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了解出入境人员健康状况及一些非传染性疾病的分布特点,为相关卫生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GELOGIQP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012年1—12月经重庆口岸出入境的14776名出入境人员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检查部位为肝、胆、胰、脾、双肾,按性别、年龄、人员类别对疾病的检出率与疾病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超声检查异常者2692例,异常检出率为18.22%。其中,脂肪肝检出率最高;男性超声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60岁~年龄段人群疾病检出率最高,为63.59%;公务人员各类疾病检出率最高,为25.81%。结论根据出入境人员所患各类疾病在性别、年龄及人员类型分布上的统计分析,可为出入境人员健康咨询提供参考。
简介:目的了解教职工的健康状况,探索影响教职工健康的主要原因和预防对策。方法利用2008年重庆大学教职工健康体检及自行设计的健康状况评估问卷进行调查并作相关统计分析。结果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骨关节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白内障、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栓出率较高,分别为34.70%,17.85%,19.79%,11.59%,10.65%,10.13%,9.49%;除骨关节病、白内障女性高于男性外,其余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男性、〉50岁、副高以上、阳性家族史、不良饮食史、饮酒、运动不足、超重、腰臀比超标、血脂异常均是慢性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完善个人健康档案,采取各种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高教职工整体健康水平。
简介:目的探讨重庆市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实际教育教学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重庆市非毕业年级的30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一学生在道德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上得分高于初二学生,而在自我批评上得分低于初二学生(P〈0.05或P〈0.01);女生在道德自我、自我认同及自我行动上得分高于男生(P〈0.05或P〈0.01);不同成绩初中生在自我意识各因子上得分不尽相同,除自我批评外,在部分因子上成绩上等生得分高于中、下等生,中等生得分高于下等生。结论在自我概念上,初一学生比初二学生积极,女生比男生积极,成绩好的比成绩差的积极。
简介:目的了解重庆市蟑螂种群的分布和密度变化,为制定有效的蟑螂防治措施和预防控制虫媒传播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GB/T23795-2009)进行,采用粘捕法。结果平均粘捕率为15.14%,平均侵害率为14.12%,呈逐年下降趋势,平均密度为0.77只/张,平均密度指数为5.06只/张,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年高峰出现在6-9月间,10月开始下降;蟑螂侵害率和密度最高的为餐饮店和农贸市场。结论目前重庆市蟑螂侵害程度比较严重,化学防治仍是降低其密度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同时应结合种群特点和密度消长规律进行科学防治,将蟑螂密度保持和巩固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潼南区土源性线虫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抽取1个镇相当数量的家庭为观察对象,采用Kato-Katz法检查粪便中土源性线虫卵。结果粪检2034人,总感染181人,总感染率为8.90%,其中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感染率分别8.6%,0%,0.25%,0.05%。中重度感染者占比12.15%;女性总感染率为8.09%,男性总感染率为9.93%,无显著性差异(X<0.05);钩虫感染率、鞭虫感染率和总感染率皆为>60岁组最高。结论我区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总体较低,感染率8.90%,中老年农民是土源性疾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简介:目的通过对重庆市开县农村小学生道路交通伤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降低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的干预措施建议.方法采用亚洲伤害基金会研制的问卷对开县2所小学370名小学生进行间卷调查,对关键人物进行访谈.结果调查对象中有43.0%发生过交通事故,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的学生比例为24.6%.道路暴露时间(1年OR=2.532,95%CI:1.492~4.297;6年OR=3.600,95%CI:2.112~6.138)、搭乘摩托车时学生是否戴头盔(OR=1.907,95%CI:1.129~3.222)、能否遵守交通规则(OR=0.544,95%CI:0.357~0.829)等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学生上学年限的增加,搭乘摩托车时不戴头盔,不遵守交通规则会增加道路交通伤害率;路况、道路使用者行为和道路管理也是影响农村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