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点为骶骼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的炎症,导致脊柱强直和纤维化,可使骨骼、肌肉、肺、眼等出现不同程度病变,疾病发展后期脊柱多呈现“竹节样”变化[1]。流行病学研究发现,AS在欧洲人群发生率比亚洲人群高,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2]。AS高发于20岁左右的青壮年,早期症状多为腰背痛,伴随胸廓活动度减小、晨僵、腰椎活动受限等,直至发展为脊柱强直,严重者可丧失劳动能力。目前AS的诊断广泛采用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3],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骶髂关节影像学检查。但AS患者早期症状通常不典型,影像学检查难以进行早期诊断,当骶髂关节出现影像学改变时病程己非早期。且该病目前尚无彻底根治方法,应尽早发现及时控制。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可塑性解剖型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跟骨后距关节面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83例96个足跟骨后关节面粉碎性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可塑性解剖钛钢板固定。其中急诊手术44足,择期手术52足。术后随访时间18~36个月。结果近期并发皮缘部分坏死9足,其中急诊手术发生4足,发生率9.1%(4/44);择期手术组发生5足,发生率9.6%(5/52)。远期治疗效果按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分,优54足,良26足,可16足,优良率83.3%(80/96)。经统计学分析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的治疗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骨折类型之间治疗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塑性解剖钛钢板内固定是一种治疗跟骨后距关节面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比较对疗效无影响,骨折类型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简介:目的比较Spotlight通道系统和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ediscectomy,ME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特点及疗效。方法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椎间盘突出症选择微创治疗患者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6—58岁,平均41.7岁。患者随机分入Spotlight通道系统和MED技术治疗组,2组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j手术切除的骨与韧带组织量、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术后6个月随访时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0DI)进行对比分析i结果2组患者均获得随访。Spotlight组和MED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3.2±11.4)min和(78.1±1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切除的骨与韧带量、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ODI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手术前后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otlight通道系统是“直视下的微创”手术方式之一,具有与MED近似的临床疗效,且其由于操作灵活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证,更易为脊柱外科医师所掌握。
简介: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自体桐绳肌肌腱与同种异体半腱肌腱单骨道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的疗效与差异。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单骨道重建患者115例,分为两组。A组:自体桐绳肌肌腱移植57例,获随访49例,男40例,女9例;年龄16~54岁,平均28.8岁。B组:同种异体半腱肌腱移植58例,获随访52例,男44例,女8例;年龄12~50岁,平均27.9岁。根据骨骺闭合时间,大于21岁自体捐绳肌肌腱组50例、同种异体半腱肌腱组47例,股骨端均采用Rigidfix系统固定;小于21岁自体桐绳肌肌腱组7例、同种异体半腱肌组11例,股骨端采用Endobutton系统固定;胫骨端均采用生物挤压螺钉加自制门型钉悬吊固定。评价项目包括手术时间、发热人数、膝关节活动度、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Lysholm评分及KT2000测定。结果10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31个月,平均22.4个月。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均得到明显改善,除手术时间、发热人数外,物理检查及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ACL都有较好的疗效,移植肌腱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伤情及自身要求来确定。
简介: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病理基础,评价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2例分别采用了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或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病例,分析其术前影像学资料,探讨病理实质;根据术前、术后Frankel分级情况及影像学的变化,判断手术疗效.结果22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病例中,过伸型损伤16例(62.7%),退变性椎管狭窄15例(68.2%),先天性椎管狭窄4例(18.2%).前路手术患者随访见内置物无松动、脱落或断裂,固定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后路手术患者术后X线正位片显示无再关门现象.14例患者术后MRI检查显示,椎管容积扩大,颈髓受压缓解.3例术后脊髓功能无改善,其余病例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颈椎椎管狭窄是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重要病理基础,颈髓过伸性损伤是发生四肢瘫的直接原因.