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626-02摘要目的探讨“7点”血糖监测法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方法及效果。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间临床确诊并保有完整病例资料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75例患者于每次复诊或来院时在院内进行血糖测量,记录血糖值[研究组75例患者要求在来院前3d自行于家中进行每日的血糖监测,并做好详细记录,带来医院就诊,医生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用药调整和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再调整性指导。结果两组在干预前各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各指标均出现明显的好转,但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较干预前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更明显,体质量(BMI)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较干预前减少量比对照组更多,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7点”监测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动态的血糖监测并指导临床治疗与护理方案的调整,更具有适用性和个体性,有助于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使血糖、BMI和HbAlc改善水平更好,在患者出院初期该方法具有十分有效的作用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2型糖尿病流行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把近三年来的1280例首次来我院就诊住院治疗的IGT和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同等临床治疗护理的条件下,根据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接受程度和能否长期坚持配合治疗进行分组管理,即自愿组和常规组,常规药物治疗。对自愿组1050人(其中IGT者158人)长期跟踪指导完成和完善基础治疗方案(合理饮食控制、适量运动锻炼、有效心理疏导),以及适量的高压氧治疗;常规组230人住院期间按临床护理路径完成护理计划,出院时建档随访。结果自愿组血糖控制稳定,体重达标,糖化血红蛋白正常,158例IGT患者93例痊愈,治愈率58.86﹪。常规组反复住院,血糖控制不稳定,多次发生低血糖等急性并发症。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发病的前三年得到规范、系统的治疗和护理,养成良好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能有效预防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运动习惯,正确使用胰岛素和降糖药,保持血糖正常稳定,促进胰岛功能恢复,减少IGT进展为2型糖尿病,是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是流行的主要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的探讨,并对比评价。方法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在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按自愿原则筛选106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通过以下指标来评价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每天胰岛素用量、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时间、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天胰岛素用量和血糖达标时间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是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案,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2型糖尿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10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100例患者按照收治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随访追踪,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mA1b/C)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FPG、HbAlc、Scr、UmA1b/C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实验组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采取针对护理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患者恢复情况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致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为及早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4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DN)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平均动脉压(MAP)、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血尿酸(S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胰岛素(FINS)等检测数据与同年龄段随机抽取的非糖尿病肾病患者(NDN)40例的检测数据,两组间各项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DN组病程、BMI、MAP、FPG、2hPG、HbA1c、TG、SUA、Scr、BuN、FINS均显著高于NDN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治疗,应对血糖、尿微量蛋白、血压、血脂等指标进行全面监测、尽早干预,避免或延缓DN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