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晚清,无论是开民智“画报”,还是张女权“女学”,上海都走在北京前面。不谈细枝末节,就讲声名显赫者,1884年5月8日创刊《点石斋画报》,还有1898年5月31日正式开学中国女学堂(即“经正女塾”),都让历来高傲北京人瞠乎其后。

  • 标签: 《点石斋画报》 北京人 女学 晚清 历史 风景
  • 简介:女性主义艺术将现代主义"自我独白"替换成对话——艺术与社会对话、艺术家与观众对话、现在女艺术家和过去艺术家对话,她们创造了一种社会性。因为女性主义艺术就是来自社会,她们可以很从容地在艺术中加上"公共"和"社会"内容。在20世纪末,公共艺术领域中女性艺术家贡献越来越突出。如果说公共艺术是一个社会舞台,那么女性艺术家则是令人不能忽视演员。她们用自己对白来诉说时代变迁,追逐历史脚印。

  • 标签: 公共艺术 女性艺术家 女性主义
  • 简介:本文是在袁珂《山海经校注》一书基础上,旁罗古籍,并参以出土甲、金、竹、帛文献资料,对其中《海经》部分一些事物、语词作了新解释,对原经文脱衍论误及通现象一一予以订正和指明,以恢复古经之原文,疏通文意,使之明晰可读。同时对《校注》不正确说法提出了个从见解。本文共分上、、下三篇,上篇已发表于《三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2期。

  • 标签: < > < > 校注 < >
  • 简介:程毅(1930-)。江苏苏州人,195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同年到中华书局工作。历任副总编辑、编审。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长期致力于古籍整理及古小说研究工作。著有《古小说简目》、《唐代小说史话》、《宋元小说研究》、《古代小说史料漫话》、《中国诗体流变》、《古籍整理浅谈》等;编纂有《宋元小说家话本集》、《古本小说抄》等;

  • 标签: 古籍整理 文史研究馆 古小说 北京大学 中华书局 副总编辑
  • 简介:1971年8月旬,空军专机师师长时念堂到人民大会堂领受周恩来总理下达执行中央歌舞团出访欧洲各国专机任务后,经过近半个月精心准备,他于9月6日8点30分带领包括民航在内三架伊尔—18飞机,满载着出访歌舞团人员及中国同欧洲各国人民友谊,从北京首都机场起飞,朝着访问第一站阿尔巴尼亚飞去。9月8日,在地那拉机场当地时间7点30分,时念堂又带领完成送团任务后三架飞机沿去时航线原路返回。日夜兼程,9月9日北京时间下午2点40分,三架伊尔—18飞机徐徐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等阿尔巴尼亚使馆人员接走随机到达50多名客人之后,时念堂将飞

  • 标签: 三叉戟飞机 候机室 山海关 海关机场 吴法 电话间
  • 简介:寓言里哲理往往清晰明显。在短小叙述里,寓言作者努力将所有理性思考溶入故事。《寓言集》里数百篇寓言传递了非常多样化哲理,有待我们整理和解析。隐藏在观念表象之下是潜含幸福决定论,因为作者所有关于宇宙和我们自身思考都引向同一个目标:对幸福追求。

  • 标签: 寓言 哲学 幸福主义
  • 简介:作为一门相对独立学科,地方志所研究、记载对象,以及采用体例结构、编纂流程,自成系统。系统性是志书根本属性之一,地方志编纂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志书编纂工作,既要充分认识地方志系统性,不断完善志书系统性、编纂流程系统性,又要认识到地方志这一系统自身存在问题,并在编纂实践努力减少系统本身造成误差。

  • 标签: 地方志 系统性 误差
  • 简介:中国古代诗歌,"江湖"一词语义有"江河湖泊→隐居场所→不在都城、在野"嬗变过程.这个过程肇始于庄子寓言,转变于陶渊明,集大成于杜甫,其后文人相沿成习.一方面,江湖仍然保留着本义用法;另一方面,与"江湖"共存着"江海""湖海""沧洲"等近义词语.诗人可以交替使用"江湖"不同义项和同义词,使得诗歌语言既有一定约定语义色彩,又可以表现作者各自个性特点.

  • 标签: 江湖 中国古代诗歌 诗歌语言 杜甫 陶渊明 诗人
  • 简介:《民国春秋》1998年第4期发表了《罗家伦主持中央大学》一文,其中提到罗家伦“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起草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这份5月4日当天北京唯一印刷品传单,在该宣言中首次提出‘五四运动’一词”。这个说法与史实有所出入。罗家伦的确是《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起草者,但宣言中并未提到“五四运动”一词。该词首次出现于罗家伦《五四运动精神》一文。罗家伦于1912年进上海新式学校复旦公学,初步接触新思想和上海新出版物,开始在学校出版刊物上写文章。1917年入北京大学,主修外语和外国文学,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学生代表之一,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罗家伦是新文化运动

  • 标签: 五四运动 罗家伦 “五四运动” 北京学 《新青年》 文化运动
  • 简介:宋人韩元吉《虞美人·怀金华九日寄叶丞相》词云:“登临自古骚人事。”道出了中国古代文人大都喜欢登山临水、登高临远这样一种现象。阮籍“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晋书·阮籍传》);陶渊明归田后醉心

  • 标签: 阮籍 中国古代文人 中国古代文学 陶渊明 登高 山水
  • 简介:三、蒙古说文化学误读土族源于蒙古族说法比较普遍,除了一般性说法之外,最早在《土族简史简志合编》作了论证,但并非主张完全蒙古说。认为“土族是一部分蒙古人与当地霍尔人(可能是吐谷浑人)长期相处逐渐发展而成说法比较可信”。

