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重症颅外伤在ICU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我院ICU病房接收的重症颅脑外伤并肺部感染37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并将其看作研究组,同期在ICU病房另接收重症颅脑外伤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所有被选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在本研究重症颅脑外伤并肺部感染37例患者中,共分离出致病菌71株,革兰氏阳性菌23.94%,革兰氏阴性菌71.83%,真菌4.23%。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脑功能评分、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真菌、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是引发肺部感染形成的主要致病菌,容易使治疗时间延长,患者脑部功能恢复能力下降,临床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预防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与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急诊收治的120例行创伤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2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n=60例,应用常规感染预防方法)与观察组(n=60例,临床分析感染因素后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比两组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率18.33%,2组术后感染切口感染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创伤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临床分析影响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切口清理是否彻底、清理时间是否及时、护理人员是否具有消毒意识、就诊环境条件等,只有减少这些不良因素干扰,及早实施预防措施,才能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并发严重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16例接受化疗的血液病患者。结果116例患者中有11例并发严重肺部感染,发病率9.48%,粒细胞缺乏≥7天患者中,严重肺部感染发生的发病率为%,并发真菌感染的患者中,严重肺部感染的发病率4.28%。结论粒细胞缺乏≥7天、真菌感染是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并发严重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粒细胞缺乏≥7天、真菌感染预后差,粒细胞恢复正常者预后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间收治的60例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控制措施分成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用药,观察组根据微生物检验结果采取治疗措施,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和疾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对尿路感染的诊断准确率为7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3%,存在统计学层面的数据差异(P<0.05);对比两组尿频尿急尿痛、膀胱不适、尿道烧灼感缓解时间,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在提高尿路感染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展开更为广泛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尘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9月到2017年4月的102例尘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6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了吸氧、抗感染以及祛痰等常规性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了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气血分析值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PaO2值为84.07±1.95mmHg,对照组患者的PaO2值为78.94±1.33mmHg,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了分析,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6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尘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血气值得到明显提升,因此,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湿性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的观察及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6年7月伤口感染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传统护理组对伤口消毒后根据伤口情况覆盖凡士林或无菌纱布,之后再用胶布固定,换药间隔2~3天;湿性敷料组对伤口消毒后根据伤口情况覆盖湿性敷料,并用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换药间隔2~3天。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总有效率;伤口愈合时间、换药疼痛评分、出血量;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心理应激状态的差异。结果湿性敷料组患者伤口愈合总有效率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湿性敷料组伤口愈合时间、换药疼痛评分、出血量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应激状态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湿性敷料组心理应激状态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湿性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护理效果确切,可加速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换药出血量,减轻患者应激心理,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对本院收治的6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观察,患儿入院后均进行微生物快速培养、快速血清学检验。结果快速血清学检验获得的阳性率为77.42%,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获得的阳性率为88.71%,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对血清学检验结果予以分析,相较于其他年龄阶段而言,4~8岁患儿的血清学检验阳性率更高,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无论是微生物快速培养,还是快速血清学检验,都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相对而言,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价值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1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9例。实验组在抢救的过程中给予呼吸机辅助治疗,对照组在抢救的过程中给予药物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抢救后的康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恢复意识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8.41±0.70)h、(8.15±1.13)h及(8.25±1.09)d,对照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恢复意识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1.04±1.64)h、(13.04±1.23)h及(12.30±0.9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对于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有较高的抢救价值,使患者的治愈率得到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共67例,分别随机采用BillrothⅠ式吻合术31例(A组),BillrothⅡ式吻合术36例(B组),观察术前、术后3月、术后6月的血糖情况。结果A组血糖在术后3月及6月血糖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B组与术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采用BillrothⅡ吻合术可有效改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和影像引导上消化道支架置入术方法以及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95例采用上消化道支架置入术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患者在内镜下采取消化道支架置入术,64例患者在影响透视下采取上消化道支架置入术。结果在内镜下,31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影像透视下64例患者有9例转内镜辅助插入导丝获成功,在手术中2例发生心律失常,1例发生窒息;手术后,84例患者伴有胸痛不适以及异物感,31例患者伴有恶心呕吐,3例患者出现上食道慢性感染,7例患者出现支架移位,13例患者出现支架堵塞,2例患者伴有呼吸困难。结论内镜和影像引导上消化道支架置入术,手术的成功率较高,手术中产生的并发症较少,在术后若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内镜和影像引导上消化道支架置入术将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武汉市第五医院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这两年期间,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5例)和支气管哮喘(75例)共150名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资料收集;随机的把150例呼吸内科患者分为两组,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常规疗法分别应用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来分析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常规治疗方法分别对肺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实验组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7.5%;而支气管哮喘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5%和70%;结合以上两个指标进行分析,实验组的治疗效果相对于常规疗法来说,效果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结论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所收治的8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4例)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观察组,4例)在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在接受治疗4h后RR与PaO2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4h后在HR、RR、PaO2、PaCO2等方面均改善明显,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时,可考虑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HR、RR、PaO2、PaCO2等指标,临床疗效显著,可予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