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宝石能谱CT在肿瘤诊断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宝石能谱CT检查的患者3例(男/29岁,男/51岁,女/77岁),3例患者病理诊断结果已知,通过不同的参数图像[碘(水)基图、最佳单能量图像、碘(水)散点图、单能量CT值分布直方图、CT值能量曲线图]进行对比分析和病例对照分析。所有病例均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作为最终衡量标准。结果:宝石能谱CT对于常规CT和磁共振成像(MRI)不能检测的小胰岛细胞瘤能作出准确的术前定位;宝石能谱CT能预测性分析肝肾间隙肿瘤的性质;宝石能谱CT能预测性分析肾癌Fuhrman核分级。结论:宝石能谱CT可能提高富血供小肿瘤的检出率,并能对不同组织类型的肿瘤和肿瘤分级进行鉴别。

  • 标签: 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术 能谱成像 肿瘤 诊断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微生物是危害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已经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近些年随着技术的发展,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不断创新,快速微生物食品检测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基于此,本文对近些年来关于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实际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快速检测技术 食品 微生物 应用
  • 简介:目的:建立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异戊醇一步法从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或前列腺癌组织中提取总RNA。用AMV逆转录合成PSMcDNA后进行巢式PCR扩增。并对试验中各种因素进行了严格地筛选和调整,找出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在PCR反应体系中投入总RNA量相当于1-100个癌细胞所含总RNA量时,均能得到清晰的262bp的产物带。结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极高的灵敏度。为早期预示前列腺癌转移、复发和疗效观察提供了技术手段。

  • 标签: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MRNA 检测方法 前列腺癌 RT-PCR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血液病毒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该血站检验科血液样本5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给予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并且计算与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结果在HBV(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核酸检测阳性率为3.0%(15/500),同酶联免疫检测的1.2%(6/500)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CV(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核酸检测阳性率为1.8%(9/500),同酶联免疫检测的1.6%(8/500)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中,核酸检测阳性率为0.4%(2/500),同酶联免疫检测的1.8%(9/500)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病毒检测中,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各具优势,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因此,可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两者联合应用,以此提高血液病毒检测准确性。

  • 标签: 血液病毒 核酸检测 酶联免疫检测
  • 简介:1900年,Landsteiner发现了ABO血型系统,并提出了血型(bloodgroup)的概念。ABO血型系统的发现,也标志着一门新学科——免疫血液学的创立。最初,免疫血液学主要涉及血型、血细胞抗原和抗体及特异性血液蛋白的免疫学和遗传学研究。

  • 标签: 血型 免疫学检测 基因检测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微生物是危害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已经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近些年随着技术的发展,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不断创新,快速微生物食品检测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基于此,本文对近些年来关于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实际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快速检测技术 食品 微生物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肝五项检测情况进行分析。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份本院体检中心对152例人员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乙肝两对半共检查人员11379例,其中大三阳78例,占0.68%;小三阳205例,占1.80%;一五阳53例,占0.47%;二五阳713例,占6.27%;单五阳(抗HBc阳性)280例,占2.46%,二四五阳250例,占2.20%,单二阳(抗HBc阳)3594,占31.58%。结论乙肝两对半检测是乙型肝炎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指标,科学规范的检测操作对保证日常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乙肝病毒 检测 表面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简述对龋齿进行早期检测的激光荧光龋齿检测技术,探讨采用微创去腐技术进行龋齿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在我院口腔科治疗的患者,均采用激光荧光龋齿检测技术进行龋齿检测。采取自愿原则,44例接受微创疗法作为实验组,44例接受常规机械治疗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等。结果实验组剧烈疼痛构成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单牙治疗的平均时间为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一年后有2例复发龋齿,对照组有8例;实验组一年后有2例填充物脱落,对照组有6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去腐技术治疗患者的效果好,一年后龋齿复发和脱落率均低,但治疗时间相对较长。