只要术式选择合理、手术操作正确,前、后路手术均能获得较理想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简介:目的比较经伤椎单节段固定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1年8月采用经伤椎单节段(A组)与跨伤椎短节段(B组)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并获12个月以上随访的6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3d和随访末期时测量伤椎以及其上下相邻正常椎体的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观察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Cobb角改善情况,以及末次随访时的矫正度(包括伤椎高度矫正度和Cobb角矫正度)丢失情况,同时比较2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结果有65例患者影像学资料完整且获得了12个月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6个月(12~46个月)。术后2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均获得显著恢复,但末次随访时A组对椎体前缘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的保持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腰椎骨折,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术和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术都能较好的恢复椎体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但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术对术后矫正度的保持优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术。
简介: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肺外结核之一,是一类棘手的感染性疾病,约占骨关节结核的50%~60%[1]。然而,关于脊柱结核的治疗理念尤其是手术方式的选择,国内外存在较大争议。激进或过于保守均会带来各种问题:手术指征过宽易造成过度治疗,增加医疗负担甚至各种手术并发症;手术指征过窄则会导致疗程延长,继发Pott畸形,发生迟发性神经损伤等。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针对脊柱结核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的研究多为病例报道[2],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较少。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脊柱结核学组于1965年在亚非等脊柱结核高发生率地区开展了一项除颈椎结核以外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旨在解决脊柱结核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3]。该研究随访时间长、观察指标全、设计完善,在随后长达40年(1973~2013)的随访观察中,比较了早期无严重并发症的脊柱结核患者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短程和长程药物治疗、单纯病灶清除术和病灶清除并结构性植骨融合术的临床疗效,系列研究结果[4-16](13篇文献,630例病例)在JBoneJointSurgBr、Tubercle、IntOrthop等期刊发表,研究报道范围如下。①药物治疗:短程方案(6个月、9个月)和长程方案(18个月)疗效的比较;②住院和门诊药物治疗、门诊药物治疗是否佩戴石膏支具治疗效果的比较;③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并单纯病灶清除术、药物治疗并病灶清除及结构性植骨术等治疗方案在减少后凸畸形、椎体骨质丢失及提高融合率方面的比较。
简介:目的对比同一组检测者,使用DTX.200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前臂骨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与QCT测量腰椎骨骨密度的测定结果,发现不同设备,不同部位骨密度测量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方法选取志愿者63例(男性19例,女性43例),分别用DTX-200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前臂骨BMD值和T值(n=63),再用QCT测量腰椎骨的BMD值和T值(n=63)。分别以QCT测量腰椎骨T值、DTX-200双能x线测量前臂骨T值,进行骨质疏松症诊断(诊断标准1994年WHO制定,T值≥-1.0SD为骨量正常,-2.5SD〈T值〈-1.0SD为骨量减低,T值≤-2.5sD为骨质疏松)。用SPSSl3.0软件对DTX-200和QCT测量的BMD值和T值,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对两组骨质疏松诊断结果分别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两种设备的检测结果BMD均与年龄呈负相关性,相同年龄段QCT测得的BMD较DTX-200测得的BMD要低,40岁以后更为明显,DTX-200与QCT测量的BMD值的相关系数=0.554(P〈0.01),二者骨质疏松症总体诊断符合率为52.4%。结论DTX.200双能x线测量前臂骨BMD值与QCT测量腰椎骨BMD值密切相关,目前直接使用WHO制定的诊断标准,对QCT与DTX-200的测量结果进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是否合适有待进一步探讨,不同的检测设备,不同的检查部位应有不同的诊断标准或换算系数。
简介:目的评价特立帕肽与阿仑膦酸盐对比治疗骨质疏松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荟萃分析。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检索Medline(1966~2011年)、EMbase(1966~2010年)、Cochrane图书馆(2010年)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2010年)有关采用特立帕肽或阿仑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资料,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限定研究对象,通过Jadad评分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后,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获得二者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是否有差异的相关证据。结果共纳入使用特立帕肽或阿仑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对照研究6项(760例)。各项研究中腰椎BMD的升高幅度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特立帕肽治疗组在随访期间腰椎BMD的升高幅度比阿仑膦酸盐组高5.16%(95%CI,4.07%~6.26%),P〈0.01,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随访期内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高钙血症(2.84%,特立帕肽组),背痛(3.98%,阿仑膦酸盐组)等。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e分析,合并OR值为O.75(95%CI,0.51~1.11),P=0.1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特立帕肽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BMD的升高幅度高于阿仑膦酸盐,二者的安全性近似,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的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