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治疗中实施伤口护理小组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为研究进行时间,纳入52例我科就诊的压力性损伤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6例。参照组行一般护理,实验组行伤口护理小组。检验2组压力性损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对压力性损伤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将参照组作为对比,实验组压力性损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均较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参照组,2组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治疗中实施伤口护理小组,使压力性损伤情况予以改善,降低压力性损伤情况发生,预防和治疗效果较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自助小组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康复医学科2020年9月~2023年1月收治的13例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12 例)和对照组(11 例),实验组采用脊髓损伤自助小组的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方案对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实验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改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的尿常规、简易膀胱容量及压力测定、残余尿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采用脊髓损伤自助小组模式的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出院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训练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防范并发症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自助小组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康复医学科2020年9月~2023年1月收治的13例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12 例)和对照组(11 例),实验组采用脊髓损伤自助小组的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方案对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实验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改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的尿常规、简易膀胱容量及压力测定、残余尿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采用脊髓损伤自助小组模式的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出院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训练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防范并发症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在减少电极片发生改变皮肤组织损伤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日-2019年12月31日安置心电监护的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品管圈十大手法,对住院患者因电极片导致的皮肤损伤进行质量改进。结果:骨科使用电极片导致的皮肤损伤发生率从5.19%降至2.48%。结论:通过品管圈的运用,可有效降低使用电极片引起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到2021年2月中的108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4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康复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效果,应用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Fugl-Meyer运动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3个月后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比护理前明显提升,并且研究组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比对照组高,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所有指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如何预防使用胺碘酮对血管及局部皮肤的损伤。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房颤并发静脉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综合护理)和对照组(30例,实施一般常规护理),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使用胺碘酮治疗房颤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全面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予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