  • 标签: 蒙古族 文化学 吐谷浑 蒙古人 土族史 中国
  • 简介:我国学界在关于“汪精卫与日本关系”一些有限研究,所使用资料主要还是、日双方当事人资料,以至于这个重要史实,迄今还充满了传奇与神秘色彩。本文就1939年12月日本内阁情报部发表“绝密”资料《支那新中央政府成立经过概要》,对于日本“汪精卫工作”进行了考论。日本方面首先认定“汪精卫和平运动发端于1938年春中国事变进入正式阶段之际”,而并非起于中国内部抗战以来和战之争。日本“汪精卫工作”,是在1938年1月、11月第一次、第二次“御前会议”分别决定对华政策,以及近卫首相发表第一次、第二次声明之间进行;汪精卫集团降日,是日本实施对华政策必然过程和最终结局。汪精卫在河内“工作”无成情况下,半推半就地投入了日本怀抱之中;他既已逃亡上海、蛰居于日本卵翼之下,其政治生命从此就完全听命于日本。1939年6月汪精卫第一次访日,把他与日本关系公开化;回国之后,开始了组建伪中央政权工作。日本首先自我否定了“重光堂协议”,趁机继续贯彻第二次“御前会议”决定,并把将来对于该伪政权政策,预定于与汪氏集团达成密约之中。“汪精卫工作”不仅是日本“谋略”,而且是日本侵华国策产物,前者是从属于后者,或者说是后者形式与手段。

  • 标签: 日本外交文书 “和平工作”汪精卫
  • 简介:年鉴创新应是全面的创新,具体应包括品种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编纂思路与经营机制创新、思想理论创新,其中,关键是思想理论创新.本文分析了年鉴概念和性质,强调了年鉴工作实现创新重要性,并从内容和形式上提出了一些创新方法.

  • 标签: 准确把握 年鉴创新 经营机制创新 理论创新 品种创新 形式创新
  • 简介:1949年5月23日午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第10兵团在强大地面火力掩护之下向国民党上海守敌发起总攻.经过一天激战,我军以锐不可挡之势突破敌外围防线,直逼市区.第9兵团某部以快速勇猛动作,迅速前进至霞飞路.当部队进至交通大学附近时,搜索分队突然发现街边有人影晃动,立即分路包抄过去,等靠近时,才发现原来是一个中年妇女……后来,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人员惊奇地发现: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赫赫有名"七君子"之一、民盟上海执行部主任--史良!

  • 标签: 伟大斗争 史良民族解放 斗争中
  • 简介:矗立于瞿昙寺内五方汉藏双文合璧碑刻,无论是它们悠久年代,还是恢宏伟岸形制与雕刻艺术精美手法,都是西北地区其他寺院所存碑刻难以相提并论、比肩媲美的。石碑上文字记述,则更是生动地反映出了明朝统治者利用宗教在安抚西北地方少数民族部众所表现出良苦用心,不失为研究当年藏传佛教弘扬传播珍贵文献资料。以前一些书籍中曾将这些石碑文字部分或全部介绍收录,但是其中多有错讹衍漏,文章谨据现存石碑文字并参照各书著录将各碑碑文以行列顺序录出,且对每座石碑大致状况及校正分别介绍于后,以期为学术界利用这些碑刻资料提供方便。

  • 标签: 瞿昙寺 碑刻 明代 藏传佛教
  • 简介:甘肃省是我国藏族聚居六大省区之一,据1990年全省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省藏族人口共有366718人,主要聚居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在靠近甘南州宕昌、武都、文县以及甘肃北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等地也有零星分布。藏族在甘南有着悠久发展历史,在1958年以前,甘肃藏区社会一直以部落制形式存在。

  • 标签: 部落 聚居 甘南藏族自治州 裕固族 藏族人 发展进程
  • 简介:城市化是各民族实现现代化必由之路,现阶段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期,城市正面临大规模建设和改造,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工程稳步推进,未来20年内将有4.5亿-5亿农民(包括西部地区回族等各少数民族在内)从传统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居民。这种转化可能是就地城市化带来,也可能是集中型城市化即现有城市扩大化所带来

  • 标签: 城市化进程 清真寺 变迁 集中型城市化 稳步推进 开发工程
  • 简介:对《元典章》“速纳”一词,学界均认为即“圣行”,无异议,但对“做速纳”理解则产生分歧,有认为是按教规行事,有认为是“圣行拜”。实际上都不正确。据考证,“做速纳”本义是婉指“割礼”。

  • 标签: 速纳 木速蛮 蒙古习俗 伊斯兰教规
  • 简介:"国家安全国家"创生和演进是二战后美国政治变迁和国家构建重要方面,也是对美国主流政治传统重大偏离。本文第一部分学术史考察显示,"国家安全国家"问题本身与美国史、冷战史以及其他学科多个领域研究具有广泛关联,对它透彻理解需要超越传统外交史、多因素综合观点和视野。第二部分着重阐述《埃伯斯塔特报告》在国家安全国家创生过程作用,以说明国家安全国家基本内涵和特性;并述及1947年《国家安全法》通过后相关制度安排方面的一些重要变动趋势。第三部分意图将国家安全国家置于美国政治发展长期趋势中加以认识,通过国家安全理念来探究国家安全国家历史机理,并说明国家安全理念综合性特征及其内涵在冷战进程中继续变动和扩充大体趋势。

  • 标签: 国家安全 外交史 埃伯斯 塔特 对外政策 政治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