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T2DM患者79例,根据UAER分为A组,n=30(UAER〈20ug/min)、B组,n=27(UAER20~200ug/min)、C组,n=22(UAER〉200ug/min),所有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并测定UAER、AC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收缩压(SBP)。结果随着UAER的增加,GFR逐渐下降(P〈0.01),ACR逐渐升高(P〈0.05),GFR与UAER、ACR呈显著负相关(P〈0.01);C组的HbA1c、SBP、Scr、BUN较A组及B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GFR是反映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病的敏感指标,结合UAER、ACR能更准确更全面反映糖尿病肾病的病变程度,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简介: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572例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均进行免散瞳眼底摄片,按伴或不伴视网膜病变将患者分为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组(DR组)和不伴视网膜病变组(NDR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和生化指标上的差异,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在572例患者中,61例(10.7%)患者合并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组与不伴视网膜病变组相比,合并高血压比例更高(P〈0.05),糖化血红蛋白、高甘油三酯水平更高(P〈0.05)。不同年龄段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水平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简介:目的着重于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期运用护理干预对其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80例该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低血糖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FBG为(6.62±1.35)mmol/L,2hPG为(7.31±2.16)mmol/L,HbAlc为(5.63±1.42)%,低血糖发生率为2.5%,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其低血糖发生率,改善其临床指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简介:目的主要是对小儿肥胖以及糖尿病的发病进行相关性研究[1]。方法主要是选取该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所接收治疗的80例小儿肥胖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其分成为实验组患者,另外选择80例没有肥胖症的儿童作为对照组。把两组儿童的空腹血糖和用餐之后2h的血糖指标进行对比,并且对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以及糖尿病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受损、耐糖量异常以及糖尿病的发生概率都要比对照组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儿在空腹时的血糖、用餐之后2h的血糖等指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的肥胖症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小儿的肥胖,同时提高小儿的身体健康水平。
简介: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88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随机分组各组44例,实行常规治疗孕妇设为对照组,实行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孕妇设为观察组。结果:治疗后,对照组FBG、1hBG、2hBG值以及并发GDM的概率(45.45%)高于观察组以及GDM概率(6.82%),差异(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在治疗中应用左旋甲状腺素可显著调节血糖值,降低并发GFM的概率。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血液HBA1c水平与产妇不良症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18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8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测定产妇的HBAlc水平,记录其不良症状发生率,以此分析产妇血液HBA1c水平与不良症状发生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产妇妊娠28周和妊娠末期血液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产妇,且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血液HBA1c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血液HBA1c水平与不良症状发生率呈正相关,对HBA1c水平进行控制可降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不良症状。
简介:随机选择糖尿病病人对BMI试卷自行答卷。结果:抑郁患者较前发病率明显增加。说明在现代生活中,虽然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人们的精神压力也明显增大,糖尿病伴抑郁患者明显增多,临床对抑郁的关注及治疗均不是很满意,这就要求临床医生也要关注抑郁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