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自中国时报于五月十七日全版讨论全球华语热的话题后,不到两天的时间已在台湾的华语界引起一阵沸沸扬扬。报导中探讨许多国家学习华语的疯狂与热爱程度,也谈到中国政府用心经营,文中提及“眼见中文当红,台湾做了什么”,心中颇为感慨,是呀!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简介:康熙年间施琅领兵平定台湾之后又在一片“弃台”声浪中力争留守,台湾由此归入祖国版图.本文论述施琅对清初统一台湾所建的功绩以及台湾回归后国防固、海缰宁、经济繁荣的史实,说明祖国的统一,仍两岸人民最大利益之所在,施琅平台功不可没.
简介: 三 梁实秋在行政工作之余,亦参与了主编英语工具书及高中英语教材.刚到台湾时,他为世界书局增添了5000个新字.1955年又为远东图书公司编写.台湾50-70年代的莘莘学子,无一不是抱着这本字典长大的,甚至留学者的皮箱里都会人带一本.至今,它仍是台湾很畅销的一本字典.……
简介:
简介:台湾五十年来语文规范化述略仇志群本文对台湾半个世纪来的语文规范的历程作一回顾,主要介绍台湾在推行国语、汉字整理、语音规范等方面的概况。一推行国语的历史和现状1945年光复以后,台湾开始全面推行国语,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效。现在国语在台湾已基本...
简介:笔者有幸与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级研修班的30余位同学赴台湾教育考察交流,更加有幸的是,笔者代表研修班同学与台北市陈纯纯老师进行了同台切磋教学,收获良多,感受良多。我们在台北健康国小听了陈纯纯老师教学《周处除三害》,在高雄加昌国小观摩了潘慧婷老师教《请到我的家乡来》。
简介:“九十三年华裔青年语文研习班”泰国地区团体班于三月二十六日在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进修推广部演讲堂举行始业典礼,由“侨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廖胜雄与师大进修推广企划部组长陈学志共同主持。
简介:为落实马英九2008年文化政策白皮书“两岸合编中华大辞典”之构想,中华文化总会特邀集两岸数百位学者专家,合力编纂《中华语文大辞典》,历经六年努力,终于完成两岸常用字13,004字、复音词和固定短语88,728条,合计10万1,732条词条,总计千万余字,并在此时出版。
简介:“抢救国文教育联盟”七月十三日举办“起向高楼撞晓钟——谈当前国文教育之危机”座谈会,联盟总发起人余光中教授提出行动宣言,坚决反对如此“政教合一”的不当操作。
简介:台湾华语文起步较早,上世纪50年代就成立了有关机构,此后近50年时间里,形成了三大教学中心和三大教师培训学会。2003年台湾当局全面介入,台湾华语文教学从民间主导进入官方主导阶段。2008年以来,台湾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推动华语文教学发展,如颁布和修订了一批规章制度,筹备和设立台湾书院,改进和拓展对外华语文能力测试,完善全球华文网,在海外设立华语文数位学习中心等。
简介:1945年日本投降,光复时的台湾,语言使用情况十分混乱。1946年4月,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成立,领导推行国语的工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所编订的《国音标准汇编》作为地方政府的法令公布。此书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推广汉语通语运动的最重要的“物质遗产”,是中国语言学史的珍贵文献。文章介绍台湾光复初期国语推行的简况,叙述《国音标准汇编》的内容梗概,以及魏建功先生等对国语运动的杰出贡献。不忘往史,缅怀先贤是该文的旨趣。考虑到若干文献在大陆或台湾都不经见,故文中对史料多直接征引,并对若干历史记载或考订,或存疑。
简介:根据台湾最近出版的《汉学研究通讯》报道,为寻求汉字的发展,推动时代潮流,避免文化断层,使汉字适应海峡两岸的思想沟通,继续积极有效地发挥传递中华文化,团结中国同胞的神圣功能,台湾于去年十二月十七日举行了第一届中国文字研究的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文字学会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所联合主办。除各界关心汉字的专家学者外,特别邀请中文电脑专家参加,代表近两百人。本届会议主题为:中国文字之未来,子题分为:中国文字与电脑;正体字与简体字;及其他有关汉字之问题。总计论文14
简介:设立在台北的台湾汉学中心,多年来致力于对海外汉学的推介,近年来通过联络,建立了“典藏国际汉学博士论文摘要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以台湾汉学中心典藏的海外汉学博士论文为主,收藏的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等,至今总计有9,667余种,皆为海外各大学从事汉学研究的博士论文,资源相当完备。为了方便读者,该数据库提供论文题目、论文作者、毕业学校、学位名称、
简介: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内容的载体,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毫无疑问,语文教材是教师从事教育、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依据。随着交流的加强,我们能看到更多的以汉语为母语的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教材。两岸同宗同源,教材研制方面应该有不少可以借鉴的地方。
简介:文章通过现状调查及历史考察研究现代北京话连词“和”读“汉”的问题。微观分布的考察以王姓(汉族)、金姓(满旗)、张姓(汉族)、道姓(蒙旗)4户为例。历史考察的时间跨度有70多年,共考察8部具有代表性的辞书及专著。文章还对台湾国语“和”读“汉”音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溯源。
简介:《台湾新诗十家论》是陶保玺以台湾新诗创作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十大代表人物为研讨对象的诗论专集。这是陶保玺回报台湾诗坛的一份厚礼,也是台湾乃至大陆诗学研究领域的又一引人注目的贡献。需要说明的是,陶保玺对台湾一代实力派诗人的景仰与青睐并不是偶然的,早在写作《新诗大千》的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他就把目光投向了台湾诗人群体,并从中甄选了10余位诗人诗作作为该书新诗诗体结构(即形象思维结构和诗人情感结构形态的典型范例)的阐释对象,
台湾在华语热潮中缺席
施琅与清初台湾的统一
梁实秋在台湾的日子(续一)
台湾“华语文能力测验”(侨生版)将出炉
台湾五十年来语文规范化述略
台湾阅读教学启示:一课一得
台湾举办第2期“华裔青年语文研习班”
泰国华裔语文研习班在台湾师大举办
两岸合编《中华语文大辞典》在台湾发布
台湾“海华文教基金会”资助华侨学术研究
台湾抢救国文教育联盟宣言:反对政治操弄教育
台湾华语文教学沿革及近年来的政策措施
台湾光复后的国语推行运动和《国音标准汇编》
台湾“侨委会”将举办第3届全球华文网络教育研讨会
台湾召开第一届中国文字学术研讨会
台湾汉学中心建立“典藏国际汉学博士论文摘要数据库”
教材更应是学材—台湾、大陆教材中的《记承天寺夜游》比较研究
香港举办中国台湾及东南亚少儿诵读中华文化经大会
北京话连词“和”读“汉”的微观分布——兼及台湾国语“和”读“汉”音溯源
为逃亡的一代诗人“树碑立传”——评陶保玺《台湾新诗十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