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合理分类及监管制度降低药房差错率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期间药房处方500份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药房管理,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药房处方500份为观察组,采用药品合理分类及监管制度,均由20名药房工作人员参与,对两组药房差错率及药房管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差错发生率为1.80%,明显较对照组4.80%低(P<0.05);观察组在药品保存、药物分类放置、药房环境等管理质量方面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药品合理分类及监管制度可降低药房差错率,也能提高药房管理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后我院中药房饮片调剂差错率的变化。方法:将2019年6月~2010年6月期间我院中药房开展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前后时的430张中药饮片处方列为观察对象,其中2019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未开展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中药饮片处方量为200张;2020年1月~2020年6月开展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中药饮片处方量为230张,对比不同时期中药饮片调剂差错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开展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前,开展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后我院中药房饮片调剂差错率明显下降,前后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饮片调剂工作质量,减少饮片调剂差错事件,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了必要保障,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发生差错的原因和防治进行分析。方法:2019年 8月至2020年12月,选择433例静脉药物配置事件,分析发生差错率,以及发生差错的原因。选择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2例工作人员,进行防治管理,分析防治前后的工作质量,差错率、投诉率。结果:433次中有104次发生差错率,主要包括处方差错、名称不对、剂量错误、未无菌操作、药物添加错误,使用过期药品等。与防治前进行比较,防治后不良反应率、投诉率降低(P<0.05),工作质量提高(P<0.05)。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发生差错的原因主要有处方差错、、名称不对、剂量错误、未无菌操作、药物添加错误,使用过期药品等。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加强防治管理,可以降低差错率、投诉率,提高工作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门诊西药房2021年度调剂差错情况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4个季度我院门诊西药房登记在册的调剂差错共76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差错的类型、原因,并整理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我院2021年度门诊西药房差错共76例,其中内差21例,占比28% 。外差55例,占比72%。 差错类型主要分为药品有一品双规、药品位置相近、药品包装相似、漏发多发、其他情况五大类。结论:门诊西药房的差错分析是避免差错再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可通过优化工作环境、完善药品管理制度、以及在岗职工专业能力培训等避免相同差错的再发生,降低门诊西药房的差错率,保障患者的安全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门诊中药药房处方差错原因与防控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门诊中药药房处方差错记录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防控对策。结果:70例门诊中药药房处方差错记录中医师处方书写错误7例、药品规格错误8例、药物剂型差错10例、药物数量差错8例、药物有效期差错11例、药物用法用量差错8例、药物种类差错7例、药物发错患者6例、药物配伍差错5例。结论:加强门诊中药药房处方差错原因分析,并结合原因分析实施防控对策,可提高门诊中药药房工作质量,降低门诊中药药房处方差错发生率,值得推广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门诊中药药房处方差错原因与防控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门诊中药药房处方差错记录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防控对策。结果:70例门诊中药药房处方差错记录中医师处方书写错误7例、药品规格错误8例、药物剂型差错10例、药物数量差错8例、药物有效期差错11例、药物用法用量差错8例、药物种类差错7例、药物发错患者6例、药物配伍差错5例。结论:加强门诊中药药房处方差错原因分析,并结合原因分析实施防控对策,可提高门诊中药药房工作质量,降低门诊中药药房处方差错发生率,值得推广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门诊西药房2021年度调剂差错情况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4个季度我院门诊西药房登记在册的调剂差错共76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差错的类型、原因,并整理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我院2021年度门诊西药房差错共76例,其中内差21例,占比28% 。外差55例,占比72%。 差错类型主要分为药品有一品双规、药品位置相近、药品包装相似、漏发多发、其他情况五大类。结论:门诊西药房的差错分析是避免差错再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可通过优化工作环境、完善药品管理制度、以及在岗职工专业能力培训等避免相同差错的再发生,降低门诊西药房的差错率,保障患者的安全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我院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出现差错的原因以及改进的措施。