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王涛(江苏省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泰兴225400)
【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8-035-02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AV、HE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对病情转归的影响,得出结论: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AV、HEV感染后病情趋向重症化,病程延长。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
作者对我科2009年至2010年收治的慢性乙肝重叠HAV、HEV感染病例的临床与转归进行了对照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76例血清HBsAg、HBeAg、抗HBc-IgM、HBV-DNA至少有2项以上阳性;检测抗EBV-IgM和抗CMV-IgM均为阴性,并排除酒精性、药物性、中毒性、自身免疫性肝炎和脂肪肝、代谢性肝病等,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分型参考2000年西安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男女之比为2.24∶1,平均年龄35.6±12.4岁,根据感染类型的不同,分为3组:单纯慢性乙肝组(简称B组)60例,慢性乙肝重叠甲肝组(简称B+A组)74例,慢性乙肝重叠戊肝组(简称B+E组)42例。三重以上感染病例排除在外。各组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和病程均相似,具有可比性。
1.2实验室检查患者入院时和疗程结束后均检测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抗HAV-IgM、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抗HCV-IgG、HDAg、抗HDV-IgM、抗HEV-IgM、抗HGV均采用ELISA法,阳性结果经双孔复核,操作方法均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试剂均由珠海丽珠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提供;HBV-DNA利用AG-9600
Amplisensor荧光DNA分析检测仪,试剂由上海华美生物有限公司提供。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SB)、白球蛋白比值(A/G比值)、凝血酶元时间(PT)等,血清样本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SHIMADZU)检测。TSB及ALT恢复正常时间(d)为患者入院第一次检测TSB及ALT至恢复正常的天数,此间患者每隔10d复查1次。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x2检验和t检验。
2结果
重叠感染HAV、HEV患者慢性肝炎重度、慢性重型肝炎例数均明显高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血清TSB、ALT水平及恢复正常天数均高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
3讨论
近年来,有关病毒性肝炎的重叠感染,国内陆续有散发报道。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对病情转归的影响已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例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其他类型肝炎病毒常加重病情[1];多病毒重叠感染者发生慢活肝和慢重肝的人数,比单纯HBV感染者显著性增多,是慢性肝病活动和加重的重要因素[2]。
HAV、HEV均为消化道传播的肝炎病毒,临床常呈急性黄疸性肝炎表现,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然而,慢性乙肝患者一旦重叠感染HAV、HEV后则有肝病进一步加重倾向。本文通过对116例慢性乙型肝炎与HAV、HEV感染者的临床观察,发现这些患者均在慢性乙肝稳定期出现急性发作,其临床症状比单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明显偏重;慢性肝炎(重度)、慢性重型肝炎及肝炎肝硬变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B+A组患者发病初期发热及呕吐、腹泻症状特别明显,可能是因为HAV属肠道病毒,有明显的甲肝特点。B+E组患者以乏力、纳差、上腹痛症状明显,其腹痛表现为隐痛、胀痛或灼痛。说明无论HAV或HEV,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感染后均使病情加重,有向肝病重度化或向重型肝炎发展的趋势,同时亦使甲肝及戊肝病程迁延,预后不良。
三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转归比较,结果显示:B+A组患者及B+E组患者TSB、ALT较高;凝血酶元时间、黄疸持续时间、ALT恢复正常时间较长,A/G比值降低,表明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AV、HEV感染后,导致急性发作,病情加重,病程延长,黄疸上升,ALT升高,预后较差。导致重症化和病程长的机制尚不太清楚。其原因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在原有慢性肝损害和肝功能不良的情况下,HAV、HEV直接破坏肝细胞,使肝脏再一次遭受累加性损伤,造成肝细胞广泛受损,胆红素脂化和分泌障碍加重,肝内毛细胆管损害加剧,胆红素排泄严重障碍,致使肝功能更异常,症状更加重。
B+A组患者及B+E组患者发病年龄及病程相似,肝功能检测指标除A/G比值、PT外,其余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可见,B+A组患者及B+E组患者病情轻重相仿。
慢性乙肝患者本身免疫力低下或紊乱,防御机能弱,对疾病易感性增加。因此,临床医生对慢性乙肝患者重叠感染的病例应充分重视,尽早诊断,及时治疗,控制病情恶化。
参考文献
[1]叶俊茂.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感染不同肝炎病毒的临床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00,16(3):190.
[2]李正斌,孙宗立,宫耀宇.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临床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3,1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