由医院药师和分销公司共同确定采购目录,分销公司根据采购目录从各个供应商处采购,然后统一配送至医院SPD中心库,医院库房(包括SPD中心库和各消耗点)采用二级库存管理模式。均由分销公司进行管理;医院SPD中心库收到物资后,由分销公司工作人员根据库存状况补货至二级库,最后送至消耗点或者患者,增加药品供应链应对各方需求变化的多变性。3.2结算方式SPD模式结算方式,物资所有权只有一次转移,在分销公司将医疗物资送至医院之后,医院库房、住院药房和门诊以及各消耗点的物资所有权依然归分销公司,只有医疗物资销售到患者手上时才发生无权转移,真正实现医院“零库存”。当患者将费用付到医院财务系统的同时,医院财务系统即生成与分销公司的结算账单,以实现分销公司、医院、患者三方同时结算。3.3现代化信息管理方式在采购环节中利用SPD管理系统,基于各种基础数据,采用大数据挖掘、分析工具,为医院物资需求分析。从各种大量基础数据中归纳、分类出各种外来因素,比如住院人数、门诊人次季节月病种分布等客观原因对医院物资要求的影响,并结合各种因素,如周期、趋势、季节和气候的实时参数来调整医疗物资需求预测目录。从而确定医院补货周期和安全库存,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灵活性和效率。在配送和储存环节,系统中以药品条形码作为物资的唯一身份标识,取药通过药库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窗口自动发药机实现全自动化操作,极大程度减轻人力,药品条形码识别提高准确性;为保证住院药品在实现病房自动化配送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医院可配备送药小车和药品双向交接柜。3.4风控手段SPD模式的风险,比如仓储及配送环节的药品质量风险控制、信息共享导致的信息泄露、配送不及时等问题。为了更加有效、直观的监督和管理SPD供应链模式,医院制定了绩效考核指标到货及时率(当月准时送达订单数/单月发货的总点单数)>98%,送货误差率(当月送错货的订单数/当月发货的总点单数)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对睡眠质量及持续性注意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失眠症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和持续性注意力评分。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质量(8.73±1.42)分、持续性注意力(3.45±1.37)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1.35±2.69)分、(5.88±1.64)分,P<0.05。结论:在失眠患者的治疗当中,采取认知行为治疗方法,能够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持续性注意力得到改善,治疗效果十分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