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PBC)治疗三叉神经痛术中球囊压力的变化特点和分期,以及不同时期球囊压力与患者术后面部麻木发生、疼痛复发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择自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PBC治疗的3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入研究,术中使用测压仪连接电脑连续记录球囊的压力变化,并依据球囊压力的变化特点将手术分为梨形期、维持期;术后应用巴罗神经病学研究所(BNI)面部麻木强度分级及疼痛强度分级评估患者的面部麻木发生、疼痛复发情况,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C28-A2文件推荐的稳健评估法确定梨形期、维持期、全程期(梨形期+维持期)球囊压力的参考范围,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梨形期、维持期、全程期球囊压力与术后24 h、12个月面部麻木发生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疼痛复发的相关性。结果32例患者中,术后24 h时疼痛缓解31例,发生患侧面部麻木30例;术后12个月时疼痛复发2例。稳健评估法确定梨形期、维持期和全程期球囊压力的参考范围分别为156.8~126.5 kPa、136.1~117.9 kPa、141.9~119.9 kPa。梨形期、维持期、全程期球囊压力与术后24 h、12个月的面部麻木发生呈正相关关系(P<0.05);梨形期、全程期球囊压力与术后6个月的疼痛复发呈负相关关系(P<0.05),梨形期、维持期、全程期球囊压力与术后12个月的疼痛复发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PBC术中球囊压力越小术后越容易疼痛复发,压力越大术后越容易发生面部麻木,而维持各时期球囊压力在适当范围(梨形期:156.8~126.5 kPa;维持期:136.1~117.9 kPa;全程期:141.9~119.9 kPa)则可使PBC疗效得到最大化。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中对知识掌握率及膝关节活动度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自2020年9月—2021年10月收治的42例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配方式,将患者换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其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方式干预。统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干预康复训练治疗后的知识掌握率及膝关节活动度效果。结果:经过两组行不同方式干预康复训练治疗,其膝骨关节炎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观察组对膝骨性关节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升,其掌握率同比对照组表现更高(P<0.05),且膝关节活动度明显比对照组效果更优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中对知识掌握率及膝关节活动度的临床效果较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病症,有效促进相关知识掌握率提高,强化膝关节活动度,方法简单,有推广运用价值。
简介:摘要探讨适用本科生流行病学课程的优化教学模式,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科学思路和依据。本研究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设计,以选修肿瘤流行病学课程的A医科大学和B医科大学2018级预防医学系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A医科大学肿瘤流行病学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B医科大学采用“一核四维”创新教学模式授课。课程结束后,采用问卷法对B医科大学学生课后自我认知、授课教师教学满意度和备课时间进行调查;采用课后测试方法比较两校学生肿瘤流行病学课程成绩差异。结果显示,在B医科大学58名学生中,94.83%(55/58)学生表示熟悉了常见的流行病学研究类型,86.21%(50/58)学生表示掌握了筛查研究的评价指标。在B医科大学9名授课教师中,7人表示新教案有助于学生学习肿瘤流行病学前沿进展知识,8人表示新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采用新型教学模式的B医科大学学生课后测试成绩为(50.34±4.90)分,显著高于A医科大学学生成绩(46.21±4.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P<0.001)。综上,肿瘤流行病学课程优化教学模式获得学生和授课教师的好评,具有提升学生对肿瘤流行病学的掌握程度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肿瘤流行病学教学效果的潜能。
简介:摘要目的在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实践改革中,讨论影响学习者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重点探讨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现实因素。方法以内蒙古医科大学选修医学计算机信息应用2017级学生为教学对象,开展混合式教学,通过对教学班学生、教师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访谈,课程成绩分析等方法,讨论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会深刻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主客观因素应得到重视。结论随着"互联网+教育"形式的普及,传统教育教学的方式、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更好地提高课程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