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联合脉冲镇痛笔(PainGone)治疗老年人慢性腰腿痛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腰腿痛患者72例。在痛区皮肤标志出痛点,住院期间每点使用HANS(韩氏经皮穴位刺激治疗10分钟,每日1次共10天。出院后治疗组继续用脉冲镇痛笔经皮刺激治疗,对照组不予该项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出院后1、2、3个月的VA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所有住院病人的VAS均明显降低,出院后治疗组的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人腰腿痛使用HANS联合脉冲镇痛笔经皮刺激治疗具有良好镇痛效果。

  • 标签: 经皮神经电刺激 HANS 脉冲镇痛笔 慢性腰腿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肩周炎、关节炎患者运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纳入的50例肩周炎、关节炎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采取神经肌肉刺激,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前两组的疼痛评分、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治疗组疼痛评分、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刺激运用于肩周炎、关节炎患者中效果明显,快速降低疼痛,促进相关症状缓解,改善生活质量,为预后提供保障。

  • 标签: 关节炎 神经肌肉电刺激 肩周炎 神经肌体仪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脑仿生刺激治疗头痛眩晕期间护理干预要点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头痛眩晕患者1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4例);两组均给予脑仿生刺激治疗,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30%)、总满意度(97.8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能显著提升脑仿生刺激治疗头痛眩晕的疗效,且患者满意度极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 头痛眩晕 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应用低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214例的病例对照研究,探讨低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后42d检查的妇女1300例,对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病人(2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低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康复治疗,疗程完成后复查;对照组病人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法来进行康复,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产后42d的妇女87.23%(1134/1300)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肌力受损;尿失禁的发病率为16.46%(214/1300),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初次检查时盆底肌力分级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盆底肌力改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盆底肌力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压力性尿失禁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频神经肌肉治疗对产后尿失禁有较好的疗效,可结合盆底肌肉锻炼进行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

  • 标签: 产后 压力性尿失禁 神经肌肉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穴位刺激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80例择期经腹腔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经皮穴位刺激组(A组)、经皮穴位刺激+药物组(B组)、药物组(C组)、对照组(D组),每组各20例。A组采用穴位为足三里、内关及合谷穴,记录术后及次日清晨前恶心呕吐次数,B组采用穴位刺激加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药物组只采用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D组不采取措施。结果A、B、C组术后发生恶心呕吐次数均低于D组,A组、B组较D组相比差异更为显著(P<0.01),且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病人术后使用经皮穴位刺激治疗+药物治疗与只使用经皮穴位刺激治疗相当,单纯使用经皮穴位刺激治疗即可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并减少止吐药物的用量。

  • 标签: 经皮穴位电刺激 恶心 呕吐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盆腔肌肉低频点自己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搜集2016年10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方式)及治疗组(盆底肌肉低频点刺激治疗),每组均分为36例,观察及比较两组产后尿潴留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产后尿潴留患者治疗后的残余尿量为(45.35±8.41)ml、膀胱容量为(354.40±21.53)ml较治疗干预前有所改善,则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残余尿量(90.61±14.71)ml、膀胱容量(316.24±22.72)ml;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应用盆底肌肉低频刺激对产后尿潴留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盆底肌张力得以恢复,同时减少会阴伤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盆底肌肉低频电刺激 产后尿潴留 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频刺激治疗仪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107例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成刺激组(38例)、手法康复组(38例)、药物治疗组(31例),每组治疗前后行SSA评分。结果从SSA评分看,各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均有改善,SSA评分下降,但仅刺激组、手法康复,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它们各自与单纯药物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中,中频刺激治疗组SSA评分及总有效率最高(P<0.05)。结论中频刺激治疗仪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治疗大有裨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频电刺激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肌肉低频刺激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2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1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110例为研究组给予盆底肌肉低频刺激治疗与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产后尿潴留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留置尿管时间、拔尿管至正常小便时间、住院时间、潴留尿液总量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肉低频刺激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确切,配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盆底肌肉 低频电刺激治疗 尿潴留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了生物反馈联合刺激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护理经验。对47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在盆腔生物反馈联合刺激治疗中实施全程综合护理,针对患者个体化的心理特点,给予积极心理干预,观察排尿日记、尿动力学参数及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配合有效的护理行为干预及心理治疗,盆腔生物反馈与刺激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自主排尿。结合适当的护理及心理治疗措施,可提高生物反馈联合刺激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膀胱 过度活动症 生物反馈 电刺激疗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VitalStim刺激配合针刺及吞咽训练治疗假性球麻痹疗效。方法2组患者均给予针刺及吞咽训练治疗,10天为1疗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VitalStim刺激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对照组在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下降更为明显(P<0.05)。2组治疗的疗效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italStim刺激配合针刺及吞咽训练治疗假性球麻痹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VitalStim电刺激 吞咽训练 假性球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频刺激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妇乳汁淤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0例发生乳汁淤积的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治疗组采用低频刺激联合穴位按摩,对照组给予湿毛巾热敷,用吸奶器吸奶治疗。观察两组的乳汁淤积缓解疗效。结果治疗组产妇乳汁淤积的治愈率为49.6%,总有效率为80.8%;对照组治愈率为17.2%,总有效率为49.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刺激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乳汁淤积 低频电刺激 手法按摩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经皮穴位刺激大肠俞穴和白环俞穴对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80例肛周脓肿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经皮穴位刺激护理干预,比较两组VAS评分、曲马多注射情况以及术后睡眠质量。结果术后8h、24h、48h,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注射曲马多注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刺激治疗可减轻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的疼痛。