  • 标签: 龋齿 激光荧光龋齿检测技术 微创去腐技术
  • 简介:目的: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准确地定是检验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数量和免疫指标,以指导临床。方法:采用HBV-DVAFQ-PCR诊断试剂盒,以一种完全闭管式的PCR和荧光探针杂交技术组合所产生的实时检验定量PCR方法,检测了58例临床血清标本。结果:经FQ-PCR检测,9例HBV的HBsAg、HBeAg、HBcAg、HBcAb都阳性标本,其HBV-DNA的阳性率为100%,平均HBV-DNA拷贝数为2.0×10^8/ml;16例HBsAg、HBeAb、HBcAb都阳性的标本,其阳性率为62.5%(10例),平均拷贝数为5.2×10^5/ml,而常规PCR只有33%的阳性率;7例HBsAb、HBeAb、HBcAb都阳性的标本,其阳性率为14.3%(1例),平均拷贝数为4.7×10^3ml。结论:HBV-DNA的FQ-PCR检测较常规PCR更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定量准确,结果可靠,能够避免PCR后处理导致物假阳性污染,可以真实反映HBV的感染和低复制状态,对于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治病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观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荧光定量 聚合酶链反应 DNA HBV 假阳性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测技术在生活饮用水和水源水检测时的应用效果;方法对送检的25份生活饮用水和25份水源水样本进行微生物检测,并参考GB5749-2006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比水样的合格率;结果25份生活用水的检测合格率为80.00%(20/15),25份水源水检测合格率为64%(16/26)。结论在生活饮用水以及水源水检测过程中开展微生物检测,能够有效检测出水样中细菌含量,快速判断出水质受到污染的区域,为监管部门做好水质处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高我国居民生活用水质量。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水源水 微生物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泌乳素的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纳入进入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检测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法,B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对比两组检测泌乳素的异常率。结果A组检测异常率为14.0%(14/100),B组检测异常检测率为25.0%(25/100),A组检测异常率低于B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女性泌乳素的检测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其异常率低,有良好临床应用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法 化学发光法 检测 泌乳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早期妊娠妇女进行血液叶酸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2月—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早期妊娠妇女82例,共分成服用叶酸组、未服用叶酸组,对所有妇女进行血清叶酸检测,对两组的血清叶酸(SFA)、红细胞叶酸(RBC)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服用叶酸组患者的SFA与RBC水平明显高于未服用叶酸组,组间比较有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上对早期妊娠妇女进行叶酸的增补,可有效提高妇女的血液叶酸水平,所以值得予以使用。

  • 标签: 早期妊娠 血液叶酸检测 叶酸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检测过程中应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探究分析其检测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7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其作为观察组,在同一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人员均接受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比较各项检测指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检测过程中应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的效果显著,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其价值和意义巨大。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血脂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方法在儿童细菌性肺炎的检测中有怎样的重要作用。方法从我院的儿科科室中选取怀疑感染了细菌性肺炎的儿童患者50人,对他们进行细菌性肺炎的确诊检测。采用C反应蛋白法和血常规检测法结合的形式来确认这50例儿童患者是否患有儿童细菌性肺炎。结果从儿科科室选取的50位怀疑患有细菌性肺炎的儿童患者最终确诊,所有患者确实患有细菌性肺炎。结论C反应蛋白检测和血常规检测法都能够用于确认患者是否患有细菌性肺炎,但是这两种监测方法单独进行时都会出现误差,实验结果容易受到外界多种因素的干扰,而将C反应蛋白法与血常规法结合起来则可以使细菌性肺炎儿童患者的检测结果更为准确,可以说C反应蛋白检测法联合血常规检测法对于儿童细菌性肺炎的检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给细菌性肺炎儿童患者的检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C反应蛋白检测法 血常规检测法 儿童患者 细菌性肺炎
  • 作者: 彭素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3期
  • 机构:重庆市东南医院检验科,重庆401600
  • 简介:本文重点针对检验检测方法的试验和确定的工作重点和应用范围加以阐述,首先分析了检验检测方法的主要种类,然后重点对检验检测方法验证和确定工作的具体内容加以了阐述,结尾重点对检验检测方法验证和确定工作的具体使用范围作了阐述,以便确保所提供的检验数据都正确、可信。

  • 标签: 检验检测机构;方法验证
  • 简介:细胞间的交流对于生命活动来说至关重要。近期研究揭示了细胞间交流的第三种方式,即通过细胞分泌的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vesicles,EVs),来进行相邻或远距离细胞间的交流。根据其来源和释放途径的不同,可对EVs进行分类。外泌体是一类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分泌小囊泡,根据来源细胞不同,它们可以进行不同细胞间的交流,并介导多种生物学效应。

  • 标签: 外泌体 检测方法 肿瘤诊断 抗肿瘤免疫治疗
  • 简介: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指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传染病。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是人群初筛乙肝携带者以及血液制品乙肝病毒检测的关键步骤。目前我国常用的乙肝血清标志物最常用的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本文就目前常用的几种血清学检测方法总结如下。

  • 标签: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分析
  • 简介:摘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为新近报道的食源性强致病菌,对病原菌快速、简便、准确、灵敏的检测方法是预防控制的关键,本文对国内外常用的鉴别培养、生化反应、免疫学等检测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 标签: 出血性大肠杆菌 检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