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后方韧带复合体对腰椎椎间融合术后早期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科实施后路腰椎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L4~5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A组(30例)行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的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B组(30例)行切除后方韧带复合体的PLIF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及改善率。术前、末次随访时测量腰椎X线片上L3~4椎间盘的高度和椎间隙动态角度、L3~4椎体滑移距离并进行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对L3~4椎间盘进行Pfirrmann分级。结果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9例患者出现了L3~4节段的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segmentdisease,ASD),B组17例出现了L3~4节段的ASD。其中A、B两组均有2例患者为有症状的ASD。术前两组患者X线片上L3~4椎间盘的高度、椎间隙动态角度、L3~4椎体滑移距离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末次随访时Pfirrmann分级1级6例,2级22例,3级2例,无4、5级病例。B组末次随访时Pfirrmann分级1级4例,2级24例,3级2例,无4、5级病例。结论腰椎椎间融合术中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可减少术后早期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

  • 标签: 后方韧带复合体 腰椎 椎间融合术 邻近节段 退变
  • 简介:椎体间植骨、侧后方植骨融合或者前后方结合的植骨融合技术都存在较多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植骨融合率较低,植骨块塌陷、移位,髂骨供骨区并发症等,由于术后即刻刚度不足,往往还需要附加内固定或者长期卧床.椎体间融合器技术的出现,弥补了单纯植骨块融合的不足,因而在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对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腰椎椎体间融合系统 椎间融合器 生物力学 腰椎间融合术 分类
  • 简介:近年来脊柱疾病的治疗技术正经历从融合融合和非融合共存的转变,一系列新的融合和非融合技术在临床得到推广应用,其应用范围也随之而演变,有关这些技术的适应证、手术技巧等问题成为广大脊柱外科医生关心的热点。为更好地总结及交流近年来脊柱融合与非融合技术临床应用的宝贵经验,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与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联合主办的脊柱融合与非融合技术暨脊柱功能重建新进展研修班定于2009年12月18日至20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

  • 标签: 脊柱融合 融合技术 功能重建 研修 《中华骨科杂志》 内蒙古医学院
  • 简介:本文目的为了分析腰椎后外侧内固定及融合术后未作融合节段的长期影像学改变。由于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可能系手术后生物力学改变及患者体质所致,多数研究只分析了紧邻融合区域上下节段的运动变化,未对紧邻内固定的运动节段与其他未作融合节段行对照研究。

  • 标签: 内固定融合术 腰椎节段 影像学评估 腰椎后路 邻近节段退变 融合节段
  • 简介:传统腰椎融合术作为治疗退变、创伤、感染、肿瘤等多因素所致脊柱不稳疾患的主要手术方式,已被脊柱外科医生广泛接受。然而,传统腰椎融合术缺点在于广泛的软组织剥离和长时间的肌肉牵拉。这会导致术后疼痛加重,恢复时间延长,脊柱功能受损。因此,保证手术安全有效的同时将软组织损伤降至最低的微创技术成为了当今脊柱外科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 标签: 腰椎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脊柱融合术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头环石膏辅助行颈椎融合的临床结果。方法:用本法治疗21例创伤性颈椎不稳定病例。结果:经临床观察和随访。治疗效果满意。10例伴有神经损伤,其中9例获得完全恢复,另1例显著改善。在应用头不石膏背心固定器过程中,无神经损伤加重的病例。结论:根据临床需要,该器械可行压缩、撑开、成角和中立位固定。该固定器是颈椎外科中很有效的一种外固定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和易于调整的优点。适宜在颈椎不稳

  • 标签: 颈椎 融合术 头环石膏
  • 简介:目的研究交联可调式抗结核药物缓释型纳米人工骨复合体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对交联可调式抗结核药物缓解型纳米人工骨复合体进行MTT细胞毒性实验、急性全身毒性实验、皮内刺激实验及致敏实验,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该交联可调式抗结核药物缓解型纳米人工骨复合体MTT细胞毒性实验显示人工骨材料细胞存活率〉90%,细胞毒性1级。人工骨复合材料浸取液未引起豚鼠过敏。小鼠尾静脉注射后未出现明显全身毒性反应。结论交联可调式抗结核药物缓释型纳米人工骨复合材料无MTT细胞毒性,细胞相容性良好,并能够降低利福平直接给药的生物毒性,不引起全身毒性反应、皮肤/内刺激反应和急性过敏反应,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 标签: 小鼠 结核 脊柱 骨代用品 迟效制剂 设备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在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ASD)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8月—2017年5月,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42~102(74.6±19.7)个月后,发生ASD需再次手术的患者11例。发生ASD的节段均位于原融合节段上方,应用OLIF联合/不联合椎弓根钉行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住院天数等。临床疗效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摄腰椎标准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及CT,测量手术前后椎间孔高度(IFH)、椎间隙背侧高度(DH)、椎间隙腹侧高度(VH)等影像学参数。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7.7±6.8)个月,手术时间(87±35)min,单节段手术时间(64±8)min(不含内固定操作),术中出血量(74.2±28.8)mL,住院(6.7±1.9)d。所有患者术后腰腿痛VAS评分及ODI均明显降低,影像学测量结果显示手术节段椎间隙VH、DH较术前分别增加(4.5±2.1)mm和(3.2±1.9)mm,IFH较术前增加(5.7±1.6)mm。2例(18.2%)患者在椎间隙处理过程中发生终板损伤,Cage下沉,术中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无相关临床症状;1例发生腹膜撕裂,术中请胃肠外科专家手术修复;1例出现交感神经链损伤致下肢症状,1例出现一过性术侧腰大肌无力,屈髋肌力3+级,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OLIF作为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技术,为腰椎融合术后ASD提供了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并获得良好的近期随访临床效果。