  • 标签: 经皮穴位电刺激 肛周脓肿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刺激疗法对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30例,乙组40例。术后分别予以常规干预与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乙组膀胱功能恢复率为95.0%,高于甲组73.3%,差异显著(P<0.01);乙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甲组、残余尿量少于甲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甲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后接受电刺激治疗,促进术后膀胱功能恢复,降低尿潴留发生率,减缩住院时间。

  • 标签: 宫颈癌 电刺激治疗 膀胱功能恢复 尿潴留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病常见的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之一,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患病率为14%-79%,多在35%-45%左右,PSD对中风预后影响较大,可延缓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的恢复,导致患者生存质量和生活满意度下降,增加社会功能缺陷和死亡率,给社会造成很重的负担。因此,PSD愈来愈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

  • 标签: 中风后抑郁症 体针 头针 电针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6期
  • 机构:发表于国际杂志《PLoSON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曼切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40位志愿者进行研究,揭示了电刺激如何加速伤口的愈合。皮肤伤口愈合较慢一直是全球科学家们研究的一大挑战,每年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都会花费10亿英镑来治疗那些患慢性创伤的患者,比如下肢或糖尿病溃疡等,一旦伤口无法愈合就会变成慢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神经肌肉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刺激组45例及对照组1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刺激组行神经肌肉刺激治疗刺激强度分别为20、40和80Hz(各15例),30min/次,2次/d。治疗前及治疗4周采用日本洼田饮水试验判断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计算总有效率。结果刺激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其中80Hz治疗强度者阳性率高于其他频率治疗者,P<0.05。结论神经肌肉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确切,80Hz刺激强度的效果最为显著。

  • 标签: 吞咽障碍 神经肌肉电刺激 刺激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电图动态监测在脑梗塞后偏瘫行刺激联合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100例脑梗塞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肌电图定位定量下刺激联合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低频电脉冲联合康复治疗治疗过程中均行肌电图仪持续监测,分析相应神经在刺激前后的电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桡神经的传导速度为(53.93±3.92)m/s,明显快于治疗前,并快于对照组(47.31±3.91)m/s,其组内和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为(54.08±3.71)m/s,明显快于治疗前,并快于对照组(46.09±4.12)m/s,p<0.05;观察组尺神经的传导速度为(54.38±3.69)m/s,明显快于治疗前,并快于对照组(47.47±4.26)m/s;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电位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增大,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肌电图仪定位定量下刺激联合康复治疗脑梗塞后偏瘫患者,可有效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及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肌电图 脑梗塞 偏瘫 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生物反馈联合刺激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的护理作用。方法观察165例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的疗效,随机均分对照组81例,观察组84例,以常规护理为对照,观察组实施生物反馈联合刺激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2%,与对照组相比较高,临床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刺激治疗护理应用于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安全有效。

  • 标签: 盆底障碍性疾病 生物反馈 电刺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对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后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低频刺激及吞咽训练,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吞咽训练,两组在治疗前\后吞咽障碍程度采用洼田饮水实验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效(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刺激治疗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功能方面较单纯吞咽训练具有更好的疗效。

  • 标签: 电刺激 吞咽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transcranialultrasound-neuromuscularelectricalstimulation,TUS-NMES)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应用TUS-NMES。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和藤岛一郎摄食-吞咽障碍评分表进行比较,从而评估两组之间临床疗效和吞咽功能的变化。结果经过2个疗程,对照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无明显改变(P>0.05),而观察组吞咽功能明显好转(P<0.01),且治疗后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联合应用治疗吞咽功能改善明显,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两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未有明显不良反应出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TUS-NMES)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有效,且联合应用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后,对吞咽功能的改善更为显著,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

  • 标签: 常规康复训练 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脑卒中 吞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