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对婴幼儿体格与智力发展的实际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2月期间来我院生长发育门诊接受监测的80例6个月以下的健康婴幼儿,设为观察组,按照11配对原则另选取8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对照组未给予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分析评估两组婴幼儿的体格发育与智力发展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身高及体重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语言分、大动作分、精细动作分、个人社交分、社会适应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时期采取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有助于促进婴幼儿体格发育,提高婴幼儿智力的全面协调发展,值得向妇幼保健机构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幼儿园儿童的健康体检结果,以便予以对应干预方法,促使儿童的健康成长。方法笔者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地区共2000名幼儿园儿童作为研究目标资料,对2000名幼儿园儿童均进行健康体检,统计2000名幼儿园儿童的缺铁、缺锌、缺钙、身高不达标、体重不达标、贫血、乙肝阳性的人数。结果2000名幼儿园儿童的健康体检结果中,儿童缺铁、缺锌、缺钙分别占7.00%、3.00%、8.00%,儿童身高不达标、体重不达标分别占1.50%、1.50%,儿童贫血占1.00%,儿童乙肝阳性占0.50%。结论本地区幼儿园儿童存在一定的缺铁、缺锌、缺钙的情况,另外,还有少数幼儿园儿童存在身高体重不达标、贫血、乙肝阳性的情况,需要加强重视。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分析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特点,更好地为临床幼儿肺炎的诊断提供依据参照,本文选取我院2016-2017年度收治的11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首先开展常规检查,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患儿血清中MP-IgM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并开展相应的冷凝集试验和痰、细菌培养。结果显示116例患儿中共检测出急性支气管炎患儿44例,占比为37.9%,肺炎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患儿34例,占比为29.3%,支气管肺炎患儿22例,占比19.0%,支气管哮喘患儿16例,占比为13.8%;此外有部分患儿同时患有其他病菌性感染。这表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检验,可以有效提高疾病诊断率,同时结合其他一些辅助检测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诊断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对于后续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建议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地区的婴幼儿贫血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因素及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所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门诊保健体检的婴幼儿共计1500例作为研究样本,婴幼儿均接受血红蛋白指标测定,采取统一校验血红蛋白仪进行Hb的测定以及缺铁性贫血的诊断。结果1500例婴幼儿其中轻度贫血患儿371例,中度贫血患儿80例,未出现重度贫血患儿,贫血发生率是30.07%。6~11个月婴幼儿的贫血发生率最高,其次为1岁婴幼儿和2~3岁婴幼儿。结论6个月~2岁的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风险最高,应强化母婴保健指导,在强化母乳喂养基础上还应适时的添加辅食并定期监测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婴幼儿进行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对防治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进行疫苗接种的600例婴幼儿为分析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分别300人。其中,对对照组婴幼儿给予安慰剂,对研究组婴幼儿给予口服轮状病毒疫苗,通过一年的随访,记录两组婴幼儿发生腹泻的情况,分析比较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在腹泻次数和腹泻发生时间方面,对照组为(4.56±1.74)次和(8.40±2.76)天,研究组患儿为(2.21±0.98)次和(3.56±1.21)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泻发生率和重型腹泻发生率方面,对照组患儿为30%和4%,研究组患儿为11%和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防治婴幼儿腹泻中,口服论证病毒疫苗具有很高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儿的腹泻次数和时间。
简介:摘要对婴幼儿进行计划免疫接种对于整体提高人们的免疫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为了研究社区综合护理对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率的具体影响,本文选取本社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进行预防接种的160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合试验组,每组各80例婴幼儿。对对照组婴幼儿进行常规护理,对试验组婴幼儿进行社区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婴幼儿的计划免疫接种率。统计结果显示,试验组婴幼儿的整体计划免疫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婴幼儿。这表明,在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过程中,采取社区综合护理,可以显著提高计划免疫接种率,对于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积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泻婴幼儿粪便A群轮状病毒进行抗原检测,分析疾病与患儿的性别、年龄以及季节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诊治的50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粪便标本,采用免疫胶体金法对粪便标本A群轮状病毒进行抗原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检测出阳性的标本为149例,总的阳性率为29.80%,男性患儿阳性率为29.62%,女性患儿阳性率30.00%,男女感染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2岁患儿阳性率最高,达到了32.50%,与另外两个年龄段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秋冬季节感染率为37.19%,明显高于春夏季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群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男、女感染发生率基本一致,0.5-2岁的婴幼儿感染概率比较高,秋冬季节发病率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婴幼儿荨麻疹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麻疹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按不同月龄分为三组,比较三组间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2013年笔者所在医院麻疹住院患儿为119例,按月龄不同分为0~6个月组、6~8个月组、大于8个月组,患儿发病率随月龄增大而增多,随月龄的增大,患儿出现发热及皮疹的时间更长,出现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比例也随之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患儿有典型发热、出疹、畏光、流泪、结膜充血、Koplik斑等临床表现,114例患儿预后良好,5例患儿发展为重症,其中3例有营养不良等基础病,1例死亡。结论婴幼儿初免前麻疹的发病率随着月龄的增大而增加,大月龄患儿临床症状更重且出现并发症的比例更高,合并基础病未接种疫苗大月龄者可能为重症麻疹的高危人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特点。方法于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选择在疾控中心接受治疗的婴幼儿腹泻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婴幼儿腹泻病患儿均在发病期间接受病原微生物检查,并对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特点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总共检出病原微生物56例,轮状病毒检出36例,致病菌20例。两组病原微生物在检出率方面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沙门菌数感染总计9例,占比45.00%;志贺菌属感染总共7例,占比35.00%;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2例,占比10.00%;气单胞菌属感染、白色假丝醇母菌分别1例,感染率均为5.00%。本组100例患儿中,3至5月发病33例(33.00%),6至8月发病62例(62.00%),12至2月发病5例(5.00%)。结论婴幼儿腹泻病主要是由于轮状病毒感染而导致的,春夏两个季节为高发病时期,在相应时段内需要加强对腹泻病的预防,在出现腹泻时需要及时接受检查和治疗,值得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