  • 标签: 腰椎 脊柱融合术 椎间盘退行性变 手术后并发症 再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笔者对常规TLIF技术进行改良,在扩大减压时利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部分技术,采用肌间隙入路直视下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153例,共193个节段,男76例,女77例;年龄22~74岁,平均53.1岁。Ⅰ°~Ⅱ°退行性腰椎滑脱症3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不稳70例,腰椎管狭窄症50例。采用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评定患者手术后的疗效;椎体间植骨融合评定参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推荐的Simmons法并结合CT检查。结果15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3~26个月,平均20.6个月。无椎弓根钉失败及Cage前、后侧移位。1例术后出现下肢麻木感,为TLIF侧,于3个月内症状消除;2例术后1年出现腰痛,X线片示未融合。根据ODI及JOA评定显示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的分值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术后平均改善率81.6%,植骨融合率为98.7%。结论微创改良TLIF扩大了手术适应证,使操作更加简单、安全,融合率高,选择性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满意。

  • 标签: 改良 微创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 融合率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了Telamon融合技术在治疗下腰椎不稳定方面的作用.方法本组共68例,均为单节段病变,平均年龄49岁,腰椎椎弓崩裂伴滑脱者27例,腰椎退变性不稳者41例,术前病程平均28.6月,Oswestry残疾指数平均48.5%.所有病例均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Telamon椎体间融合术,其中全椎板切除者5例,双侧椎板间扩大开窗者63例.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1.8个月,最后随访时Oswestry残疾指数平均7.5%,复查X线片均获良好的骨性融合,无明显不稳定征象.结论Telamon融合技术能提供良好的骨性融合并维持良好的椎体间高度和腰椎的生理性前凸,由于其本身并不具有即刻稳定性,故应在坚强内固定的保护下应用,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正确的手术适应证.

  • 标签: 下腰椎不稳 骨性融合 治疗中 残疾 双侧 椎体
  • 简介:目的探讨棘突椎板复合体截骨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手术要点,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经棘突椎板截骨将椎管后部结构整块取下,处理完椎管内病变后再将后部结构原位回植固定,完成椎管成形.随访病例126例,男85例,女41例,年龄16~78岁,平均47岁.其中椎间盘突出症23例,椎管狭窄及合并椎间盘突出42例,椎管内占位性疾患32例,胸、腰椎骨折29例;患病节段位于胸段13例,胸腰段25例,腰段88例;单节段59例,2个节段42例,3个节段25例;未做内固定的105例,附加内固定的21例.结果所有病例的脊髓或神经根损伤均未加重,无感染,术后7~10d摄X线片观察,棘突椎板均恢复原位连续性,截骨区无1例发生移位.随访1~3年,复查截骨回置区情况,摄X线片复查,回植的组织均无移位,全部骨性愈合.本组126例中,优82例,良33例,可8例,差3例,优良率91.3%.结论该术式能够充分显露椎管,保留椎管的解剖结构,术后能保持脊柱的稳定性,防止瘢痕粘连压迫硬膜及神经根,是一种接近于解剖性重建的成形术.

  • 标签: 截骨 椎板 棘突 原位回植 椎管成形术 节段
  • 简介:目的:探讨肘管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和远期疗效.方法:对19例肘管综合征的病因、症状、治疗和远期随访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19例均行尺神经松解前置术,其中3例经非手术治疗效果差,改为手术治疗.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4%.结论:对肘管综合征应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术后尺神经恢复较满意.

