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正>近一年来,在北京的话剧舞台上,演出了三部莎士比亚的戏剧。它们是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威尼斯商人》、中国戏剧学院导演班的《麦克白》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请君入瓮》。这些演出不仅标志着我国话剧界出现的上演外国戏剧的新风气,为首都舞台增添了色彩,而且反映了我国莎士比亚研究工作的发展和深入。三台演出,从对剧本的理解、人物的塑造到舞台设计、道具的使用都各有特色,开创了向我国观众介绍这位十六世纪英国伟大人文主义戏剧家的著作的新道路。

  • 标签: 观众 戏剧家 莎士比亚研究 话剧舞台 外国戏剧 舞台设计
  • 简介:张可久是元代中后期的一位散曲大家。其现存散曲中有许多富有地域性色彩的曲作,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这里主要对其地域性散曲中的纪实性、寄寓性、选择性、象征性等特点进行初步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他的散曲作品。

  • 标签: 张可久 地域性散曲 特征
  • 简介:《西厢》自传世以来,版本最多,流传最广,尽管统治者一再将它列入禁毁书籍之列,但禁毁的结果是它百倍千倍地畅销。日本研究《西厢》的专家传田章著有《明刊元杂剧(西厢记)目录》,其间详细介绍的明刻本就有六十六种之多。然而自金批本《西厢》一出,《西厢》的领地基本上就由金圣叹占据了。从清初一直到清末,虽然依旧是刻者无虑千百家,但再也不是元本《西厢》盛行书市,而是由金批《西厢》大行其道了。其版本之多足可以与明刻本抗衡,有清三

  • 标签: 金圣叹 西厢记 莺莺 人生观 爱情 明刻本
  • 简介:<正>对于一个文学史家,澳洲文学是一个理想的研究对象。它的历史也长也不长,长的是当地原来居民的文学,特别是口头文学,只是人们对此知识不多罢了,短的是十八世纪白人到达以后的英语文学,历史不到两世纪,其中真正有创作的历史不过一百多年。然而后者历史虽短,却经历了几个明显的发展时期,由纯粹是母国英国的文学的附庸发展到具有澳洲性格和澳洲特色的民族文学,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更是以自信、自豪的姿态崛起于南半球,驻足于世界文坛了。

  • 标签: 澳洲 英语文学 民族文学 二次世界大战 研究对象 世界文坛
  • 简介: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开宗明义:"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文人才士,大多风流倜傥、潇洒多情。与少女怀春的含蓄羞涩相比,对于男士单相思情态的描摹则更多神魂颠倒、痴迷狂热的风味。一、热切思慕爱情是一种激情,它是"像一道看不见的强劲电弧一样在男女之间产生的那种精神和肉体的强烈倾慕之情"(瓦西列夫《情爱论引言》,三联书店1997年版)。年轻小伙一见到青春靓丽的女性,

  • 标签: 男士 《少年维特之烦恼》 中国古代诗词 三联书店 单相思 少女
  • 简介:论文的主要目的在较为切近地把握庄学对于"艺"、"文"、"美"的根本观念,并剖析它们与庄学思想主体的内在联系。全文分两编,上编是对庄学及其与古典思想传统关系的论述,下编是对庄学文艺观念的几个主要方面的分析。导论对论文论述的基本方式和主要思路作了通释,力图将庄

  • 标签: 文艺观 通释 古典思想 虚静 本原性 风格论
  • 简介:鲁迅认为要解放妇女就要解放社会,因此他首先提出"节烈"问题。他还认为要解放妇女,首先要让她们成为"娜拉",有觉醒的思想与出走的勇气,但更重要的是解决经济独立的问题。同时还需要恢复她们的"妻性"。虽然鲁迅是站在启蒙视野下阐述自己的妇女,但他的"男性中心"意识在具体行动上还是会与"解放女性"思想有所矛盾。

  • 标签: 鲁迅 妇女观 解放社会 解放女性 矛盾
  • 简介:张大干少年时期有过两年在重庆求学的经历,对重庆地域文化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1916年张大干从重庆出发沿长江东行,三峡风光给张大干留下深刻印象。重庆地域文化对张大干艺术创作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重庆境内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和壮丽的三峡,它们为张大干的绘画创作和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开阔了张大干的视野,提高了张大干的艺术修养。

  • 标签: 张大千 重庆 地域文化
  • 简介:作为西尔维娅·普拉斯为数不多的长诗之一,《占乩板旁的对话》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本文从西方哲学界关于语言起源的两种代表性观点出发,结合本雅明的语言超越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指出这首被作家自己称为“迄今最具雄心”的长诗表达了普拉斯的语言焦虑,这种焦虑反映了当代语境下两种语言的交锋,并且在更深层面上直指人类在理性时代的信仰危机。

  • 标签: 西尔维娅·普拉斯 语言焦虑 超越 语言游戏
  • 简介:随着2010世界杯这一足球盛会的临近,使得南非不间断地被人们所提及,长久以来,它特有的神秘和原始的元素是留给大家的普遍印象。如今,随着南非世界杯的临近,遥远的非洲好像离我们近许多了。

