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宫腔内放置球囊压迫在治疗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92例产妇,依据抽签方式进行分组,实验组(n=46)与参照组(n=46);对实验组产妇采取宫腔内球囊压迫止血疗法,参照组则予以宫腔填塞纱布止血疗法,较比两组产妇的止血效果、治疗时间及预后。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子宫动脉结扎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填塞物放置时间、留置时间、取出时间均快于短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再出血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为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宫腔内球囊压迫止血治疗,具有止血效果好、操作简单等优势,值得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前预置髂总动脉球囊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3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A组剖宫产术前予以髂总动脉预置球囊,28例,术中胎儿娩出后用生理盐水充盈髂总动脉球囊,阻断血流。B组剖宫产术前未进行髂总动脉预置球囊,8例。结果A组患者术中可见多例出血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300~600ml;A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子宫切除率上均高于B组,术后住院天数上A组显著高于B组,余几项经检测差异不显著。结论髂总动脉置管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中应用具有减少术中出血、术中暴露视野清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子宫切除率、减少产后出血等优点,可提高孕产妇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但仍然存在严重失血、切除子宫、形成血栓、术后住院时间长等可能。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早期血液净化联合主动脉球囊反博治疗暴发性心肌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2016年于我科救治的20例暴发性心肌病患者,采取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血液灌流以及血浆置换并联合主动脉球囊反博术进行治疗,对治疗前、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各项生理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HR、R、MAP、CI、Lac、等各项指标发现,暴发性心肌炎患者早期进行床旁血液净化联合主动脉球囊反博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提升心排量、降低心肌氧耗(P<0.05)。结论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提升心排量、降低心肌氧耗、减少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改善内环境状态、保护全身重要脏器功能,缩短ICU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胃镜下球囊扩张与植入覆膜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80例,按照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胃镜下球囊扩张进行治疗,观察组38例患者采用植入覆膜支架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各月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短期内两组方式均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植入覆膜支架的治疗效果维持时间更长,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腹主动脉球囊预防凶险型前置胎盘术中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1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8)接受腹主动脉球囊阻断介入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n=7)接受常规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0%,对照组为71.43%,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预防介入治疗配合围手术期干预可有效提高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对于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中发生大出血使用子宫球囊填塞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前置胎盘术中发生大出血的80例产妇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采取宫腔安置球囊导管干预产后出血,对照组40例使用传统宫腔填塞纱条止血,对比两组病人治疗效果、出血量和不良症状。结果观察组产妇治疗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2小时、术后24小时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以及填塞物留置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症状总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17.50%,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采用宫腔安置球囊能有效止血,提升手术疗效,临床上可进一步扩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球囊辅助技术栓塞治疗颅内宽颈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6年1月-2016年1月本科收治的116例动脉瘤中18例宽颈破裂动脉瘤(动脉瘤颈宽>4mm,称为绝对宽颈;动脉瘤的颈体比≥1/2,称为相对性宽颈。)患者,采用球囊辅助技术结合电解脱弹簧圈(GDC)进行栓塞治疗。术后随访半年~1年。其中16个动脉瘤发生在颈内动脉,2个动脉瘤发生在椎基底动脉。球囊辅助技术采用双导管技术,先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内后,将不可脱球囊置于瘤颈,充盈以覆盖瘤颈,再行GDC填塞动脉瘤。结果18例宽颈动脉瘤均应用球囊辅助保护下对动脉瘤进行了成功栓塞。球囊辅助栓塞完全17个,无死亡,轻度神经功能障碍1例。1例术后弹簧圈脱落,未造成大的梗塞,后采用手术夹闭治愈。11例患者经临床随访行脑血管DSA复查,无动脉瘤复发。平均随访6-12个月。结论球囊辅助技术是处理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采用球囊保护技术栓塞动脉瘤的效果优于单纯采用弹簧圈栓塞的效果,并且球囊保护技术复杂程度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86例分为常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组(n=48)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EPBD组(n=38),对比两组取石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EPBD组患者取石成功率(97.37%)、并发症发生率(5.26%)均优于常规EST组(72.92%)、(27.08%),χ2=23.6318、17.5618,P<0.05。结论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取石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剖宫产术中使用Bakri球囊填塞与B-Lynch缝合两种方法治疗产后出血的情况,以供临床实际应用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30例产后出血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入Bakri组和B-Lynch组,每组15例。分别行Bakri球囊填塞和B-Lynch缝合,观察并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Bakri组中,有1例患者需要加用子宫动脉结扎进行止血;B-Lynch组中,有2例加用子宫动脉结扎,两组患者经过加用结扎后,均能控制出血,未行子宫切除术。B-Lynch组手术出血量多于Bakr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Lynch缝合与Bakri球囊填塞对于剖宫产的产后出血都有明确的治疗效果,但两者相比而言,Bakri的手术出血量更少,疗效也比B-Lynch缝合更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置入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行剖宫产前进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对照组直接进行剖宫产。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情况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胎盘植入情况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子宫切除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体质量及窒息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是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安全有效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球囊导管取栓+置管溶栓对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82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分成A组和B组,均41例。A组给予球囊导管取栓+置管溶栓治疗,B组给予经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超声结果的变化。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B组的75.61%(P<0.05)。A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32%,显著低于B组的26.83%(P<0.05)。A组治疗后,单侧栓塞6例,双侧栓塞1例;B组治疗后,单侧栓塞12例,双侧栓塞3例,两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疾病患者行球囊导管取栓+置管溶栓治疗可提高其治疗效果,且不良事件较少,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腔球囊填塞、B-Lynch缝合和纱条填塞用于产后出血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后出血的69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23例,一组给予宫腔球囊填塞对出血进行治疗,另一组给予B-Lynch缝合对产后出血进行治疗,最后一组给予纱条填塞对产后出血进行治疗。比较这三种止血方法的效果,比较其优劣。结果三组方法的止血效果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宫腔球囊填塞止血的时间快于其他两组,能达到快速止血的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纱条填塞、宫腔球囊和B-Lynch缝合止血的成功率相似均能成功止血,但是宫腔球囊填塞止血的速度要快,应对危险性出血的效果好,能达到很快的止血效果。因此在实际治疗产妇产后出血过程中选择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对医生挽救产妇的生命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