  • 标签: 肘管综合征 病因 临床表现 治疗方式 远期疗效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跟腱陈旧性撕脱的治疗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自2006年9月至2009年8月我科对19例跟腱陈旧性撕脱通过跟骨不同形式的再造止,将跟腱延长或重建后再固定,其中男8例,女11例;年龄2059岁,平均41.5岁。受伤至手术治疗时间最短15d,最长42d。结果术后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本组未出现跟腱的再次断裂及跟骨结构的破坏,按ArmerLindholin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7例,良10例,差2例,优良率89.5%。结论根据个体特点,灵活采用跟腱止重建方式,对陈旧性撕脱的跟腱再固定,修复效果满意。

  • 标签: 跟腱 止点重建 跟腱陈旧性撕脱
  • 简介:退行性腰椎疾病包括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和退变不稳等。传统的手术治疗常常行椎板切除减压,但减压不固定、不融合,常引起腰椎侧凸、脊柱不稳,继发出现背痛和神经系统症状。近年来,骨科医师已经认识到在减压的同时行腰椎椎体间融合,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我院2002年12月~2006年1月,采用腰椎椎体间融合和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48例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腰椎 脊柱融合术 外科减压术
  • 简介:目的探讨360°环状融合术在腰椎滑脱症手术治疗中的方法、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7年4月,用360°环状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共42例,所有病例常规行X线正侧位片及MRI等检查,证实有Ⅰ~Ⅲ度的滑脱,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和椎间隙狭窄,按Newman分类,峡部裂滑脱29例,退行性滑脱13例,按Meyerding分度,Ⅰ度9例,Ⅱ度26例,Ⅲ度7例。滑脱部位:L427例,L512例,L33例。结果本组42例均获得1~6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1年。全部病例达解剖复位,术后349个月获植骨融合,平均融合时间为4.7个月,植骨融合率为100%。随访期内Cage无松动、位移、下沉,RF钉无松脱、折弯、断裂等情况,无滑脱复位和椎间高度的丢失。临床疗效评定,优33例,良7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5.2%。结论360°环形融合术有利于彻底神经减压和滑脱节段的解剖复位,有利于消除滑脱节段的不良剪切应力,增加了植骨融合的面积和植骨量,提高了融合速度和融合质量,达到维持脊柱永久稳定的目的,是治疗腰椎滑脱症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腰椎滑脱症 椎管减压 解剖复位 360°环状融合术 内固定
  • 简介: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是最具有破坏性的损伤之一,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为首选术式。充分的术前准备和严密的术后护理,可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取得最佳的疗效。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间共进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3例,住院期间未发生并发症,术后随访均恢复良好,现将其护理介绍如下。

  • 标签: 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 术后护理 脊髓损伤 颈椎骨折 术前准备
  • 简介:急性腕管综合征可由许多原因引起。腕管内压力在短时间内急剧增高,使正中神经受压于腕横韧带近侧缘,产生正中神经功能障碍。自1985年2月~1994年10月收治五例。经及早治疗,效果满意。一、资料与方法本组5例,均为男性,左腕3例,右腕2例。年龄18岁~42岁,外伤性月骨掌侧脱位2例;Colles骨折整复后腕关节屈曲尺偏位固定1例;急性化脓性滑囊炎1例;火枪伤1例。发现正中神经受压时间最短2小时,最长36小时。均述患肢腕、手部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

  • 标签: 急性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受压 月骨掌侧脱位 腕横韧带 月骨脱位 COLLES骨折
  • 简介:目的建立腰椎滑脱L4,5后路不同融合术式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用于进一步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根据1名成年女性腰椎滑脱志愿者的腰椎CT序列扫描图像和椎弓根螺钉、融合器的几何尺寸,借助Ansys9.0软件,用直接法建立L4椎体滑脱有限元模型,间接法建立椎弓根螺钉系统及融合器模型,然后根据临床术式组合成不同后路融合模型。结果通过直接法和间接法搭配使用,成功建立了腰椎滑脱不同后路融合术式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双枚融合器植入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单枚融合器植入模型等,这些模型高度模拟腰椎滑脱后路融合术式的结构与材料特性,结构完整,单元划分精细。结论所建立的腰椎滑脱后路不同融合术式的有限元模型准确可靠,可用来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 标签: 腰椎 脊椎前移 脊柱融合术 有限元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骶髂关节病变的特点及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因腰椎退变性滑脱、腰椎椎间盘突出、腰椎椎管狭窄曾行后路减压、后外侧或椎体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2—72个月(平均42.6个月)出现新的难治性持续性下腰痛症状的病例。本研究运用骶髂关节内封闭进行诊断性治疗。阳性标准:疼痛缓解≥75%,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阳性12例(28.57%),是否融合L5/S1、术后疼痛缓解期是否≥3个月与诊断阳性率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融合术后下腰痛部分可能是由骶髂关节病变引起的,L5/S1融合可能促进骶髂关节发生退变。症状以下腰痛症状为主者,手术应慎重。

  • 标签: 腰椎 脊柱疾病 脊柱融合术 腰痛 手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