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以“Y-G人格测验”为工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山东省部分地区公民心理素质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该省公民心理素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情绪不够稳定;(2)社会适应性较差:(3)偏于内向。文章提出了改善公民心理素质的教育对策和建议。

  • 标签: 人格 测量
  • 简介:“潜意识”领域,竭力向“意识”呈现是精神分析的基点,而存在分析的“意义治疗学”则寻求精神现实的意识,体现了主体竭力向客体世界建立联结的事实。文本构建了存在分析的双重X模型,运演了第二重X模型的大我在心灵动力的驱使下,唤醒第一重X模型的小我在本能和冲动的游离状态中对自身人性的重视,唤醒一个作为万物灵长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存在分析的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精神分析的治疗原理,即作为第一重X模型的人(主体)认识到自己(自我中超我的层面)与第二重X模型的客体大我世界(即世界的爱、良心、责任、意义等)存在的差距,进而产生心灵动力——紧张,在意义意志的指引下,个体自我在世界客体中寻求现实意义,唤起自我在被抛的世界中生存下去。宗教对精神或神经病患者有治疗作用,而且对正常人,对所有人的心理发展和人格成长都有一种治疗作用。

  • 标签: 宗教心理学 存在分析 双重X模型 意义疗法
  • 简介:城市与乡村民众的心理与行为的差异在城乡二元结构的中国显得尤为显著,形成城乡心理与行为差异的众多因素之中,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文化影响并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人格、情感定式、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价值体系、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因此通过文化的视角,利用文化心理学这个载体,在文化心理学的视域下来探讨文化与城乡文化心理的关系,文化与城乡心理差异形成的原因,以为更好的理解和解决当代出现的城乡矛盾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文化心理学 区域心理学 城乡文化 心理差异 文化 心理
  • 简介:李纨是荣国府早夭的长孙贾珠之妻,在《红楼梦》十二金钗中排第11位。在《红楼梦》众多悲剧女性形象中李纨可以说是受封建礼教摧残荼毒最深的一位。对于丈夫的早逝,李纨表面上恪尽职守扮演着贞节寡妇形象。然而在她压抑的内心深处却不时地涌动着对于青春年华、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她看似波澜不惊的生活表象里还隐藏着她的聪慧、热情。若以精神分析理论重新观照李纨,便会发现,真实的李纨是幽默、潇洒的,她不是冷漠的遗孀形象,只是市俗的眼光和礼教的规范使她不得不隐藏内心的感情,但是本能的冲动是无法被压抑的,它寻求着任何可能的突破口喷薄而出,以此来体现主体内在的心理活动。

  • 标签: 《红楼梦》 李纨 形象 精神分析
  • 简介:传统医德描述语词在历史流变中获得评价功能,"表述"与"施为"的双重语用结构使其"叙事即评价"语用文化获得逻辑合理性。医德描述语词语用文化的日常经验视界展露为意蕴隐喻化、语态逆时化和语词标准化三个语用原则。

  • 标签: 医德描述语词 语用文化 逻辑合理性 经验视界
  • 简介:冯友兰新理学的方法特色是对于逻辑分析的充分运用。对于这个逻辑分析法,冯友兰有时称“纯思”,有时称“理智底释义”,有时称“形式底释义”,这些概念的方法蕴涵究竟是什么?新理学对于逻辑分析的理解和运用究竟如何?本文尝试从哲学界定、形上学方法、存在分析、人性分析和主知的境界论等角度来考察新理学对于分析方法的多重运用,并指明新理学哲学体系在某种意义上是运用分析的方法对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程朱理学进行现代性的转换。

  • 标签: 新理学 逻辑分析 形式底释义 分析的儒学
  • 简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获得满足,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潜能,并伴随着能力增长获得持续的快乐体验。教师在工作中能否体验到幸福,不仅关系到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更关系到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能否充分发挥。对学校来说,如何使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是检验学校管理成效的重要标尺。优秀的管理文化,能让教师在和谐的管理氛围中提升职业幸福感,是校长应尽的职责。为了在学校管理中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我们在校内外进行了一次教师职业压力和幸福感的问卷调查。

  • 标签: 教师 幸福感 现状 对策
  • 简介:荣格通过收集大量的人类经验材料,用深邃的智慧描绘出一幅全新的“心”之整体,其集体无意识、原型、人格发展理论不仅构建了一个新的人格理论体系,其心理学影响更延伸至艺术、宗教、人类学、医学、文学等领域。佛教唯识学是印度大乘佛教兴起后出现的理论体系,它在原始佛教理论的基础上对心识进行了更加系统精致的分析,从而成为瑜伽行学派实际修行的理论指导。通过对心识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唯识学同样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心”的整体,并且其中很多观点能与荣格的心理学沟通。本文主要是对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和佛教唯识学理论进行分析与比较,在沟通中探索差异,从而为当代心理学研究提供更丰富的灵感资源。

  • 标签: 荣格 唯识 集体无意识 原型 阿赖耶识
  • 简介:自我价值感权变性是近年在西方关于自尊的研究中出现的新概念。为了探讨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作用和性质,特别是其对行为产生的调控作用,以90名大学本科生为被试进行测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了自我价值感、性别、家庭所在地等变量的情况下,自我价值感权变性对被试的活动或任务选择产生显著影响。结果表明,自我价值感权变于个人目标的个体较少愿意参加助人活动,较少选择难度大但有利自身成长的任务。