方法随机从我院门诊药房选取2016年12月到2017年10月药房调配出现差错的处方90例进行分析,探讨分析出现差错的原因。结果我院门诊药房2016年12月到2017年10月药品调配有90例出现差错,包括有20例出现药物品种的差错、5例药物的剂量与剂型出现差错、30例取药位置临近出现差错、20例是取药数量发生差错、10例是药物包装出现差错、5例是生产药物的厂家出现差错。结论防范与加强门诊药房处方的调配差错,对处方药品的配备进行专门的规范,并且提高药品调配人员的专业水平,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入手。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药房调剂管理过程中应用风险管理模式防控差错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主要择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5月药房调剂资料180份进行实验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90份,采用常规管理模式)与观察组(90份,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并对两组药房调剂管理差错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经统计,观察组药房调剂管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风险管理模式合理应用到药房调剂管理过程中,能够有效预防各种调剂差错发生情况,进一步提高药房调剂管理质量和效率,为广大患者身体健康提供安全、高效的用药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药房饮片调配的常见差错及中药处方点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12月期间的中药房饮片调配处方1384张(对照组),2019年1月-12月期间实施了中药处方点评干预后的中药房饮片调配处方1384张(观察组),对两组的处方调配错误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处方调配错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房饮片调配处方中经常出现的差错有脚注标注不规范、组方结构不合理等,中药处方点评干预措施的有效实施,能够降低处方调配错误发生率,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PDCA管理循环的应用对减少住院药房处方(医嘱)调配差错发生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住院药房开始执行PDCA管理循环为基点,比较PDCA管理循环实施前后年度住院药房管理质量变化情况;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PDCA管理循环实施前一年度)的住院药房处方(医嘱)共计185298条作为对照组,将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PDCA管理循环实施后一年度)的住院药房处方(医嘱)共计148940条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处方(医嘱)调配差错发生率情况;另选取对照组患者和研究组患者各100名,比较PDCA管理循环实施前后年度患者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药剂师培训、药品保存、药品归纳分类、药房环境合计住院药房管理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科室差错、医嘱差错、品种差错、规格差错、数量差错合计处方(医嘱)调配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住院药房管理中应用PDCA管理循环,药房管理质量有显著提升,处方(医嘱)调配差错发生率有显著降低,患者的满意度也有明显增加,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调配环节常见差错的原因和解决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20年11月-2023年2月期间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400例患者,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中药饮片调剂,观察组结合调配环节常见差错原因,制定解决对策,优化调剂方案,给予患者中药饮片调剂。对两组患者中药饮片处方取药满意率、中药饮片调剂差错事件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药饮片处方取药满意率为98.5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药饮片调剂差错事件发生率为0.5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注重分析调配环节常见差错,明确原因,且采取有效解决对策,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取药满意率,减少调配差错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调剂监管在减少中药房不良事件及差错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12月以及2021年1月-12月期间本院中药房各随机选取的200张中药处方。2020年中药房实施常规管理干预,2021年中药房实施中药调剂监管干预,并就管理效果展开对照分析。结果 中药调剂监管实施后中药处方调剂差错事件、后药物不良事件及投诉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调剂监管的应用可提升中药房药学服务质量,并减少不良事件及差错事件的发生,对患者用药安全性的确保有显著意义,值得被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质量控制措施对漏检率及假阳性率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间我院检验科检验的1000份已灭活咽拭子标本、200份阳性质控稀释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以2021年8月至2021年10月检验的500份已灭活咽拭子标本、100份阳性质控稀释样本作为参照组,以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检验的500份已灭活咽拭子标本、100份阳性质控稀释样本作为研究组,参照组采取常规检测,研究组在核酸检测过程中行质量控制措施,对比两组漏检率与假阳性率。结果:经过对比分析,研究组漏检率、假阳性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且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核酸检测过程中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漏检率、假阳性率,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