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s,AS-ODN)抑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growthresponsegene-1,Egr-1)表达对内皮细胞缺氧复氧(anoxia/reoxygenation,A/R)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生大鼠进行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ardiacmicrovascularendothelialcells,CMECs)原代培养,取3~4代的CMECs建立缺氧复氧模型。细胞随机分为6组:对照(Con)组、缺氧复氧组(A/R)、溶剂组(LIP)、反义寡核苷酸转染组(AS)、正义寡核苷酸转染组(S)和错配寡核苷酸转染组(Sc)。通过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及内皮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应用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观察内皮细胞炎症反应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培养内皮细胞中Egr-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并计算存活率。结果:A/R造成内皮细胞内MDA升高,SOD下降,上清液中LDH、TNF-α含量升高,A/R刺激下细胞Egr-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A/R刺激前给予AS-ODN可抑制Egr-1蛋白的表达,减轻内皮细胞的损伤及炎症反应程度,提高细胞存活率。结论:AS-ODN抑制培养内皮细胞Egr-1的表达,并降低A/R损伤,提示Egr-1与缺氧复氧所致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密切相关。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紊乱的临床特征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5'端四核苷酸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对脂代谢的影响.方法比较血液透析组患者(112例)与对照组(372例)血清TC、TG、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1、ApoB、ApoE及脂蛋白(Lp)(a)水平,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方法检测LRP5'端四核苷酸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结果血液透析组脂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血清TG水平显著增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血清TG水平高于正常者为37例(33.0%),HDL-C低于正常者为12例(10.7%).血液透析组高血压的发生率为73.6%(78/106),心血管疾病为25.0%(26/104).伴心血管疾病患者TG水平显著高于无心血管疾病患者,伴高血压患者与无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多态性分析显示,LRP5'端四核苷酸重复序列基因型91/91、91/87与等位基因91bp频率较高,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液透析组LRP5'端四核苷酸重复序列不同基因型间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G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水平、透析时体外循环血流量显著相关;HDL-C与尿素清除指数显著相关.LRP5'端四核苷酸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对血液透析患者血脂水平无显著影响.
简介:目的:评价脱氧核苷酸注射液与胸腺五肽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化疗联合胸腺五肽(10mg/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脱氧核苷酸注射液(200mg/d,化疗第1日至化疗结束)。评价化疗第7、14日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体质量、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中位肿瘤进展时间、成本-效果分析等指标。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且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例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6.2±0.9)月,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5±1.1)月,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生活质量评分为(56.8±1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7±11.6)分,观察组患者平均增加体质量为(2.7±1.1)kg,明显高于对照组(0.4±0.2)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成本-效果分析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脱氧核苷酸注射液可减轻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程度,提高患者的体质量、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减轻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在脑卒中患者床旁盲插螺旋形鼻肠管中实施肠道准备,明确其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 以2023.01-12时间段中于院内接受诊疗的脑卒中患者患者为分析对象,共计48例,在各个患者进行床旁盲插螺旋形鼻肠管前,给予肠道准备,统计一次性盲插成功率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检测患者插管前后营养状况。结果 各个患者均一次性盲插成功,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插管后患者各项营养指标更高(P<0.05)。结论 做好肠道准备,有利于提高接受床旁盲插螺旋形鼻肠管的脑卒中患者一次性盲插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简介:目的:癌细胞膜上Pgp糖蛋白的过量表达是肿瘤多药抗性的主要机制。人体内编码Pgp糖蛋白的基因中仅有mdr1涉及多药抗性。本研究中设计了针对mdr1的反义核酸与阿霉素的偶联物,并且对其细胞毒性进行了考察。同时对偶联物对人表皮癌细胞株KBA1内的Pgp蛋白的表达也做了分子水平上的研究。方法:使用MTT法考察偶联物对KBA1细胞的毒性。用HPLC考察偶联物对细胞内阿霉素的积累量的影响。对于Pgp蛋白表达的变化,主要是通过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偶联物的细胞毒性比寡核苷酸高。在低剂量的偶联物(0.5μmol·L-1)的作用下,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提高。偶联物能有效的提高细胞内阿霉素的积累量。并且从RTPCR及WesternBlot看,偶联物处理后的细胞内Pgp表达最少。结论:选用合适的基团,对反义核酸进行结构修饰能够较好的增强反义核酸的性能。采用阿霉素作为偶联基团尽管增强了细胞毒性,但是在更大程度上增强了其抑制Pgp蛋白的效力,提高了肿瘤耐药性的逆转倍数,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更多还原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胫腓骨远端螺旋形骨折外固定术后实施康复训练结合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胫腓骨远端螺旋形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共计46例,均于2022.3至2023.3入院,并将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设置组别名称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康复训练结合优质护理,对比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足踝功能评分,护理前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后对比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的各评分更高。结论 在胫腓骨远端螺旋形骨折外固定术后实施康复训练结合优质护理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水杨酸搽剂中3组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BDSC18(4.6mm×200mm,5μm)色谱柱,0.1mol·L^-1磷酸氢二钠溶液-甲醇(60:40,用20%磷酸调节pH5.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2nm。结果:间苯二酚、水杨酸、苯酚分别在0.0388—0.776μg(r=0.9999),0.1176~2.352μg(r=0.9999)、0.0218~0.436μg(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3个浓度组间苯二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RSD=0.3%),97.2%(RSD=0.5%),98.5%(RSD=0.8%),水杨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RSD=0.4%),99.5%(RSD=0.7%),97.5%(RSD=0.6%),苯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1%(RSD=1.1%),97.8%(RSD=0.7%),99.6%(RSD=0.9%)。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复方水杨酸搽剂质量评价提供了可靠方法。
简介:目的建立金莲花汤中绿原酸、咖啡酸、葛根素、牡荆素、迷迭香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对采用不同来源的药材制备的3批金莲花汤中的上述5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SynergiPolar-RP苯基C18色谱柱(250mm34.6mm,4μm);流动相为1%乙酸(A)-乙腈(B);洗脱程序(0-30min,5%-14%B;30-40min,14%-14%B;40-42min,14%-19%B;42-60min,19%-25%B;60-63min,25%-5%B;63-64min,5%-5%B);柱温35℃;检测波长286nm;进样量10μL。结果测定3批金莲花汤中绿原酸、咖啡酸、葛根素、牡荆素、迷迭香酸含量分别为:0.34、0.08、9.73、0.93、0.32mg/g;0.13、0.03、8.37、0.33、0.21mg/g;0.37、0.07、8.36、0.12、0.26mg/g。结论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适用于金莲花汤中上述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用不同来源的药材制备的金莲花汤中上述5种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葛根素的含量最高。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DR平片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2例外伤性肋骨骨折分别行DR摄片及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统计骨折部位,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肋骨骨折确诊率及骨折合并症检出情况.结果72例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共157处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多发(63.1%)多于单发(36.9%),大多发生于4~10肋(82.2%)及腋段(52.9%).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肋骨骨折的确诊率(96.2%)显著高于DR平片(80.3%,P〈0.01);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肋骨骨折的漏诊率(3.8%)显著低于DR平片(19.7%,P〈0.01).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尚发现其他部位骨折19处及肺部合并症16例.结论应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极大提高了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在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及并发症方面其临床价值明显优于DR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