  • 标签: 自我价值感 自尊 自我价值感权变性 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 自我调控
  • 简介:批判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在2014年出版的批判理论著作中,既有从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上对西方主流理论提出批评,并尝试为社会政治理论建立新的哲学基础,也有对批判理论自身核心概念的重新阐述;既有对传统批判理论家论著的梳理,也有对新时期全球化条件下现实问题的论述。从其发展趋势来看,晚近批判理论一方面借助女性主义等认同/差异学说来对当前社会进行“解释一诊断”,另一方面也在提出一种情境主义的普遍主义,以实现“解放一乌托邦”的美好意愿。

  • 标签: 批判理论 差异 认同 普遍主义
  • 简介:大学生是网上团购这种新兴购物方式的重要群体,因而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了209名在校大学生网上团购的现状,结果发现,1)网上团购率会由于性别、年级、生源所在地,经济状况,消费理念的不同而不同;2)大学生经常团购的商品主要集中在服饰和优惠券上,大学生经常团购的网站是淘宝网(聚划算)、拉手网和美团;此外,72.97%的有团购经历者对团购商品比较满意,但是对风险估计不是很明确;3)分析了大学生参与网上团购的六大心理特征并从大学生自身,学校,网站和社会的角度提出几点合理性建议。

  • 标签: 大学生 网上团购 现状分析
  • 简介:<正>由王玉琴、王树茂译,李作祥审校的《心理分析与艺术创作》一书,将于1985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心理分析与艺术创作》是苏联学者Л.Т.列夫楚克的一部学术专著,1980年由苏联基辅国成立

  • 标签: 心理分析 艺术创作 学术专著 资产阶级 出版社 陕西人
  • 简介:运用自尊量表和背景资料调查问卷对甘肃省两大戒毒所242例吸毒女性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水平等因素与吸毒女性自尊评分无显著相关;(2)回归分析显示,人际关系因子对吸毒女性自尊评分有显著影响,认知、行为因子对其自尊评分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3)文化程度不高,无固定的经济收入,失恋或离婚等因素是吸毒或吸毒成瘾的重要关联因素

  • 标签: 毒品 自尊 吸毒女性
  • 简介:非直接利益化成为当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重要特征。非直接利益化网络群体性事件是具有一定公共性的社会问题的网络反映,间接地反映或折射事件参与者的利益。此类网络群体性事件对冲突各方乃至整个社会将产生深刻影响,而一些负面影响则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并深入研究,认真解决。

  • 标签: 网络 群体性事件 舆论 非直接利益
  • 简介:本文是一例中学生因失恋厌学的来访者的咨询案例报告。来访者是高中二年级文科班的学生,近两周时间内出现以下症状:脾气暴躁、情绪低落、失眠。该来访者自知力完整,失恋后不去上学,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咨询室。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情况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整个过程以转化不良认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为核心,结合行为治疗手段,建立新的认知与行为模式。经过六次的心理咨询,根据来访者的自我评估和他人反映,心理测验结果和咨询师的评估,不良情绪明显缓解,睡眠状况显著改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本案运用了认知一行为疗法.对改善来访者的厌学心理和不良情绪转变有相对显著的效果。

  • 标签: 中学生 失恋 厌学 一般心理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
  • 简介: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的本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式,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首要问题。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根植于深厚的唯物辩证法,即抓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根本社会矛盾并深刻阐明其运动发展的规律。本质论中的五个本质规定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各层次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在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三个原则: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须以生产力的一定解放和发展为基础;坚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 标签: 邓小平 社会主义本质论 历史唯物论 历史辩证法
  • 简介:金刚萨埵忏悔法是藏传密教前行的基础修行内容,本文尝试从现代精神分析视角解读金刚萨埵观修方法的神秘外貌下所蕴含的心理机制,阐明其中触及并试图修复的人类深层心理创伤,指出金刚萨埵修行乃是通过直觉性的运用人类童年本具的想象性内化和自我内在对话能力,将人生最主要的三大创伤:口腔阉割、肛门阉割、生殖器阉割及随之而引发的诸多人格障碍,在持续的观想念诵中一一面对、修复,从而为后面的密法正行奠定基础。

  • 标签: 金刚萨埵 精神分析 创伤
  • 简介: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形成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北魏、隋唐、明清三个重要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出于政治的需要不断对之以充实、丰富。目前,保存下来40余座文殊寺庙,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区域。透过对五台山文殊信仰的时空分析,可以深刻理解其产生的社会根源、信仰形态、文化内核以及历史积淀。

  • 标签: 五台山 文殊寺庙 时空分析
  • 简介:关于人道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的人道主义讨论中,出现了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可以简称为“相容论”和“互斥论”。前者立论的基础是马克思历史观的“连续性”,认为“唯物史观不仅没有取消或削弱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反而使它建立在真正的科学的基础上而得到了加强”;后者立论的基础是马克思历史观的“断裂性”,认为“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根本不能互相混合、互相纳入、互相包括或互相归结”。

  • 标签: 人道主义思想 唯物史观 马克思历史观 相容性 20世纪80年代 历史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