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自我效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60例白血病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将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负面情绪评分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为(51.0±12.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为(10.9±2.8)分、焦虑评分为(9.4±4.8)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给予中医情志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评分,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
简介:摘 要:目的:为了提高药品生产企业主动开展药品不良反应( ADR )监测的积极性和风险管理意识。方法: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规定,进一步明确药品不良反应( ADR )监测工作意义。结果:促进药品生产企业 ADR 监测工作水平提高。结论:从认识上重视药品不良反的存在,从行动上加快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逐步完善。
简介:目的:针对临床怀疑卵巢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患者,比较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antigen125,CA125)及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探测卵巢癌复发及转移的效能,探讨两者关系,以发现最优化的检测手段。方法:157例卵巢癌术后临床怀疑复发或转移的患者均进行CA125及PET/CT检查,两者时间间隔少于7d。结果:PET/CT显像阳性97例,阴性60例,两组的CA125值分别为(188.61±202.70)U/mL、(32.49±67.61)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GynecologyandObstetrics,FIGO)卵巢癌分期,Ⅱ期患者16例、Ⅲ期33例、Ⅳ期48例,CA125分别为(155.73±174.23)U/mL、(181.01±211.70)U/mL、(204.80±207.48)U/mL,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standardizeduptakevalue,SUVmax)分别为8.45±4.18、8.79±3.55、9.32±4.33,3组之间CA125和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125与SUVmax之间存在低度相关(r=0.203,P=0.046)。CA125预测PET/CT显像阳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最佳切点值为19.07U/mL,最大曲线下面积为0.871(0.8100.931),灵敏度为89.7%,特异度为81.7%,阳性预测值为86.1%,阴性预测值为85.7%。结论:血清CA125与PET/CT显像检测卵巢癌复发和转移有较好的一致性,特别是对CA125≥19.07U/mL的卵巢癌术后患者,PET/CT尤为适用。
简介:目的:超声监测胆囊在针刺穴位后的收缩功能,借此对胆囊炎进行诊断.方法:对临床上已经确诊的51例胆囊炎病例进行超声检查,并测量相关径线,然后运用针刺相关穴位,使胆囊收缩,在针刺后10min、20min、30min分别进行超声检查,测量相关径线,然后运用胆囊容积计算公式计算出收缩前后胆囊容积,计算胆囊收缩功能.随机抽取与病例组年龄范围相同的25例健康成年人,在针刺穴位胆囊收缩前后进行超声检查,计算胆囊收缩功能,以进行正常对照.将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作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结果:病例组针刺穴位后的胆囊收缩功能明显低于正常组(t<0.01).结论:超声监测胆囊在针刺穴位后的收缩功能,可以对胆囊炎进行诊断,并且具有无损伤、痛苦小、病人易接受、可重复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监测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中的作用。方法:将112例需进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CDFI监测组和常规操作组,每组56例。比较两组首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拍胸片后是否需再操作。结果:CDFI监测组和常规操作组首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8.21%(55/56)、85.71%(48/56),置管时间分别为(5.64±2.44)min、(7.82±6.90)min,术后胸片发现导管位置异常分别为0%及10.71%(6/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FI监测下行PICC置管可提高首次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时间和再操作次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的进步中,借助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在临床实践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提高医疗效率的同时也确保了医疗质量,而且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精确度没减少了误诊的情况,也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其中医学影像设备在现阶段的医疗实践中应用较多,先进的成像技术能够较为清晰的将患者的病理状况展示在医生的眼前,协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医疗影像设备的学习是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必备功课,而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也能够使得医护人员较为清晰的明确设备的构造特点,不管是在使用上还是维修管理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食管鳞癌术后复发转移病例的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影像特点,探讨PET/CT监测食管癌复发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2月—2014年12月食管鳞癌术后于本院行18F-FDGPET/CT检查的病例,对166例有复发和(或)转移的病例分析其复发或转移部位、频数及代谢程度。结果:166例患者中,局部复发45例,80%为吻合口原位复发,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病灶厚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149例转移病例中,单纯淋巴结转移占72.5%、单纯血行转移占4.7%、混合转移占22.8%。淋巴结转移以纵隔(66.8%)、锁骨上(39.2%)、腹膜后(21.1%)、腹腔(11.4%)为多,少数出现肺门、盆腔、颈部、腋窝、内乳区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以骨、肺、肝、胸膜为主,少数伴有肌肉、腹膜、脑、脾、心包、肾上腺转移。PET/CT可检出小于1.0cm的转移淋巴结(57例),淋巴结短径大于等于1.0cm组与小于1.0cm组的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Vmax与淋巴结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食管鳞癌术后复发以吻合口局部为主,转移以淋巴结为主,少数为血行转移。PET/CT易检出复发转移病灶,在探测小于1.0cm淋巴结转移、非常见部位淋巴结转移、远处血行转移方面独具优势。
简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医学影像的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作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伴随着一些全新的数字化影像技术陆续应用于临床,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网络化已逐步成为影像科室的必然发展趋势.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实现了无胶片的电子化医学图像的管理,解决了迅速增加的医学影像的存储、传送、检索和使用问题;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为计算机辅助诊断敞开了大门;并可接入远程医疗系统实现远程会诊;分布式医学图像数据库便于实现医学数据共享,从而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诊断水平.PACS系统的建立对医学图像的管理和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方便工作、科研和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简介:目的比较胸膜与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对照,探讨胸膜SFT的CT诊断标准是否适用于胸膜外SFT。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胸膜SFT和13例胸膜外SFT的CT表现,包括病灶大小、边界及强化方式等,运用三维重建测量两组病变的全肿瘤强化程度并绘制强化直方图,比较两组病变以上指标的差异并对照病理结果。结果胸膜SFT病灶最大径2.6~13.7cm,胸膜外SFT为3.8~12.4cm,两组肿瘤大小、与周围组织分界无显著差异。增强扫描胸膜SFT中8例(36.4%)轻度均匀强化、11例(50.0%)中度不均匀强化、3例(13.6%)明显不均匀强化;胸膜外SFT中,7例(53.8%)中度不均匀强化、6例(46.2%)明显不均匀强化。肿瘤强化程度与大小无明确相关关系。胸膜SFT强化程度明显低于胸膜外SFT,但强化直方图的平均偏度和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镜下,SFT由比例不同的梭形和卵圆形肿瘤细胞组成,间质胶原纤维丰富伴分支状血管。结论胸膜SFT与胸膜外SFT的CT征象除强化程度外无明显区别,可认为胸膜SFT的诊断标准总体上适用于胸膜外S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