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 B超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期间收治的行上肢手术患者( n=60)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成治疗组与参照组各 3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治疗组予以经 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用药剂量、镇痛维持时间及麻醉优良率。结果:治疗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用药剂量均低于参照组,而镇痛维持时间高于参照组;且患者麻醉优良率为 93.33%高于参照组的 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经 B超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有效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减少用药剂量,延长镇痛维持时间,提高麻醉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应用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产生的麻醉效果。方法:在本院接受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手术病例系统中选择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患者68例,将患者资料合理打乱,其中34例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另外34例患者设定为常规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和浓度为0.375%的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处理,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麻醉起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患者麻醉药物起效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且该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多于研究组(P<0.05)。结论:针对接受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分别应用浓度为0.375%和0.5%的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处理,虽然都可以起到麻醉的作用,但是给予患者使用0.5%罗哌卡因,可以明显减少麻醉起效时间,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有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不同浓度、剂量的盐酸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的方式注入后与臂丛神经阻滞效果之间的关联性。方法:研究中共选取92名行上肢手术的患者进行对比实验,采取摇号方式将其分为4个组别,A、B、C、D各组均为23名患者,分别应用0.3%15ml、0.3%30ml、0.5%15ml、0.5%30ml,对比痛觉完全阻滞率及麻醉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研究表明,D组的痛觉完全阻滞效果及麻醉效果均优于ABC三组(P<0.05),BC组相比无差异(P>0.05),但同样高于A组(P<0.05)。但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剂量及浓度较高的盐酸罗哌卡因能够有效提高起效速度,同时麻醉维持及运动阻滞时间也明显较优,但是由于其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此还应当根据实际需求作出合理浓度及剂量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X线在中青年型颈椎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20年1月-2021年3月接诊40例中青年型颈椎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检查,进而评价其诊断效果。结果:通过X线检查发现,40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出现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其中包括17例患者为单纯性颈椎生理曲度变直、3例患者为生理曲度消失呈反向、2例患者为颈椎生理曲度反凸和成角、2例患者为颈椎生理曲度侧弯,同时还有8例患者为韧带钙化、4例患者为椎间盘狭窄、3例患者为椎间孔改变、1例患者为椎体骨质增生。结论:X线在中青年型颈椎病中的诊断价值较为显著,可促使患者临床症状被高效检测出。因此,可将X线检查技术推广至中青年型颈椎病临床诊断中,提升临床诊断质量与效率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手术中的效果。方法:试验对象选择为我院2019.4—2020.9接收的62例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以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取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采取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优良率(100.0%)比对照组(87.1%)更高,麻醉后10min、麻醉后10min、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P>0.05。结论:对锁骨骨折手术患者应用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取得很好的麻醉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剂量的盐酸罗哌卡因对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效果。方法:作者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通过0.50%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0.35%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入室、全麻前、全麻后插管前、切皮、缝皮、拔管时的SP以及DP;芬太尼的用量;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室、全麻前、全麻后插管前的SP以及D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皮、缝皮、拔管时的SP以及DP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芬太尼用量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超声引导下0.35%盐酸罗哌卡因进行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疼痛,会降低芬太尼的用量,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上肢骨折手术患者中,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PNS)引导臂丛神经阻滞(BPB)对患者麻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使用随机、双盲法对本院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上肢骨折手术患者78例进行分组,各39例。常规组采用PNS引导BPB对患者进行麻醉,实验组采用超声联合PNS引导BPB对患者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麻醉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通过应用超声联合PNS引导BPB对上肢骨折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对提升患者麻醉镇痛效果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对其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是临床中针对肩袖损伤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之一,能够减轻肩关节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等,从而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然而,学者们对注射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和超声引导下注射的必要性一直存在争议,对于不同注射物的选择及其疗效与注射部位的定位方法也没有完全达成一致。本文拟就以上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在肩袖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