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对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7年8月—2018年5月收治的158例血常规检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结果通过对158例患者进行认真分析,仪器设备落后、采血操作不规范、采血部位和采血量差异、血样运输和保存、运动后进行采血和服用药物后进行采血都会对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产生重要影响。结论通过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采血操作水平、购置先进的血常规检测设备和患者在检查血常规前要时刻注意常见问题,可以有效提高血常规患者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医师进行病情判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三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完成HIV检测后表现出的可靠性。方法选择我中心2017年6月—2017年12月免疫检验所提供的20份HIV抗体质控血清作为实验观察组,同时间段选择健康体检者200份作为实验对照组;之后于临床针对两组研究对象展开ELISA(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间接ELISA实验与金免疫层析实验。最终对检测结果加以分析。结果双抗原夹心EILSA对于室间质评血清、2NCU/ml、4NCU/ml血清的检测阳性率及对健康体检者标本的阳性率(100.0%、100.0%、100.0%、0)高于间接EILSA(75.0%、70.0%、65.00%;2.50%)和金免疫层析实验(70.0%、75.0%、75.0%,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HIV的准确度高,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3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抗HIV结果的可靠性。方法选取无偿献血者400例,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6月,对这400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抗HIV检测,分别采取双抗原夹心ELISA法、金免疫层析试验以及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并和确证HIV的确证金标准免疫印迹法做比较,对比3种检测方法在抗HIV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抗HIV的假阳性率为0.00%,金免疫层析试验检测抗HIV的假阳性率为1.00%,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HIV的假阳性率为1.50%。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HIV的假阳性率明显低于金免疫层析试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抗HIV假阳性率(P<0.05)。结论双抗原夹心ELISA法、金免疫层析试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这3种检测方法在抗HIV检测中应用,其中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的准确性较高,具有较强的可靠性,意义重大,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计算机在各行各业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在医院电子信息化建设中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信息化技术能促进医院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推动医院改革的深化,信息技术已日益成为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工作效率的有力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医院改革、促进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1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胎心监护与妊娠结局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我院妇产科待产的1275例孕妇,临产前后开始进行电子胎心监护,分析电子胎心监护结果与实际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1275例孕妇中有219名孕妇的电子胎心监护图形出现异常,异常发生率为17.2%;有248名孕妇出现了不良妊娠结局,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9.5%;胎心监护图形异常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84.5%,胎心监护图形正常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1.0%(P<0.05)。结论电子胎心监护与不良妊娠结局存在相关关系,对产妇进行电子胎心监护,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外科腔镜护士在协助医生创建与管理胸外科肺癌标本库中的经验。方法胸外科腔镜护士协助收集我科符合条件的病例组织样本和术前全血样本,按照样本库管理要求将组织样本和全血进行规范处理,登记相关信息并妥善保存。术后定期随访,及时更新随访信息库,完善随访资料。每三个月抽样检查病例信息的完整性及对储存的标本进行质量检测。结果自2012年9月至今,已收非小细胞肺癌样本907例,小细胞肺癌39例,良性对照样本102例,现以每年600例样本量增加。随机抽取样本的质量检测示样本DNA、RNA质量合格,癌组织中肿瘤细胞比例大于70%;标本临床资料完整,随访资料完善,为我科的科研储备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结论胸外科腔镜护士协助医生建立胸外科肺癌标本库,收集的肺癌组织质量可靠,并有完整的临床资料以及随访资料,可满足研究的需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慢病管理方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后对其血糖控制以及治疗依从性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7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后研究糖尿病管理方式,对照组(35例)选择常规管理方式展开;观察组(35例)选择慢病管理方式展开;最终就两组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以及治疗依从性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降低(P<0.05);同对照组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提升(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于社区糖尿病患者选择慢病管理方式进行干预,对于血糖水平的稳定以及治疗依从性的提升可以进行显著作用,从而对于患者的病情稳定作出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加强风险控制与护理管理的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4月于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400例做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选择2013年5月~2013年10月于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400例做为观察组,进行风险护理管理;比较风险管理前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风险事件明显减少,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人员在实施风险管理后的知识考核评分显著高于风险管理前的评分,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控制和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