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借鉴。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86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86例药品不良发应引起的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性53例(占62%),女性33例(38%)。静脉滴注占81.6%;口服给药占30.3%;静脉注射脉注射占1.3%;肌肉注射占1.3%。抗菌药物引起的占总数的64.7%,中药制剂引起的占总数的32.4%。ADR最常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占38.2%,其次是神经系统。结论加强医院临床药学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能够防止和避免ADR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肝功能、微量元素、病原学、体液免疫等方面的变化,并探讨肺炎支原体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1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治疗,对患儿的情况进行及时检测,并以同期接受治疗的51例肺炎患儿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咳嗽、喘息、发热等方面的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存在咳嗽、发热、喘息时间长、红细胞计数较高、血小板计数、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经过研究显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发病机制和患儿的体液免疫有着密切的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台州市中心医院门诊处方书写和药品使用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处方11032张,以卫生部卫医管发〔2010〕28号《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生部53号令《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200938号《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药品说明书相关要求为依据,对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210张,不合格率1.90%。结论我院门诊处方质量基本合格,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要一步加强处方书写和审核。使病人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消耗数据,同时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2014年5~12月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5~12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为118万元,占抗菌药物的11.68%(较2013年同期下降51.33%)。136份病历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共使用6种,160次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为93.13%,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为63.02%,其中有78人次根据药敏结果申请用药,占52.35%,其余为经验性用药。160人次中,单独用药的有77人次,两联用药的有69人次,三联用药的有22人次,四联用药的有1人次。结论医院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实行会诊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得到较好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部分患者存在“大包围”用药情况,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仍需加强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药情况,找到存在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上海市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10月到2014年12月处方进行审查,统计分析。结果社区卫生中心中,就诊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处方金额前5治疗大类分别是心血管系统用药、中药、内分泌及代谢调节用药、抗感染药物及神经系统药物,金额占比总和76.1%,是社区中心用药的主要结构。结论这些卫生中心的药物使用数据,全面地反映了社区用药的情况,对政府制定政策,临床分析用药趋势,引导社区合理用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哮喘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疗效。方法在2014—2016年入院治疗小儿哮喘患儿中随机抽选116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丹龙定喘丸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症状缓解时间及变化。结果两组患儿治疗中观察组咳嗽、肺部哮鸣音、咳痰、喘息等临床症状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方式治疗后,观察组症喘息(3.01±0.51)、咳嗽(3.96±0.91)、肺部哮鸣音(3.15±0.37)、呼吸困难(1.05±0.35)等症状的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4.71±0.97)、(5.09±1.31)、(4.73±0.96)、(2.37±0.74),两组差异对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过治疗能有效控制患儿病情,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