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肺挫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病死率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112例肺挫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明确影响病死率的独立相关因素,根据患者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研究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伤后时间、是否合并多发伤、是否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血小板计数、手术与否、血糖值、有无合并基础疾病、ISS评分及TSS评分。应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挫伤所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结果两组间性别、手术与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伤后时间、低血容量休克、血小板计数、血糖、存在基础疾病、ISS评分及T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影响此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伤后时间、合并多发伤、低血容量休克、血小板计数≤80×109/L、有基础疾病、ISS≥30分和TSS≥15分。结论肺挫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高,以上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为正确判断病情提供重要依据。
简介:目的:实验将针对呼吸内科中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实施治疗,针对应用后的实际效果做出统计分析。方法:针对64例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进行治疗,样本选自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就诊的患者,并按照先后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为基础治疗结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组为无创正压通气结合呼吸兴奋剂治疗,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为90.63%,高于对照组的81.2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人机同步性以及气管插管率上,可见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结合呼吸兴奋剂治疗对于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相关指标,值得在继承借鉴中发展。
简介:目的探讨EFGR-TKI(厄洛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EGFR突变阳性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收集分析我科73例EGFR突变阳性的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患者均口服厄洛替尼150mg/d(39例)或吉非替尼250mg/d(34例),服药直至患者颅内外病情进展、死亡、出现不可耐受的副反应或不能控制的新发病灶。结果厄洛替尼组与吉非替尼组颅内病变的有效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51.3%,94.9%和53.0%,94.1%(P=0.861),两组颅外病变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9.0%,97.4%和50.O%,97.1%(P=0.793),两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S)和总生存期(OS)分别为11.3个月和15.1个月vs12.1个月和16.4个月(P=0.913,P=0.641)。两种药物的副反应均较小,患者都可以耐受。结论EGFR-TKI对EGFR突变阳性的NSCLC脑转移均具有较好地疗效,可作为EGFR突变阳性脑转移患者的一线或二线治疗,药物副反应较小,两种药物对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差异。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NP)检测水平在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并且经过各种检查及治疗已经明确诊断的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52例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98例,分成两组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呼吸困难发作时血清脑钠肽(BNP)的检测水平。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的BNP值为(1235pg/ml±938pg/ml)、肺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的BNP值为(64pg/ml±48pg/ml),两组BNP值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脑钠肽(BNP)检测水平对于心源性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简介:目的评价纳洛酮与无创机械通气联合治疗并发肺性脑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ICU收治的84名COPD并发肺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和无创通气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意识恢复时间、气管插管率,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8.10%)高于对照组(64.29%),气管插管率和平均意识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24h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发肺性脑病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简介:患者男性,70岁.慢性咳嗽,咳痰病史20余年,每年冬季症状明显,迁延不断,多次住我科治疗,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此次因感冒症状加重,咳大量黄脓痰伴意识障碍,呼吸困难三天而入院.入院时体征:血压为0,浅昏迷状态,球结膜充血,水肿,周身高度发绀,呼吸浅表,缓慢,双肺听诊呼吸音极微弱,无干湿性罗音,心律规整,心率110次/分,下肢无浮肿.
简介:目的研究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严重程度评估和结果预测。方法对200名CAP患者评估临床变量和肺炎严重指数(PSI),同时检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血沉和NT-proBNP,按照PSI评分分组,比较各组NT-proBNP浓度和CRP、血沉、中性粒细胞计数及白细胞计数,评价这些指标与CAP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结果各组NT-proBNP浓度和CRP、血沉、中性粒细胞计数及白细胞计数随着CAP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P〈0.01)。死亡患者中NT-proBNP浓度与存活者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PSI评分组合,NT-proBNP浓度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差异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CRP、血沉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结论NT-proBNP可作为CAP患者严重程度分层和预测结果有效的标志物。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呼吸内科方法治疗重症哮喘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100名重症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患者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呼吸内科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8.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0.00%,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患者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30例慢性咳嗽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茶碱片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结果:患者经茶碱片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咳嗽患者采用茶碱片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可以使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令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早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