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动脉途径介入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5年 12月至 2017年年 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 95例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45例采用动脉途径介入治疗 ;对照组 50例采用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 97.78%,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为 86%,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4.44%(2/4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14%(7/50),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动脉途径介入诊断其治疗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

  • 标签: 冠心病 挠动脉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动脉途径桡动脉途径穿刺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120例选择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化分组,每组60例,A组选择动脉途径穿刺介入治疗,B组选择桡动脉途径穿刺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穿刺成功率98.3%,B组穿刺成功率9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72.3±20.5)min、(3.6±1.2)d,A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A组并发症发生率21.7%,B组并发症发生率8.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脉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相当,桡动脉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但操作难度大。

  • 标签: 经股动脉途径 经桡动脉途径 穿刺介入术 老年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特点比较。方法比较桡动脉介入行择期PCI治疗的穿刺时间、并发症和穿刺口出血的比率。结果桡动脉组PCI成功率为93.8%,与股动脉组(98.7%)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桡动脉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断和治疗可减少术后穿刺部位的并发症,避免术后需较长时间卧床.结论桡动脉穿刺行PCI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经桡动脉介入手术 安全性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接受桡动脉冠脉造影术治疗的患者30例,以及同期来我院接受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30例,前者作为观察组,后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全身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不适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预后效果,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介入治疗 经皮 桡动脉 冠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 2016年 1月~ 2017年 1月收治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住院患者 372例,按数据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 186例。干预组由责任护士针对围手术期的护理问题, 制定详细的护理措施,实施了系统的术前准备、严密有效的术中监测、精心的术后宣教及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为 21.5%,对照组术后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为 41.9%。结论 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 整体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介入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的不适,降低了术后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了疾病的恢复。

  • 标签: 桡动脉途径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桡动脉冠脉介入是当前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手段,与传统的股动脉入路方法比较,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在具体操作中,由于桡动脉的内径相对较小,极易发生桡动脉痉挛,桡动脉痉挛是引发手术操作时间延长、桡动脉闭塞、动脉内膜损伤、患肢疼痛、穿刺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主要从桡动脉痉挛的临床特征、发病原因、影响因素、治疗措施、预防措施等多方面展开研究。

  • 标签: 桡动脉冠脉介入 桡动脉痉挛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的出现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有关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方法:本次实验抽取本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就诊的冠心病患者共计 210人,对所选患者实施桡动脉介入诊疗,统计和记录所选患者桡动脉痉挛出现情况,并研究导致桡动脉痉挛出现的原因。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所选 210例患者中出现桡动脉痉挛的患者共计 45人,桡动脉痉挛出现几率为 21.43%;患者年龄、生活习惯、性别、导管更换情况、桡动脉直径与导管外径或是患者身高的比值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桡动脉痉挛的出现。结论: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患者年龄、生活习惯、性别、导管更换情况等方面,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对相关因素给予足够的关注,并积极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应对。

  • 标签: 桡动脉 冠心病 桡动脉痉挛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介入术后1天、1个月桡动脉结构变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接受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1天及1个月应用12MHz高频超声观察桡动脉。采用t检验比较术前、术后1天及1个月的内-中膜厚度(IMT)。结果术后1天桡动脉前后壁IMT较术前均增厚(P均〈0.001),而术后1个月IMT值有所下降(P均〈0.001),但仍大于术前。术后1天及术后1个月IMT增厚者分别为44例(86.62%)、30例(57.69%);术后1天、1个月桡动脉局部管腔狭窄率〉15%者分别为8例(15.38%)、5例(9.62%);术后1天、1个月出现管腔闭塞者分别为5例(9.62%)、3例(5.78%);术后1例形成桡动脉假性动脉瘤,48h后闭合,形成前臂血肿。结论桡动脉介入术对桡动脉有一定损伤,损伤反应及并发症于术后1天最为明显,于术后1个月有所恢复,此时桡动脉内-中膜仍较术前增厚。高频超声对显示桡动脉术后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冠状血管 超声检查 介入性 桡动脉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皮穿刺桡动脉动脉行椎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本报告以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作为时间区间,并截取此段区间中我院接收的34例符合条件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为例作为报告数据中的提供对象,以穿刺模式不同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以17例为每组人数,分别采用动脉穿刺与皮穿刺桡动脉方法,分析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皮穿刺桡动脉行椎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脑血管病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桡动脉 股动脉 血管内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选取同期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对比其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长于股动脉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结论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安全可行,并发症少且轻微,可以作为脑血管造影的选择入路之一。

  • 标签: 脑血管造影术 桡动脉 股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90例2016年2月-2017年12月高龄冠心病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观察组行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治疗。比较两组高龄冠心病手术成功率;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出现率。结果观察组高龄冠心病手术成功率和对照组相近,P>0.05;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生活质量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行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治疗及效果确切,手术和康复进程更快,可更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 标签: 高龄冠心病患者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运用于远端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1-2022.4我院心内科进行经远端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病人(n=40),按随机排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日常护理,n=19)以及实验组(在前者基础上加之优质护理,n=21)。比较加入优质护理后,对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生活质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变化程度。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差异较小,两组差值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实验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远端桡动脉 冠状动脉介入术 术后并发症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治疗中使用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实用性与安全性.方法将按照一定条件筛选出来的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10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选择桡动脉部位进行穿刺介入治疗,而对照组则选择股动脉途径进行穿刺介入治疗.对比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的成功率为95%,对照组手术的成功率为97%.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比例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冠心病治疗中使用桡动脉穿刺手术方法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几率,适宜在医疗实践中广泛推广并应用.关键词并发症;冠心病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76-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应用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的10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穿刺成功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0.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2.0%)明显少于对照组(15.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成功率比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应用桡动脉穿刺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分析应用一系列护理措施的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奠定基础。方法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并应用桡动脉穿刺心脏介入治疗的128例患者,分析应用一系列护理措施的护理体会。结果行一系列护理措施的试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4.69%,3/64)显著低于对照组(38.5%,31/64),如心律失常、低血压等等,差异显著(P<0.05)。行一系列护理措施的试验组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如HAMA、SAS等等,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应用桡动脉穿刺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一系列护理措施可避免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确保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应广泛推广。

  • 标签: 桡动脉穿刺 心脏介入治疗 护理配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采用桡动脉穿刺介入方式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经计算机随机性抽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于本院接受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各50例,分别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穿刺及手术成功率相近,差异在统计学层面无意义,即(P>0.05);治疗组穿刺点局部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00%,而对照组各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为32.00%,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具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桡动脉穿刺治疗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发生可能性降低,增加了治疗后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股动脉穿刺 桡动脉穿刺 老年冠心病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4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桡动脉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发生穿刺口血肿的原因及处理、预防对策。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桡动脉冠脉介入术治疗的200例患者纳入研究,统计研究对象术后穿刺口血肿发生情况,收集研究对象的详细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发生穿刺口血肿的原因,根据具体的原因采取处理措施。结果:统计,200例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并发症的类型包括桡动脉痉挛、桡动脉闭塞、穿刺口血肿、假性动脉瘤,其中桡动脉痉挛的发生率最高,但与穿刺口血肿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其他两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较大(P<0.05)。分析,患者术后发生穿刺口血肿的原因主要包括自身因素和操作因素两方面,在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后,患者的血肿均逐渐减轻消失。结论:穿刺口血肿为桡动脉冠脉介入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由患者自身因素和临床操作因素引起,医务人员应加强临床操作技能学习和患者的健康宣教,以进一步保证患者介入术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 并发症 穿刺口血肿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