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案在儿童慢性伤口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6例儿童慢性伤口患儿,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为(24.2±6.8)d,伤口疼痛评分为(3.7±1.5)分,家长知识得分为(8.2±1.3)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治疗早产儿及微量喂养的实施过程,观察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对81例早产儿中46例给予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为试验组,另外35例给予单纯经胃肠道内喂养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体重变化、生理性体重下降时间、黄疽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两组胎粪完全排出时间、治愈率等。试验组平均每天体重增加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生理性体重下降时间、黄疽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胎粪完全排出时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明显增加体重,使早产儿尽早适应胃肠道喂养,有利于生长发育。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产儿不耐受的临床特征,总结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早产儿5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早产儿喂养是否耐受将其分为不耐受组与耐受组。结果500例早产儿中发生喂养不耐受的人数共144例,发生率为28.80%,不耐受组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及胎龄明显低于耐受组,且合并并发症的比例高于耐受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母亲年龄、分娩方式及有无宫内窘迫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与出生体重、胎龄及有无并发症有关,应对此类早产儿加以重视,采取正确的预防治疗措施,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及影响,保证早产儿的健康成长。
简介:摘要Stanford分型中的A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症,若不及时诊治,死亡率极高。其中仅局限于主动脉根部的A型夹层极少报道,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极易误诊误治。该文报道1例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及晕厥的中年男性患者,诊断为主动脉根部局限性夹层,同时累及主动脉瓣与双侧冠状动脉开口导致大面积心肌梗死与左心室双瓣膜急性反流,进而继发急性左心衰与心原性休克,病情凶险;但因夹层撕裂范围局限,患者缺乏主动脉夹层相关典型症状与体征,床旁超声未见夹层征象,易误诊、漏诊。最终成功行急诊外科手术,随访状态良好。该病例诊治过程可为特殊类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提供参考,减少误诊及漏诊。
简介:摘要:目的 为了全面提高心源性晕厥的诊断效果,本次研究针对常规心电图以及动态心电图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人员选择本院收治的疑似存在心源性晕厥现象的老年患者共计80人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接受常规心电图以及动态心电图监测。研究人员始终以临床综合检查结果作为主要的标准,针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以及诊断效能全方位进行分析。结果 参与本次研究的80位疑似心源性晕厥老年患者群体中,经过临床综合检查确认存在心源性晕厥的患者人数为67人,而常规心电图检测的阳性数量为49人,动态心电图检查出的阳性数量为63人。动态心电图的检测能效相较于常规心电图有了明显的提升(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心源性晕厥临床诊断治疗的过程中,动态心电图能够明显提高诊断效果,可以将其作为心源性晕厥的主要诊断方法。