  • 标签: 南非 激情 球赛 美景 世界杯 不间断
  • 简介:<正>1909年9月9日的“布雷齐亚岗哨”激动地报导说:我们在布雷齐亚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连大型汽车竞赛时的情景也不能与之相比,来自威尼斯、利古里亚、匹埃蒙、托斯卡那,直至远自那不勒斯的外乡人,来自法国、英国、美国的来宾们云集在我们的广场上,我们的旅馆里,塞满了一切边角的私人住房。所有价格大大上涨;没有足够的交通工具供观光;飞机场上的餐馆可以为两千人提供出色的服务,在这成千上万人面前却无能为力了,不得不出动军队来维持小吃部的秩序;在那些廉价购物的广场上每天有五万人站着。当我的两位朋友和我读到这个消息时,我们同时获得了勇气和担忧。勇气,因为在这种挤得要命的地方,民主空气十分浓郁;倘若根本没有位置,也就不必费心去找。担忧、担心意大利对这类活动

  • 标签: 汽车竞赛 切边角 主空气 交通工具 小吃部 外乡人
  • 简介:文学的地域性由创作活动中的地域文化因素所决定,然而,地域文学并不必然与地域文化全然对应,更不会是特定地理文学资源的同质性转换。地域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地域文化本身具有历史生成性和复杂性,它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本文从海南不同作家群体的创作及文体方面对海南文学做了宏观梳理,以此可看出在海南特定地理、人文环境决定下的文学创作,以及作品中所反映的海南文化景观。

  • 标签: 海南文学 地域性 本土 移民
  • 简介:<正>自从柏拉图将宇宙现象二分,认为诗人所模仿的是变动不居、没有永恒价值的外部世界的幻象,从而将诗人逐出理想国以后,无数诗人曾以诗为媒介思考和探索诗在生活中的功能和意义,诗本身成为诗歌的永恒主题之一。进入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运动,这一主题在美国最重要的现代诗人之一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Stevens1879—1955)的创作中得到最集中的表观。史蒂文斯的作品围绕着一个终极思考——现实与想像的关系,以及作为二者中介的诗人

  • 标签: 史蒂文斯 超级虚构 艺术想像力 感觉经验 现代主义 美国文学
  • 简介:<正>顾城的诗歌在当代被认为是独具一格的,人称"唯灵浪漫主义诗人"。顾城独具一格的诗风与他的哲学思想息息相关,他的诗学就是他的哲学对诗歌的观照。顾城从不就诗论诗,他总是在他的哲学观之下来谈他的诗歌

  • 标签: 顾城 诗学观 论诗 浪漫主义诗人 秋登兰山寄张五 万山潭作
  • 简介:加拿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斯·门罗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是其1971年发表的《少女和妇人的生活》。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从貌似主观、片面的当事人角度还原黛儿从少女到成年女性的成长历程,再现了女主人公应对加拿大朱比利小镇保守社会环境挑战的全过程。阅读体验表明,这种限制性叙事手法为作者生动、真实地传递其耐人寻味的非传统女性主义的女性发挥了重要作用。读者在了解男性主导的加拿大朱比利小镇生活的同时,感受到黛儿·乔丹从幼稚女孩到成熟女性这一快乐而痛苦的蜕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然而复杂的心态以及所释放的日渐独立的女性思维。

  • 标签: 艾丽斯·门罗 《少女和妇人的生活》 叙事 女性观
  • 简介:纳博科夫是著名俄裔美国作家,他在小说中表达了独特的时间.在他看来,时间是牢狱,它将人们禁锢在现在,使人们不能抵达过去,也不能拥抱未来.这一时间与纳博科夫的生命体验、传统的影响以及他自己的理论思考紧密相关.纳博科夫小说的主人公亨伯特、的主人公普宁、的主人公金伯特分别意欲借助记忆、幻觉和艺术超越现在、战胜时间,最终都惨遭失败.纳博科夫通过这三部小说说明:时间之狱牢不可破,人们不可能借助任何事物冲破现在的'重围'.

  • 标签: 纳博科夫 主人公 小说 《普宁》 《洛丽塔》 时间观
  • 简介:“自居易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在他的诗篇中,有很多涉及妇女的主题,考察这些诗作,可反映出自居易对女性的态度、观念及其审美关照,由此也能看出他的人生经历、思想嬗变以及唐代的审美风俗、社会现实等。

  • 标签: 白居易 诗歌 女性观 人生经历 审美关照
  • 简介:我的很多故事,都是在途中所得。这个故事亦是如此,是我在不丹听一位藏族朋友所讲。他的一位僧人朋友在修行途中,遇见一位美丽的女子,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之后,年轻的僧人义无反顾地为爱还俗。几年后,却被那女子抛弃在举目无亲、红尘滚滚的繁华都市里……

  • 标签: 创作 天堂 故事 朋友 僧人 女子
  • 简介:<正>一个作家进行创作,总有某种文艺思想作指导,即使这种指导思想不是自觉的,也许还没有形成明确的系统的理论。有些作家先学习文艺理论,然后创作,在这种情况下,他运用理论是自觉的;另外一些作家事先并未有意识地学习理论,就进行创作实践活动,

  • 标签: 文学作品 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 作家 文艺观 小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