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随着研究生招生观念的转变,招收的医学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也越来越注重实用。我们在眼科专业型研究生临床培养中,增加病房临床实践时间,特别注重典型病例的示范作用,每一个专业组都会结合自己专业的特点,将典型病例的特点从各个角度展示给广大研究生们,培养其临床诊治思辨能力,培训其显微手术技巧,从临床病历书写到记录总结,结合文献复习,拓展知识结构,锻炼专业型研究生论文书写能力,并以典型病例为基础,扩展知识覆盖面,引申注意事项及特殊病例的诊治。这套严格的培养体系,使专业型研究生能举一反三,从典型病例、重点病例中获取对该种病情的最直观的全景了解与熟悉,以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的临床知识,丰富临床经验,为将来工作岗位中的考核打下基础。
简介:随着护理学科自身的迅速发展和人类健康需求领域的不断扩大,护理学科的重要性和独立性日益得到更广泛的认同.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办颁布了新的学科目录设置,认定护理学为一级学科,这一举措为护理学科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长期从属于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因此未能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的本质内涵与特色.在学科定位调整之后,如何建立与一级学科定位相匹配的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成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对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起源、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旨在为完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简介:目的通过从性别视角分析影响研究生心理问题的相关因素,寻找解决的方法和对策。方法对551名在读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首位是压力问题,为69.9%;其次为职业发展问题,占68.4%;职业发展和人格问题的检出率男女生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影响研究生心理问题的社会因素中最常见的是就业压力、学业压力、经济压力、人际关系;男女生在就业压力、经济压力、社会文化压力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影响男女研究生心理问题的生物因素中最常见的是生理年龄、躯体疾病、性别关系,男女生在3者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项影响研究生心理问题的认知因素中。对现实问题的误解和错误评价、价值观的冲突、认知能力和成长错误观念、记忆中持久的负性情绪检出率较高,分别为53.0%、42.1%、39.9%和34.1%;记忆中持久的负性情绪的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逻辑思维不良归因的捡出率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生的心理问题不容乐观,部分影响因素上存在性别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柯克帕特里克模型对军队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各方面培养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方法科学选取柯克帕特里克模型4个层次的替代评估指标(研究生对高校培养工作的满意度、学习动机强度、创新能力的等级水平和分布特征、论文等创新成果),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综合评估某军队医科院校804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采用SPSS 20.0进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①第一层次(反应层):研究生对高校培养工作总体满意(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之和)为61.2%,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对导师的评价(4.18±0.84)高于对学校教育管理(3.64±0.89)和课程教学(3.59±0.86)的评价。②第二层次(学习层):研究生多数属于学习动机中等(57.5%,463/804)。③第三层次(行为层):研究生创新能力"一般"占64.4%(518/804),"强"占34.3%(276/804);创新能力成分以挑战性(78.66±9.84)和好奇性(76.46±10.38)为主,想象力最低(65.36±11.44)。④第四层次(效果层):研究生发表论文以核心期刊为主(人均0.42±0.83);46.5%(365/804)的研究生认为自己所在专业学位论文的创新性较低;32.2%(259/804)的研究生读研期间参加了1项科研项目;38.7%(311/804)认为自己参加科研项目的学术含量"一般"。结论柯克帕特里克模型的应用解决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评估指标难以统一的问题;4个层次的具体分析为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更深刻地论证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和意义。
简介:目的了解国外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以期为我国研究生课程改革提供借鉴。方法通过网络检索和实地调查法,收集16所国外护理院校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国外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都十分重视课程学习并具有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课程内容设计体现了"五个"重视,即重视打牢理论基础、重视科研能力训练、重视专科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开阔全球视野、重视伦理规范;课程实施过程符合研究生的学习特点,对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有一定启示。结论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可借鉴国外课程设置原则及特点,规范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加强核心课程群建设,优化课程实施过程,以进一步提高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在读护理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决策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全国普通高校的249名在读护理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决策困难量表、职业认同感量表和主动性人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读护理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决策困难平均得分为(58.10 ± 8.98)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读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决策困难与职业认同感、主动性人格均呈正相关(r=0.187、0.581,P<0.01)。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是否接受过职业辅导和主动性人格得分是在读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因素,共解释38.0%的变异量。结论在读护理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决策情况处于中等水平,教育者可通过增加职业辅导课程、增强职业认同感、提升职业主动性等方式降低在读护理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情况。
简介:目的探讨在校研究生自杀意念与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武汉市某高校600名在校硕士研究生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568份。1w内自杀意念发生率11.8%,最消沉时自杀意念发生率45.1%。艾森克人格问卷-外倾性维度分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P〈0.01),精神质和神经质维度分与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P〈0.01),应对方式与自杀意念存在相关,与外倾性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258)。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人格维度中的精神质、神经质、外倾性维度与最近1w自杀意念及最消沉最抑郁时自杀意念均显著相关。结论在校研究生自杀意念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应对方式及人格特质与自杀意念存在显著相关,对在校研究生积极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不断提高积极应对方式,可有效降低自杀意念的发生。
简介:摘要我国于19世纪90年代正式启动护理硕士教育事业,至今已经历10多年的发展历程1。与国外相比,我国护理研究生起步尚晚,但发展迅速,招收护理硕士位点不断增加,自1992年的3个增加至2011年的65个2。我国自2004年开始招收护理博士研究生至今,现能招收护理博士学位院校已发展有20多所1。随着我国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高学历人才不断增加,加之我国临床护理发展缓慢,对高学历护理人员需求不增,其就业形式不容乐观。高学历人才对自身发展要求高,相对对职业期望增加,而以往对职业期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专、本科生3。笔者认为对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的研究很有必要,以下将从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的影响因素及研究现状展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