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行以抗幽合剂联合四联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25例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2例患者行以四联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13例患者行以抗幽合剂联合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67%,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消化不良、排便、反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研究组消化不良、排便、反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行以抗幽合剂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可以保证临床效果,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水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所致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肝硬化所致顽固性腹水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进行腹水浓缩回输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大量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腹水量均明显减少,疗效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腔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腹水停止复发所需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水浓缩回输是治疗肝硬化所致顽固性腹水的一种有效措施,短期治疗效果优于大量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患者痛苦小,花费少,两种方法长期疗效相同。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62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探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在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面向大众推广。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我院收录治疗的62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给予患者保肝、利尿等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腹围、体重、24h尿量的变化,检测血清及腹水白蛋白、血清及腹水电解质、肾功等检验指标,并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的腹胀、呼吸困难现象明显减轻,腹围有所缩小,体重下降,增加尿量,治疗成功60例,总有效率96.8%,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分析抗磷脂综合征患者抗膜突蛋白抗体表达情况,并探讨抗膜突蛋白抗体在抗磷脂抗体相关性血栓发生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70例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包括50例抗磷脂抗体相关性血栓患者和20例抗磷脂抗体相关性反复流产者)及10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抗膜突蛋白抗体及其他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制备鼠源性单克隆抗膜突蛋白抗体,加入正常人富血小板血浆中,检测其诱导血小板聚集的能力;同时加入单克隆抗体和膜突蛋白,检测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结果:在50例抗磷脂抗体相关性血栓患者和20例抗磷脂抗体相关性反复流产患者中,抗N端膜突蛋白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6%和65%,显著高于其他自身抗体(抗C端膜突蛋白抗体、抗血小板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Ⅰ抗体)的阳性率。鼠源性单克隆抗N端膜突蛋白抗体有诱导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该作用可被N端膜突蛋白抑制,但不能被二磷酸腺苷激活途径抑制物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四肽所抑制。结论:大部分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存在抗N端膜突蛋白抗体阳性,且该抗体的产生可能与抗磷脂综合征患者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相关。抗膜突蛋白抗体在诊断和治疗抗磷脂综合征中的应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8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填充剂进行暂封治疗及永久性填充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奥硝唑合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牙齿疼痛、牙龈肿胀以及咬合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倍他乐克联合心衰合剂治疗心衰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心力衰竭的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应用倍他乐克联合心衰合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BNP和IL-12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CO和SV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D、BNP和IL-12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CO和SV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联合心衰合剂治疗心力衰竭不仅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还能降低患者的BNP和IL-12水平,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倍他樂克联合心衰合剂治疗心衰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心力衰竭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应用倍他乐克联合心衰合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BNP和IL-12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CO和SV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D、BNP和IL-12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CO和SV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联合心衰合剂治疗心力衰竭不仅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还能降低患者的BNP和IL-12水平,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新一代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方法比较分离机分离的与手工分离的浓缩血小板的回收率、重量、红细胞损失量。结果两组分离的浓缩血小板均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分离机组除红细胞混入量与手工组的没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优于手工组(P<0.05)。结论新一代全自动分离机分离效果和效率都大大优于手工分离。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尿激酶联合肝素合剂封管在血液透析双腔导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 58例利用右颈静脉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用尿激酶联合肝素合剂封管者为观察组。采用肝素钠溶液封管者对照组。观察两组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血流量和静脉压情况,及管腔阻塞、置管部位出血例次。观察时间为 8周。 结果 观察组血流量高于对照组 (P< 0.05),静脉压低于对照组 (P<0.05),导管发生堵塞次数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置管部位及其他部位出血无差异 (P>0.05)。结论 尿激酶联合肝素合剂用于双腔透析导管封管液中,能显著改善导管的功能,保障透析过程中的充足血流量,提高血液透析充分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恩替卡韦联合腹水浓缩回输应用于乙肝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8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腹水浓缩回输,研究组予恩替卡韦联合腹水浓缩回输,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HBV-DNA(乙肝病毒基因)、ALT(谷氨酸转氨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腹围、体重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腹水行恩替卡韦联合腹水浓缩回输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HBV-DNA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护理在哮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影响。方法本文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哮喘治疗的患者84例按照其入院时间和顺序的不同的分为两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42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在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加用呼吸护理的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上均存在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哮喘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呼吸护理在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的运用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了护理和治疗的效果,为患者的更好治疗和康复提供了基础,值得予以的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应用在护理内科重症患者对其疾病康复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调查。方法将我院64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常规组,各32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予以全面护理干预。患者均为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入院治疗人员。对所有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为(89.7±10.6)分,常规组为(74.9±11.2)分,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8%,常规组为68.8%,P<0.05;常规组有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5.6%,干预组无患者出现并发症,P<0.05,卡方值为4.83。结论全面的护理干预更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规范化抗凝治疗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高危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及合作医院依从性较好的心房颤动患者共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100)和对照组(n=100)。治疗组采用华法林规范化抗凝治疗。对照组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mg,1次/天)和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1次/天)。所有的患者均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在死亡事件、栓塞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男性57名,女性43名,平均年龄61±12.1岁,吸烟史有27名,高血压患者31名,冠心病患者14名。对照组男性60名,女性40名,平均年龄63±15.3岁,吸烟史29名,高血压病史33名,冠心病病史13名。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共有2名患者发生死亡,3名患者发生栓塞事件,11名患者发生出血性事件。对照组有1名患者发生死亡,11名患者发生栓塞事件,8名患者发生出血性事件。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栓塞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P<0.03)。而在死亡事件和栓塞事件中,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相比,规范化抗凝治疗有助于降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高危患者的栓塞事件。
简介:摘要目的对免疫抑制联合抗凝综合疗法治疗抗磷脂综合征所致病态妊娠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抗磷脂综合征所致病态妊娠患者中选取70例再次妊娠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对患者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常规治疗,与此同时,联合给予观察组患者免疫抑制治疗和抗凝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免疫抑制联合抗凝综合疗法治疗抗磷脂综合征所致病态妊娠有较好效果,可显著降低患者不良妊娠事件发生率,推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